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09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酸洗污泥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由底座、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卧式箱体、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电磁阀、气浮组件和刮渣组件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底座、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卧式箱体、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电磁阀、气浮组件和刮渣组件结构,解决现有气浮机所存在的问题,实现酸洗污泥(电镀)高效、高质和稳定的除渣作业,提高酸洗污泥处理效率,降低产本;2、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防爆性能优、使用安全系数高,工作噪音小、烘干效率高。

Air Floating Machine Applied to Treatment of Electroplating Acid Washing Sludg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field of acid pickling sludge treatment,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n air flotation machine applied to electroplating acid pickling sludge treatment, which consists of a base, a first vertical support plate, a second vertical support plate, a horizontal box, a first inlet and outlet, a second inlet and outlet,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t the outlet, an air flotation component and a scraper component.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air flotation machin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electroplating acid pickling sludge are as follows: 1. The design structure of the air flotation machine is reasonable, the base, the first vertical support plate, the second vertical support plate, the horizontal box body, the first inlet and outlet, the second inlet and outlet,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of the outlet, the air flotation component and the scraper component structure can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ir flotation machine and realize the acid flotation. Washing sludge (electroplating) is an efficient, high-quality and stable slag removal operation,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acid washing sludge treatment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2.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with excellent explosion-proof performance, high safety factor, low working noise and high dry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酸洗污泥处理应用
,具体涉及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特别适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
技术介绍
气浮机是一类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装置。在酸洗污泥的处理的工序中,通常采用气浮机对酸洗污泥进行初级处理如电镀酸洗污泥,以去除电镀酸洗污泥中的杂质(通常加药反应后)。但是,现有结构的气浮机,其设计不合理,不能对酸洗污泥如电镀酸洗污泥进行高效、高质和稳定的除渣作业,常常需要重复的多次处理,耗时长、成本高等,已不能满足下一工序生产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底座、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卧式箱体、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电磁阀、气浮组件和刮渣组件结构,解决现有气浮机所存在的问题,实现酸洗污泥(电镀)高效、高质和稳定的除渣作业,提高酸洗污泥处理效率,降低产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由底座,及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一端的卧式箱体,及设置在卧式箱体上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及设置在卧式箱体底部的出料口,及设置在出料口上的出料口电磁阀,及与卧式箱体相配合使用的气浮组件,及设置在卧式箱体上且与气浮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刮渣组件组成;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内壁的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相配合使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第二外螺纹导气管,及与第一外螺纹导气管、第二外螺纹导气管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内螺纹导气管,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第二外螺纹导气管、辅助内螺纹导气管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若干个第二气孔、若干个第三气孔,及分别设置在卧式箱体外壁且与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一法兰板、若干个第二法兰板,及分别与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法兰板、第四法兰板,及分别与第三法兰板、第四法兰板连接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一端外壁两侧的第一轴承安装套、第二轴承安装套,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安装套、第二轴承安装套内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位于卧式箱体内且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驱动轴,及设置在驱动轴上的驱动轮,及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另一端外壁两侧的第三轴承安装套、第四轴承安装套,及分别设置在第三轴承安装套、第四轴承安装套内的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及位于卧式箱体内且两端分别贯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的从动轴,及位于卧式箱体内且分别与驱动轴、从动轴的刮料带,及设置在刮料带上的若干个刮料板,及设置在卧式箱体一端的驱动电机安装板,及设置在驱动电机安装板上的驱动电机,及设置在驱动电机上的电机驱动轮,及与电机驱动轮、驱动轮连接的驱动带。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还包括设置在卧式箱体另一端的集渣箱,及设置在集渣箱底部的渣料出口,及设置在渣料出口电磁阀。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两端内壁的一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内的定位板定位孔,及与一组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滤网,及设置在滤网底面两端且与定位板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限位柱。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刮料板设置为弧形结构,其中,弧形面内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底座、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卧式箱体、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电磁阀、气浮组件和刮渣组件结构,解决现有气浮机所存在的问题,实现酸洗污泥(电镀)高效、高质和稳定的除渣作业,提高酸洗污泥处理效率,降低产本;2、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防爆性能优、使用安全系数高,工作噪音小、烘干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的刮料带、刮料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底座、2-第一竖支撑板、3-第二竖支撑板、4-卧式箱体、5-出料口、6-出料口电磁阀、7-第一进料口、8-第二进料口、9-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1-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2-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3-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4-第一气孔、15-第二气孔、16-第三气孔、17-第一法兰板、18-第二法兰板、19-第三法兰板、20-第四法兰板、21-第一进气管、22第二进气管、23-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5-第一轴承安装套、26-第三轴承安装套、27-第二轴承安装套、28-第四轴承安装套、29-第一轴承、30-第二轴承、31-第三轴承、32-第四轴承、33-驱动轴、34-从动轴、35-刮料带、36-刮料板、37-限位柱、38-滤网、39-驱动轮、40-驱动电机安装板、41-驱动电机、42-电机驱动轮、43-驱动带、44-集渣箱、45-渣料出口、46-渣料出口电磁阀、47-定位板、48-定位板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由底座1,及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竖支撑板2、第二竖支撑板3,及设置在第一竖支撑板2、第二竖支撑板3一端的卧式箱体4,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上的第一进料口7、第二进料口8,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底部的出料口5,及设置在出料口5上的出料口电磁阀6,及与卧式箱体4相配合使用的气浮组件,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上且与气浮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刮渣组件组成;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内壁的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相配合使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及与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3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14、若干个第二气孔15、若干个第三气孔16,及分别设置在卧式箱体4外壁且与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一法兰板17、若干个第二法兰板18,及分别与第一法兰板17、第二法兰板18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法兰板19、第四法兰板20,及分别与第三法兰板19、第四法兰板20连接的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上的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一端外壁两侧的第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及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竖支撑板(2)、第二竖支撑板(3),及设置在第一竖支撑板(2)、第二竖支撑板(3)一端的卧式箱体(4),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上的第一进料口(7)、第二进料口(8),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底部的出料口(5),及设置在出料口(5)上的出料口电磁阀(6),及与卧式箱体(4)相配合使用的气浮组件,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上且与气浮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刮渣组件组成;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内壁的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相配合使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及与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3)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14)、若干个第二气孔(15)、若干个第三气孔(16),及分别设置在卧式箱体(4)外壁且与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一法兰板(17)、若干个第二法兰板(18),及分别与第一法兰板(17)、第二法兰板(18)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法兰板(19)、第四法兰板(20),及分别与第三法兰板(19)、第四法兰板(20)连接的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上的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一端外壁两侧的第一轴承安装套(25)、第二轴承安装套(27),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安装套(25)、第二轴承安装套(27)内的第一轴承(29)、第二轴承(30),及位于卧式箱体(4)内且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轴承(29)、第二轴承(30)的驱动轴(33),及设置在驱动轴(33)上的驱动轮(39),及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另一端外壁两侧的第三轴承安装套(26)、第四轴承安装套(28),及分别设置在第三轴承安装套(26)、第四轴承安装套(28)内的第三轴承(31)、第四轴承(32),及位于卧式箱体(4)内且两端分别贯穿第三轴承(31)、第四轴承(32)的从动轴(34),及位于卧式箱体(4)内且分别与驱动轴(33)、从动轴(34)的刮料带(35),及设置在刮料带(35)上的若干个刮料板(36),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一端的驱动电机安装板(40),及设置在驱动电机安装板(40)上的驱动电机(41),及设置在驱动电机(41)上的电机驱动轮(42),及与电机驱动轮(42)、驱动轮(39)连接的驱动带(43)。...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电镀酸洗污泥处理的气浮机,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及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竖支撑板(2)、第二竖支撑板(3),及设置在第一竖支撑板(2)、第二竖支撑板(3)一端的卧式箱体(4),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上的第一进料口(7)、第二进料口(8),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底部的出料口(5),及设置在出料口(5)上的出料口电磁阀(6),及与卧式箱体(4)相配合使用的气浮组件,及设置在卧式箱体(4)上且与气浮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刮渣组件组成;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内壁的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相配合使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及与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外螺纹导气管(11)、第二外螺纹导气管(12)、辅助内螺纹导气管(13)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14)、若干个第二气孔(15)、若干个第三气孔(16),及分别设置在卧式箱体(4)外壁且与若干个第一内螺纹中空限位套(9)、若干个第二内螺纹中空限位套(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一法兰板(17)、若干个第二法兰板(18),及分别与第一法兰板(17)、第二法兰板(18)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法兰板(19)、第四法兰板(20),及分别与第三法兰板(19)、第四法兰板(20)连接的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上的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卧式箱体(4)一端外壁两侧的第一轴承安装套(25)、第二轴承安装套(27),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明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