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71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涉及病人护理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部、支架部和夹持部,支撑部和夹持部铰连接于支架部的两端。支撑部的板面上设置有海绵垫。支架部包括中空的内杆和外杆,内杆置于外杆内且能够沿轴向方向伸缩,在外杆邻近支撑部的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管夹,内杆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机构。夹持部包括螺杆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杆上且平行对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在下夹片的下方与螺杆螺纹连接有夹持部螺母,在上夹片的上方与螺杆螺纹连接有调节套,调节套与外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持病人侧卧姿态效果差且不能持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病人护理辅助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做了腹腔手术后,为了防止肠粘连,一般术后6-8小时开始翻身,并需维持一定时间的侧卧姿态,以便尽快恢复排气。对于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来说,自己翻身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带有导流管的病人,整个翻身并及侧卧姿态会带来更多痛苦,且会因无力维持而很快又恢复至平躺状态。目前医院里使用的传统护理病床多数只具有升降功能,无法帮助病人维持翻身侧卧姿态。不管是刚做手术后的病人,还是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病人,若只在病人腰背处塞个枕头、被子或翻身垫来作为支撑,又会由于枕头或被子太软、翻身垫容易脏旧且海绵易失去弹性,并且垫子的位置很容易发生滑动,使病人无法长时间的维持侧卧姿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持病人侧卧姿态效果差且不能持久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部、支架部和夹持部,支撑部和夹持部铰连接于支架部的两端。支撑部包括通过燕尾槽连接的支撑板和支撑座,支撑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海绵垫。支架部包括中空的内杆和外杆,内杆置于外杆内且能够沿轴向方向伸缩,在外杆邻近支撑部的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管夹,内杆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机构。夹持部包括螺杆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杆上且平行对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在下夹片的下方与螺杆螺纹连接有夹持部螺母,在上夹片的上方与螺杆螺纹连接有调节套,调节套与外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机构。进一步地,第一铰链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于第一销轴上的第一U型固定块和第一摆动块,第一摆动块位于第一U型固定块的U型槽中,第一销轴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挡块。进一步地,第二铰链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于第二销轴上的第二U型固定块和第二摆动块,第二摆动块位于第二U型固定块的U型槽中,第二销轴的两端连接有第二挡块。进一步地,第一铰链机构的第一摆动块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底面,第一铰链机构的第一U型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内杆的端面。进一步地,第二铰链机构的第二摆动块固定连接于外杆邻近夹持部的端面,第二铰链机构的第二U型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调节套的端面。进一步地,海绵垫通过边沿设置有松紧带的布套可拆卸固定于支撑板的板面上。由于海绵垫与病人直接接触,容易脏,采用具有松紧带的布套包裹以方便更换和清洁。进一步地,支撑板为平面板。对于普通病人的一般护理,只需要采用平面形状的支撑板给予病人的腰腹部一个支撑。进一步地,支撑板为弧形板,支撑板上连接有绑带。对于没有意识的病人,可以采用与人的腰腹部相对应的弧形的支撑板,结合绑带将病人的腰腹部全包裹固定,也能让没有意识的病人维持侧卧的姿势。进一步地,管夹包括开口相对的弧形上夹板和弧形下夹板,弧形上夹板和弧形下夹板的两侧设置有凸缘,凸缘上设置有贯穿的螺孔,弧形上夹板和弧形下夹板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螺孔连接紧固。通过锁紧弧形上夹板和弧形下夹板来达到锁紧外杆和内杆的目的,避免内杆继续相对外杆沿其轴向伸缩。进一步地,外杆邻近支撑部的一侧的端部与内杆之间设置有软塑胶垫。软塑胶垫可以在锁紧外杆和内杆的时候增加外杆和内杆之间的摩擦力,是外杆和内杆固定更加牢固、不松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夹持部可以将本装置固定于现有的普通病床上,不需要为使用本装置另外设计支撑机构,增加了本装置的通用性。支撑部需有一定硬度和刚性才能达到支撑病人身体的目的,而在支撑部与病人接触的面上设计有海绵垫,使支撑部在满足其支撑功能的同时不会磕着病人,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支架部的内杆可以伸缩,使本装置的整体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支撑部与支架部之间以及支架部与夹持部之间均设置有铰链机构,使支撑部相对于固定在病床上的夹持部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大范围地调整,所以对于不同身材的病人以及需要不同角度侧卧姿态的病人都可以采用本装置维持他们的侧卧姿态,本装置不需要人力去维持,也不会产生滑动,其稳固的特性对病人身体的恢复及其有利。附图说明图1为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的右视图。其中,1、支撑部;11、支撑板;12、支撑座;13、海绵垫;2、支架部;21、内杆;22、外杆;23、管夹;231、弧形上夹板;232、弧形下夹板;233、凸缘;234、螺孔;235、螺纹紧固件;24、软塑胶垫;3、夹持部;31、螺杆;32、上夹片;33、下夹片;34、夹持部螺母;35、调节套;4、第一铰链机构;41、第一U型固定块;42、第一摆动块;43、第一销轴;44、第一挡块;5、第二铰链机构;51、第二U型固定块;52、第二摆动块;53、第二销轴;54、第二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该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主要被固定在普通病床的床沿上,通过调整本装置的长度和支撑板的角度来达到支撑各种需要维持侧卧姿态的病人的目的。如图1~图3所示,该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1、支架部2和夹持部3。支撑部1包括通过燕尾槽连接的支撑板11和支撑座12。支撑板11采用硬性塑胶或其他类似的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刚性的材料,其硬度和刚性需足够支撑病人保持侧卧姿态。支撑板11正面平整光滑,背面中间设置有燕尾型的凸台,与支撑座12上的燕尾型凹槽配合,装配时,支撑板11上的燕尾型的凸台从燕尾型凹槽的一端卡入。为了让病人感觉舒服一些,在支撑板11的正面上设置有海绵垫13,由于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海绵垫13很容易脏,所以在海绵垫13外套有一个布套,布套的端口边缘设置有松紧带,将布套带松紧带的一端套在支撑板11上,从而将海绵垫13固定在支撑板11的正面上。支撑板11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可以设计为弧形板,在弧形的支撑板上固定弧形的海绵垫13,另外再在支撑板11上连接一些绑带,用于将没有意识的病人的身体用绑带绑在弧形支撑板11上,由此可见,本装置也可用于维持没有意识的病人保持侧卧姿态。支架部2包括中空的内杆21和外杆22,内杆21和外杆22采用不锈钢管,内杆21置于外杆22内且能够沿轴向方向伸缩,在外杆22邻近支撑部1的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管夹23,管夹23包括开口相对的弧形上夹板231和弧形下夹板232,弧形上夹板231和弧形下夹板232的两侧设置有凸缘233,凸缘233上设置有贯穿的螺孔234,弧形上夹板231和弧形下夹板232通过螺纹紧固件235穿过螺孔234连接紧固。螺纹紧固件235优选为螺栓螺母组件。外杆22邻近支撑部1的一侧的端部与内杆21之间设置有软塑胶垫24,在管夹23锁紧固定内杆21和外杆22的相对位置时,增加内外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固定更加牢固。内杆21与支撑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机构4,第一铰链机构4包括可转动连接于第一销轴43上的第一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支架部(2)和夹持部(3),支撑部(1)和夹持部(3)铰接于所述支架部(2)的两端;所述支撑部(1)包括通过燕尾槽连接的支撑板(11)和支撑座(12),所述支撑板(11)的板面上设置有海绵垫(13);所述支架部(2)包括中空的内杆(21)和外杆(22),所述内杆(21)设置于所述外杆(22)内且能够沿轴向伸缩,在所述外杆(22)邻近支撑部(1)的一侧端部处设置有管夹(23),所述内杆(21)与所述支撑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机构(4);所述夹持部(3)包括螺杆(31)以及采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31)上且平行对齐的上夹片(32)和下夹片(33),在所述下夹片(33)的下方的螺杆(31)上安装有夹持部螺母(34),在所述上夹片(32)的上方的螺杆(31)上连接有调节套(35),所述调节套(35)与所述外杆(22)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支架部(2)和夹持部(3),支撑部(1)和夹持部(3)铰接于所述支架部(2)的两端;所述支撑部(1)包括通过燕尾槽连接的支撑板(11)和支撑座(12),所述支撑板(11)的板面上设置有海绵垫(13);所述支架部(2)包括中空的内杆(21)和外杆(22),所述内杆(21)设置于所述外杆(22)内且能够沿轴向伸缩,在所述外杆(22)邻近支撑部(1)的一侧端部处设置有管夹(23),所述内杆(21)与所述支撑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机构(4);所述夹持部(3)包括螺杆(31)以及采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31)上且平行对齐的上夹片(32)和下夹片(33),在所述下夹片(33)的下方的螺杆(31)上安装有夹持部螺母(34),在所述上夹片(32)的上方的螺杆(31)上连接有调节套(35),所述调节套(35)与所述外杆(22)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销轴(43)上的第一U型固定块(41)和第一摆动块(42),所述第一摆动块(42)位于所述第一U型固定块(41)的U型槽中,所述第一销轴(43)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挡块(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机构(4)的第一摆动块(4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2)的底面,所述第一铰链机构(4)的第一U型固定块(41)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杆(21)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帮助病人维持侧卧姿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莹赵舒豪邢涛房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