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手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53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即使当门在弹键前端从门凸出的情况下打开和关闭时,埋入式手把组件自身和静止框架也能避免损坏,在该组件中,手把的底端通过枢轴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板簧保持手把的位置,并推动手把从壳体中凸出或缩入其中,弹键安装在弹键壳中并通过弹簧推动弹键向前移动,手把后表面的控制凸起抵接在弹键的侧表面的斜板部分上。当手把凸出或缩入时,手把的凸起来回移动,使弹键沿弹键壳的导向部分水平地滑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锁门的埋入式手把组件。在普通的埋入式手把组件中,手把安装在壳体的前凹部分内,以便在前凹部分内凸出和缩入,壳体固定在门上。在操作中,当手把摆动时,安装在壳体后表面上的拨盘也一起摆动,以便从壳体的前凹部分凸出,使拨盘的前端部分和静止框架的容接部分接合和脱开,因此,门被锁住。然而,在普通埋入式手把组件中,当门在拨盘的前端部分从门的边缘部分凸出的情况下打开或关闭时,担心拨盘的前端部分碰撞静止框架的边缘部分而损坏埋入式手把组件本身和静止框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当门在弹键的前端部分从门的边缘部分凸出的情况下打开或关闭时可以避免组件本身和静止框架损坏的埋入式手把组件。通过以下设备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埋入式手把组件包括固定在门上的壳体;底端部分通过枢轴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的手把,手把可缩入壳体的前凹部分内;用来保持手把位置以及推动手把从壳体的前凹部分凸出和缩入的板簧。板簧置于手把和壳体的前凹部分的底部之间;固定在手把的后表面上的控制凸起;固定在壳体的后表面上的弹键壳,在弹键壳相对的两侧壁上装配有导向部分;前端部分设有倾斜部分,并具有从其侧面凸出的斜板部分的弹键;以及用于推动弹键向前的偏压弹簧;其中,弹键的斜板部分抵接在控制凸起上;手把从壳体的前凹部分凸出或缩入,以便使控制凸起来回移动,使弹键可以沿弹键壳的导向部分水平地滑动。因此,弹键的前端部分能从静止框架的容接部分接合和脱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实施例的前视图。图2是图1所显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的后视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埋入式手把组件的弹键壳的透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埋入式手把组件的弹键的透视图。在下文中将根据附图、标号和字母详细地叙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中,壳体1固定在门35上。埋入式手把9的底端部分通过枢轴18安装在壳体1的侧壁3上,并可缩入壳体1的前凹部分内。板簧19将手把9保持在应有的位置上,并推动手把9从壳体1的前凹部分2凸出和缩入。板簧19置于手把9和壳体1前凹部分2的底部2a之间。控制凸起17固定在手把9的后表面上。弹键壳24固定在壳体1的后表面上。在弹键壳24相对的两个侧壁26a、26b上装配有导向部分28、29。在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上具有倾斜部分并具有从弹键侧面凸出的斜板部分32。偏压弹簧33推动弹键30向前。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中,弹键30的斜板部分32抵接在控制凸起17上。手把9从壳体1的前凹部分凸出或缩入,使控制凸起17来回移动,弹键30沿弹键壳24的导向部分28、29水平地滑动,因此,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和静止框架36的容接部分37接合和脱开,从而锁住和开启门35。如图2所示,弹键30通过偏压弹簧33推动弹键30的斜板部分32抵接在控制凸起的前端部分7a上。当使用者按下手把9的按钮部分10时,摆动手把9从壳体1凸出,使控制凸起17向前移动,弹键30的斜板部分32抵接在手把9的控制凸起17上,并通过该凸起17顶着偏压弹簧33所产生的弹力推动手把9向后滑动。当手把9继续在枢轴18上摆动时,手把9通过板簧19维持在凸出的位置上,同时,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缩入弹键壳24中,脱离静止框架36,使门35开启。当门35相对于静止框架36锁住时,门35被关闭。然后,按下手把9的前端部分11,在由板簧19的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使手把9立即向后摆动,从而使手把9的控制凸起17向后移动,同时,弹键30通过偏压弹簧33向前移动,使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从弹键壳24中凸出,并和静止框架36的容接部分37接合。在门35打开后,当门35在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从弹键壳24中凸出和手把9缩入壳体1的情况下关闭时,弹键30的前端倾斜部分31撞击静止框架36的边缘部分36a,使弹键30缩入弹键壳24。当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离开静止框架36的边缘部分36a时,弹键30在由偏压弹簧33所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弹键30和静止框架36的容接部分37接合。图1至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盖8固定在长条形壳体1的上下凸缘部分4的上表面上。另一个盖14也固定在手把9的上表面部分。盖14的底端部分有按钮部分10。螺栓15固定在上下凸缘部分4的后表面上。门35有许多通孔35a。螺栓15从门35的前边穿透到后边,螺栓15的前端部分可通过螺纹与螺帽16接合,使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固定在门35上。在壳体1的前凹部分2相对的侧壁上形成轴向孔5,在手把9的底端部分形成另一个轴向孔12。因此,手翅9通过枢轴18穿过这些通孔5、12安装在壳体1上。控制凸起17可通过螺纹与手把9的后部接合,而它的前端部分17a从壳体1的底表面的长孔6凸出。板簧19置于手把9和壳体1前凹部分2的底部2a之间,以保持应有的位置,并推动手把9从壳体1中凸出。板簧19的中央部分19a形成半圆形,而其相对的两个端部19b和19c分别形成平板部分20和21。板簧19的平板部分20和21在其前端各具有唇形部分22和23。板簧19的唇形部分22和23分别和壳体1的弹簧支承部分13和7相接合。弹键壳24固定在壳体1的后表面上,由上板部分25和相对的两个侧板部分26a和26b组成。在上板部分25上具有长孔27,手把9的控制凸起17通过在上板部分25上的长孔27向外凸出。为控制弹键30,在弹键壳24的相对的两个侧板部分26a和26b上设置有各自的导向部分28和29。弹键30可滑动地安装在弹键壳24的这些导向部分28、29上。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设置有倾斜部分。弹键30的斜板部分32从其侧面向外凸出,并在偏压弹簧33所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其倾斜部分32a抵接在控制凸起17的前端部分17a上。偏压弹簧33相对的两个端部33a、33b中的一个端部33a和弹键30的接合部分30a接合,而另一个端部33b和弹键壳24的侧壁26b接合。图4至6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至3中显示的实施例的偏压弹簧那样,使用压簧34代替盘簧33。压簧34相对的两个端部34a和34b分别地和弹键30的接合部分30a及弹键壳24的接合部分24a相接合。因此,通过压簧34推动弹键30向前。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中,手把9通过枢轴18安装在壳体1上,板簧19置于手把9和壳体1前凹部分2的底部2a之间,以保持其应有的位置,并推动手把9从壳体1向外凸出。控制凸起17固定在手把9的后表面上,弹键壳24固定在壳体1的后表面上,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具有倾斜部分,弹键30的斜板部分32从其侧表面向外凸出。弹键30可滑动地安装在弹键壳24的导向部分28、29上,并通过偏压弹簧33推动弹键30向前,使它的斜板部分32抵接在控制凸起17上。当手把9从壳体1中凸出和缩入时,控制凸起17来回移动,使弹键30可以在弹键壳24的导向部分28、29上滑动。因此,使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和静止框架36的容接部分37接合和脱开,使门35锁住和开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埋入式手把组件中,即使当门35在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从门35的侧表面凸出的情况下关闭时,弹键30的前端部分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入式手把组件,包括:固定在门35上的壳体(1);底端部分通过枢轴(18)安装在所述壳体(1)侧壁(3)上的手把(9),所述手把可缩入所述壳体(1)的前凹部分(2)内;保持所述手把(9)的位置,并推动手把(9)从所述壳体1的 所述前凹部分(2)凸出和缩入的板簧(19),所述板簧(19)置于所述手把(9)和所述壳体(1)的所述前凹部分(2)的底部(2a)之间;固定在所述手把(9)的后表面上的控制凸起(17);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上的弹键壳(24),在所述 弹键壳(24)相对的两个侧壁(26a、26b)上装配有导向部分(28、29);其前端部分31具有倾斜部分且其斜板部分(32)从其侧表面凸出的弹键(30);为推动所述弹键(30)向前的偏压弹簧(33);其中,所述弹键(30)的斜板 部分(32)抵接在所述控制凸起(17)上,所述手把(9)从所述壳体1的所述前凹部分(2)中凸出或缩入其中,以便使所述控制凸起(17)来回移动,从而使所述弹键(30)沿所述弹键壳(24)的所述导向部分(28、29)水平地滑动,因此,所述弹键(30)的所述前端部分(31)和静止框架(36)的容接部分(37)接合和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