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89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属于明胶提纯技术领域,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热水溶解装置、第一过滤装置、阳离子交换装置、第二过滤装置、阴离子交换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所述阳离子交换装置包括第一塔体,第一塔体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喷头,第一塔体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菱形喷头,第一塔体外设置有第一注射泵,第一注射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菱形喷头连通,所述第一塔体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一搅拌桨,第一搅拌桨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塔体且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具有提高除杂效率且能够降低提纯后的明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
本技术属于明胶提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
技术介绍
明胶是由动物皮肤、骨、肌膜、肌魅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部分降解而成,目前明胶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产业。在明胶生产过程中所得胶液中含有无机盐杂质等,有些胶液的无机盐杂质含量高达2000-3000mg/l,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所以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在干燥制成品前对明胶液进行除杂以及脱盐处理以降低灰分含量。现有的用于明胶除杂的离子交换器的除杂效率不高,特别是阳离子,是因为阳离子除杂过程中均是采用搅拌的方式,需要长时间的搅拌才能使得加入的除杂剂和明胶液体融为一体使得除杂效率低,或者是搅拌不充分,使得除杂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明胶除杂用的离子交换器存在的除杂时间长或是除杂不彻底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热水溶解装置、第一过滤装置、阳离子交换装置、第二过滤装置、阴离子交换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所述阳离子交换装置包括第一塔体,第一塔体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喷头,第一塔体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菱形喷头,第一塔体外设置有第一注射泵,第一注射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菱形喷头连通,所述第一塔体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一搅拌桨,第一搅拌桨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塔体且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进一步限定,所述阴离子交换装置包括第二塔体,第二塔体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喷头,第二塔体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菱形喷头,第二塔体外设置有第二注射泵,第二注射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菱形喷头连通,所述第二塔体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桨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塔体且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进一步限定,所述热水溶解装置包括溶解器,溶解器内纵向设置有第三搅拌桨,第三搅拌桨的上端伸出所述溶解器且连接有第三旋转电机,溶解器上开设有热水进口。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三锥形喷头,第一过滤器内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器内盘绕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器外设置有冷却水箱和制冷器,冷却水箱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管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器的进水口连通。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第一过滤筒内卡设有棉麻过滤饼。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内卡设有第二过滤网。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热水对明胶进行溶解,留下其中的不溶固体物质,采用第一过滤装置将固体杂质过滤,采用第一锥形喷头喷洒热的明胶液使得明胶液能够充分分散开来,且采用第一菱形喷头将除阳离子溶液向上喷洒出与明胶溶液充分接触,从而使得明胶液中的阳离子浓度降低,采用菱形形状的喷头,避免了明胶液在喷头上的堆积;具有提高除杂效率且能够降低提纯后的明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的优点。2.除阴离子也采用除阳离子的方式,能够降低提纯后的明胶液中的阴离子的浓度且进一步提高了除杂效率。3.在明胶进行阳离子除杂前,对其进行热水溶解且伴随搅拌的进行,能够加快明胶的溶解速度以及固体杂质与明胶的分离,充分降低提纯后明胶液中的固体杂质。4.对除去阴离子的明胶液进行过滤后降温,使得明胶从水中析出,降低后续明胶干燥过程的负荷和提高干燥效率。5.棉麻过滤饼表面粗糙且具有细纤维,能够吸附粒径较小的固体杂质,使得提纯后的明胶液中的固体杂质含量降低。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热水溶解装置;11-溶解器;12-第三搅拌桨;13-热水进口;2-第一过滤装置;21-第一过滤筒;22-棉麻过滤饼;3-阳离子交换装置;31-第一塔体;32-第一锥形喷头;33-第一注射泵;34-第二菱形喷头;35-第一搅拌桨;36-第一旋转电机;4-第二过滤装置;41-第二过滤筒;42-第二过滤网;5-阴离子交换装置;51-第二塔体;52-第二锥形喷头;53-第二注射泵;54-第二菱形喷头;55-第二搅拌桨;56-第二旋转电机6-第三过滤装置;61-第一过滤器;62-第三锥形喷头;63-第一过滤网;64-冷却水箱;65-制冷器;66-抽水泵;67-冷却水管。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热水溶解装置1、第一过滤装置2、阳离子交换装置3、第二过滤装置4、阴离子交换装置5以及第三过滤装置6;所述阳离子交换装置3包括第一塔体31,第一塔体31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喷头32,第一塔体31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菱形喷头34,第一塔体31外设置有第一注射泵33,第一注射泵33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菱形喷头34连通,所述第一塔体31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一搅拌桨35,第一搅拌桨35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塔体31且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36。如图1所示,将需要提纯的明胶放入热水溶解装置1内且加入热水溶解,溶解后形成的明胶液通过泵依次经过第一过滤装置2、阳离子交换装置3、第二过滤装置4、阴离子交换装置5以及第三过滤装置6,从第三过滤装置6出来的明胶液进入后续工序;第一过滤装置2用于脱出明胶液中的固体杂质,阳离子交换装置3脱出明胶液中的阳离子杂质,第二过滤装置4过滤明胶液中沉淀下来的阳离子杂质,避免对后续除去阴离子的影响;阴离子交换装置5脱出明胶液中的阴离子杂质,第三过滤装置6过滤明胶液中沉淀下来的阴离子杂质;过滤完固体杂质的明胶液通过泵抽入且从第一锥形喷头32喷洒进入第一塔体31内,与从第一菱形喷头34喷出的除阳离子溶液接触,阳离子与除阳离子溶液中的物质结合形成沉淀于落于第一塔体31底部,启动第一旋转电机36,第一旋转电机36带动第一搅拌桨35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搅拌第一塔体31底部的混合物,使得阳离子脱出更加彻底。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阴离子交换装置5包括第二塔体51,第二塔体51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喷头52,第二塔体51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菱形喷头54,第二塔体51外设置有第二注射泵53,第二注射泵53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菱形喷头54连通,所述第二塔体51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二搅拌桨55,第二搅拌桨55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塔体51且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56。如图1所示,过滤完阳离子沉淀的明胶液通过泵抽入且从第二锥形喷头52喷洒进入第二塔体511内,与从第二菱形喷头54喷出的除阴离子溶液接触,阴离子与除阴离子溶液中的物质结合形成沉淀于落于第二塔体51底部,启动第二旋转电机56,第二旋转电机56带动第二搅拌桨55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搅拌第二塔体51底部的混合物,使得阴离子脱出更加彻底。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热水溶解装置1包括溶解器11,溶解器11内纵向设置有第三搅拌桨12,第三搅拌桨12的上端伸出所述溶解器11且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热水溶解装置(1)、第一过滤装置(2)、阳离子交换装置(3)、第二过滤装置(4)、阴离子交换装置(5)以及第三过滤装置(6);所述阳离子交换装置(3)包括第一塔体(31),第一塔体(31)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喷头(32),第一塔体(31)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菱形喷头(34),第一塔体(31)外设置有第一注射泵(33),第一注射泵(33)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菱形喷头(34)连通,所述第一塔体(31)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一搅拌桨(35),第一搅拌桨(35)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塔体(31)且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热水溶解装置(1)、第一过滤装置(2)、阳离子交换装置(3)、第二过滤装置(4)、阴离子交换装置(5)以及第三过滤装置(6);所述阳离子交换装置(3)包括第一塔体(31),第一塔体(31)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喷头(32),第一塔体(31)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菱形喷头(34),第一塔体(31)外设置有第一注射泵(33),第一注射泵(33)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菱形喷头(34)连通,所述第一塔体(31)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一搅拌桨(35),第一搅拌桨(35)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塔体(31)且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明胶生产的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交换装置(5)包括第二塔体(51),第二塔体(51)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喷头(52),第二塔体(51)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菱形喷头(54),第二塔体(51)外设置有第二注射泵(53),第二注射泵(53)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菱形喷头(54)连通,所述第二塔体(51)内部下端横向设置有第二搅拌桨(55),第二搅拌桨(55)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塔体(51)且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5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兴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