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51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解决了控制装置始终开启而浪费电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枕头前面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且响应于人员检测信号以驱动控制装置启闭的驱动装置以及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以控制人员检测装置间断性启动的间歇性启闭装置;当人员检测装置启动时且检测到有人处于枕头前面时,驱动装置驱动控制装置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有人位于枕头前面的时候才启动控制装置,避免电能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保证根据使用者的睡姿来调节枕头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
本技术涉及,特别涉及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
技术介绍
作为日常用品的枕头是人们每天睡觉所必不可少的东西。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各类枕头结构单一,很容易使人睡眠不舒服或会引发各种颈椎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睡眠使用的枕头问题,尤其是对于患有颈椎疾病的人。根据人体工程学数据表明,人平躺和侧躺时,颈椎生理曲线自然弯曲的弧度是不一样的,使用者要获得舒适的睡眠,枕头的形状特征应贴合并支撑使用者的头部及颈椎。为了解决使用者平躺和侧躺时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一样的问题,公告号CN102551455B公开的适应不同睡姿的多功能保健枕头,其主要包括枕芯和外套,其中,枕芯包括枕面、控制层和控制装置,控制层由多个气囊区域组成;控制装置包括泵、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控制阀和泵相连并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阀用来控制各个气囊区域内的压力,使枕头呈现不同的外部形态,来适合不同的人在睡眠时对头和颈部的姿态调控要求。上述保健枕头的高度和形状能随人体睡姿的改变而自动调整到合适的形态,使用户在不同的睡姿下其头部、颈部都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一般只在晚上才去使用上述保健枕头的调控功能,而始终保持上述控制装置处于启动并随时准备调控,会浪费比较电能;通过开关来通断供电回路,则常常会出现使用者忘记启动开关的状况,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能够根据是否有人靠近来控制是否启动控制装置,节省电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枕头前面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且响应于人员检测信号以驱动控制装置启闭的驱动装置以及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以控制人员检测装置间断性启动的间歇性启闭装置;当人员检测装置启动时且检测到有人处于枕头前面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控制装置启动。采用上述方案,在有人位于枕头前面的时候才启动控制装置,避免电能的浪费,进而启动控制装置后,能够随人体睡姿的改变而自动调整到合适的形态,使用户在不同的睡姿下其头部、颈部都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有效避免未启动而造成的无法调节的情况出现。作为优选,所述人员检测装置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上述方案,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抗干扰性强;探测器安装在推荐的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的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人体的敏感程度还和人的运动方向关系很大,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于径向移动反应最不敏感,而对于横切方向(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则最为敏感,在现场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避免红外探头误报、求得最佳检测灵敏度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优选,所述间歇性启闭装置包括用于输出间歇性启闭信号的信号发送部以及受控于间歇性启闭信号以控制人员检测装置启闭的执行部。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白天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员出现在床上,所以无需保持实时检测的状态,只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测即可,进一步降低功耗。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发送部为555多谐振荡电路。采用上述方案,555多谐振荡电路的电路构造简单,且容易实现,方便后续电路的设计。作为优选,所述执行部包括三极管与继电器,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信号发送部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于人员检测装置的供电回路。采用上述方案,三极管根据基极所接入的信号情况来实现通断功能,即实现了根据弱电信号来实现开关的功能,而继电器则根据三极管的通断功能来实现是否得电,使得继电器能够控制人员检测装置的启闭。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枕头上且输出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传感器、预设有压力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压力传感器以将压力检测信号与压力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器以及分别耦接于比较器与人员检测装置以接收比较信号与人员检测信号并输出逻辑门信号至驱动装置的逻辑门装置;当人员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人在枕头前且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压力基准值信号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控制装置启动。采用上述方案,将人员检测的方式与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方式相互接合,有效的避免了误触发的出现;若仅仅采用人员检测的方式,如果使用者仅仅坐在床上,则会出现误触发的情况,即会驱动控制装置处于启动状态,而此时也容易浪费电能;若仅仅通过设置在枕头上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人躺在枕头上来判断是否有人员躺着,则若有异物放置在枕头上,则也会出现误触的情况;所以将两者接合起来,只有在人员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人在枕头前且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压力基准值信号时候,才会驱动控制装置启动,尽可能的避免误触发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逻辑门装置为与门。采用上述方案,简单的逻辑门元件能够完成两个相与的功能,即只有两个条件均符合的时候才会输出一个高电平的信号,便于后续电路的设计,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的简单,容易实施。作为优选,所述比较器上耦接有用于设定压力基准值信号的设定电路。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节压力基准值信号,使用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在有人位于枕头前面的时候才启动控制装置,避免电能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保证根据使用者的睡姿来调节枕头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装置的系统框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1、枕芯;12、气囊区域;21、人员检测装置;22、驱动装置;23、间歇性启闭装置;231、信号发送部;232、执行部;31、比较器;311、设定电路;32、逻辑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如图1至2所示,包括枕芯11,枕芯11包括枕面、控制层和控制装置,控制层由多个气囊水平排列组成,气囊的个数为2-60个;控制装置包括泵、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放置承载着控制电路的电路板与泵等元件的壳体,其中,控制阀和泵相连并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每个气囊内均设有对应的压力传感器;控制阀控制气囊内的压力;多功能保健枕头内置电池;控制装置能控制枕头处于不同的睡眠模式,具体如下:将由所有的压力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压力变化特征,经过与预先学习并存储的仰睡、侧睡和其他睡姿时各气囊区域12内的压力值、以及睡姿转换时的各气囊区域12压力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而后调整到相应的睡眠模式。内置电池的电量有限,所以需要尽可能的降低功耗来保证多功能保健枕头更长时间的待机周期。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枕头前面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21、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21且响应于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枕头前面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21)、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21)且响应于人员检测信号以驱动控制装置启闭的驱动装置(22)以及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21)以控制人员检测装置(21)间断性启动的间歇性启闭装置(23);当人员检测装置(21)启动时且检测到有人处于枕头前面时,所述驱动装置(22)驱动控制装置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枕头前面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21)、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21)且响应于人员检测信号以驱动控制装置启闭的驱动装置(22)以及耦接于人员检测装置(21)以控制人员检测装置(21)间断性启动的间歇性启闭装置(23);当人员检测装置(21)启动时且检测到有人处于枕头前面时,所述驱动装置(22)驱动控制装置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是:所述人员检测装置(21)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是:所述间歇性启闭装置(23)包括用于输出间歇性启闭信号的信号发送部(231)以及受控于间歇性启闭信号以控制人员检测装置(21)启闭的执行部(2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是:所述信号发送部(231)为555多谐振荡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是:所述执行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联星智能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