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64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器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连接块,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将连接块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固定器对准,将连接块向下按动,在连接块向下的过程中,固定杆一端卡进卡槽中,同时限位杆一端卡入固定槽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挤压限位杆一侧,使限位杆一端与固定槽连接更稳定,该设置可根据使用需求将连接块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固定器内,使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各个位置都可得到及时的散热。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with High Safe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with high safety, which comprises a charging pile body, a heat dissip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pile body, a fix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harging pile body, a fix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xer, a clamp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r, a connect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xer, and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are arranged. There are fixed rods.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which aligns the connecting block with the fixer inside the charging pile body according to the use situation, pushes the connecting block downwar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downward, one end of the fixing rod is clamped into the clamping slo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imiting rod is clamped into the fixing slot. In this process, the first spring extrudes one side of the limiting rod to connect the one end of the limiting rod with the fixing slot. The connection is more stable,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can be installed in the fixator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 use requirements, so that all positions inside the charging pile body can be timely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绿色成为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热点,充电设备建设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配套设施,其完善与推广将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是否全面展开。从之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等车辆本身的使用体验上,转移到汽车的配套设施充电桩。现有市面上高压直流充电桩存在散热慢或不均匀情况,运行时箱体内部温度基本达到150℃以上,造成内部元器件加速老化、充电不充分和噪音大情况。传统散热风道为左进风,右出风原理,使得密闭的箱体上方温度较高,下方温度低,不能很好的起到内部箱体散热效果,加快桩体内部器件老化,增加后期使用故障率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器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部设置有销轴,所述连接块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导向杆。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将连接块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固定器对准,将连接块向下按动,在连接块向下的过程中,固定杆一端卡进卡槽中,同时限位杆一端卡入固定槽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挤压限位杆一侧,使限位杆一端与固定槽连接更稳定,当需要对放置槽的位置进行更换时,可按动限位杆靠近第一弹簧一端,限位杆抬起,使限位杆一端从固定槽内脱离,即可取下放置槽。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侧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缓冲块一侧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扇叶。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拉杆贯穿缓冲槽。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一侧与导向槽相匹配,所述导向杆与固定器设置为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导向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一端与固定槽相匹配,所述电机贯穿放置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将连接块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固定器对准,将连接块向下按动,在连接块向下的过程中,固定杆一端卡进卡槽中,同时限位杆一端卡入固定槽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挤压限位杆一侧,使限位杆一端与固定槽连接更稳定,当需要对放置槽的位置进行更换时,可按动限位杆靠近第一弹簧一端,限位杆抬起,使限位杆一端从固定槽内脱离,即可取下放置槽,该设置可根据使用需求将连接块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固定器内,使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各个位置都可得到及时的散热,且结构合理,便于调节,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无法均匀散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固定器和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块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块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放置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充电桩本体、2散热孔、3固定器、4固定槽、5卡槽、6连接块、7固定杆、8导向槽、9第一弹簧、10限位杆、11销轴、12放置槽、13固定块、14伸缩杆、15第二弹簧、16导向杆、17缓冲槽、18滑块、19拉杆、20缓冲块、21第三弹簧、22放置板、23电机、24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器3,所述固定器3一侧设置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器3两侧均设置有卡槽5,所述固定器3顶部设置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连接块6内部设置有导向槽8,所述连接块6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一端设置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底部设置有销轴11,所述连接块6顶部设置有放置槽12,所述固定器3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伸缩杆14一端设置有导向杆16。具体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将连接块6与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固定器3对准,将连接块6向下按动,在连接块6向下的过程中,固定杆7一端卡进卡槽5中,同时限位杆10一端卡入固定槽4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9挤压限位杆10一侧,使限位杆10一端与固定槽4连接更稳定,当需要对放置槽12的位置进行更换时,可按动限位杆10靠近第一弹簧9一端,限位杆10抬起,使限位杆10一端从固定槽4内脱离,即可取下放置槽1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将连接块6与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固定器3对准,将连接块6向下按动,在连接块6向下的过程中,固定杆7一端卡进卡槽5中,同时限位杆10一端卡入固定槽4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9挤压限位杆10一侧,使限位杆10一端与固定槽4连接更稳定,当需要对放置槽12的位置进行更换时,可按动限位杆10靠近第一弹簧9一端,限位杆10抬起,使限位杆10一端从固定槽4内脱离,即可取下放置槽12,该设置可根据使用需求将连接块6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固定器3内,使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各个位置都可得到及时的散热,且结构合理,便于调节,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无法均匀散热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12内部设置有缓冲槽17,所述缓冲槽17内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一侧设置有拉杆19,所述拉杆19一侧设置有缓冲块20,所述滑块18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簧21,所述缓冲块20一侧设置有放置板22,所述放置板22一侧设置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一侧设置有扇叶24。通过设置缓冲槽17,在使用时电机23工作,带动扇叶24转动,以此对充电桩本体1内部进行散热,在电机23工作的过程中,电机23产生振动,带动放置板22活动,此时缓冲槽17内的第三弹簧21产生作用力,推动滑块18,滑块18将拉杆19撑起,以此维持放置板22的平衡,避免电机23直接撞击缓冲槽17,防止电机23受损。进一步的,所述电机23输出轴与扇叶24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9贯穿缓冲槽17。通过将电机23输出轴与扇叶24设置为固定连接,当电机23工作时,即可带动扇叶24转动,以此实现对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散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16一侧与导向槽8相匹配,所述导向杆16与固定器3设置为铰接。通过将导向杆16一侧与导向槽8设置为相匹配,可使导向杆16与导向槽8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15一端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另一端与导向杆16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二弹簧15设置在固定块13与导向杆16之间,可利用第二弹簧15的作用力将导向杆16向外推动,使导向杆16与导向槽8的连接更稳定。进一步的,所述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器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部设置有销轴,所述连接块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导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器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部设置有销轴,所述连接块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导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长乐区三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