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97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包括由导热塑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两金属箔片,两所述金属箔片之间容纳有变相储热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体积大、重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能好,能够满足穿戴式电子产品的减重、便携及散热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穿戴式电子产品的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智能穿戴式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在穿戴式VR(虚拟现实设备)、AR(增强现实设备)、智能音箱等智能电子产品中,由于产品的穿戴要求,受减重与便于携带的设计限制,导致常规的通过挤形或压铸生产的散热金属件不能满足减重的要求。目前在VR、AR和智能音箱等智能电子产品中主要采用铝制散热器进行散热,铝制散热器通常经过铝挤或压铸制成,结构成形需要一定的厚度,一般为1~3mm,铝的密度为2.7*103千克/立方米,导致散热器的重量较大,带来减重困难,不能够满足穿戴式电子产品减重、便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此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能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由导热塑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两金属箔片,两所述金属箔片之间容纳有变相储热材料。其中,两所述金属箔片的厚度均为0.15~0.2mm。其中,两所述金属箔片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变相储热材料位于两所述容纳槽围成的空间内。其中,所述框架的底部对应待散热部件上的产热元器件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产热元器件相贴合的导热部,其它部位设有镂空结构。其中,所述导热部的数量与所述产热元器件的数量一致,各所述导热部之间、各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框架的边缘之间通过横梁或纵梁连接。其中,所述框架的边缘位置设有能够与所述待散热部件卡接的卡勾。一种电子产品,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产热元器件的一侧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为上述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产热元器件与所述散热装置之间设有导热垫片。其中,所述散热装置的框架底部对应所述产热元器件的部位设有导热部,其它部位设有镂空结构,所述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产热元器件与所述导热部之间。其中,所述散热装置的框架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卡勾,所述电路板的边缘位置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卡勾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散热装置卡接在所述电路板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散热装置包括由导热塑料制成的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两层金属箔片两金属箔片之间容纳有变相储热材料。本技术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铝制散热器相比,导热塑料的密度约为1.42*103千克/立方米,约为铝的60%,金属箔片的厚度可设计到0.15~0.2mm,大大小于铝制散热器的厚度,在导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散热装置的厚度和重量都明显减小,同时金属箔片封装相变储热材料的设计,能够提升散热与储热效能,能够达到散热性能不低于或高于铝制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因此,本技术散热装置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能好,能够满足穿戴式电子产品的减重、便携及散热的要求。由于本技术电子产品的散热装置为上述散热装置,因此本技术电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更加便于携带及穿戴,且散热性能好。综上所述,本技术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体积大、重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散热装置及设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能好,能够满足穿戴式电子产品的减重、便携及散热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产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组合图;图中:10、框架,12、卡勾,14、承托部,16、导热部,20、第一金属箔片,22、容纳槽,30、相变储热材料,40、第二金属箔片,50、电路板,52、卡槽,60、芯片,70、导热垫片,100、散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由导热塑料制成的框架10,框架10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两金属箔片,定义靠近框架10的金属箔片为第一金属箔片20,另一个为第二金属箔片40,第一金属箔片20与第二金属箔片40之间容纳有相变储热材料30。本技术采用金属箔片封装相变储热材料的设计,利用相变储热材料相变时吸热放热的过程,达到热量的储存,金属箔片进行热传导来做热量交换,实现散热的目的。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一金属箔片20和第二金属箔片40的厚度均为0.15~0.2mm,这个厚度大大的小于现有的铝制散热器的厚度,能够有效的减轻散热装置的重量,减小散热装置的体积。如图1所示,两金属箔片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凹陷的容纳槽,相变储热材料30位于两容纳槽围成的空间内。即第一金属箔片20远离框架10的一面设有凹陷的容纳槽22,第二金属箔片40靠近框架10的一面设有凹陷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当第一金属箔片20与第二金属箔片40结合在一起后,两容纳槽之间形成了用于容纳相变储热材料30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优选用于容纳相变储热材料30的空间为真空,即将两容纳槽围成的空间抽成真空,在真空的环境中,相变储热材料30的相变过程会加快,能够更快的吸收热量,当相变储热材料30达到溶点后,就会融化成液态,此过程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同时通过第二金属箔片40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散热的效果。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一金属箔片20和第二金属箔片40均为铜箔、铝箔、铁箔或钢箔等,但并不限于上述的四种,只要是导热性好、重量较轻的金属箔片都可以。更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一金属箔片20和第二金属箔片40均为铜箔,因铜箔的导热性能比较好,铜的导热系数为铝的1.5倍,同时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箔片20和第二金属箔片40的厚度均为0.15~0.2mm,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立方米,重量仅为现有铝制散热器的20%,可进一步的降低散热装置的重量,且散热效果比现在的铝制散热器散热效果要好很多。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箔片20与第二金属箔片40之间通过粘接或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如若第一金属箔片20与第二金属箔片40之间通过粘接工艺结合,则本实施方式优选粘胶为导热胶,可进一步的提高导热性。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框架10采用导热塑料制成,能够有效的降低散热装置的重量,同时导热塑料成型难度低,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等方式,可以做成任意形状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0包括位于四周的边框及连接在各边框之间的底部,本实施方式优选框架10的底部为设有镂空结构骨架结构,即底部包括位于四周与边框相连接的环形承托部14,能够起到更好的固定散热组件的目的,散热组件可通过粘接工艺粘接在承托部14上,同时底部的中部对应产热元器件的位置设有与产热元器件相贴合,并且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导热部16,导热部16的四边与承托部14之间通过横梁和纵梁连接为一体,各横梁与纵梁使得框架10的底部其它部位形成了镂空结构。此种骨架式框架的设计,在保持散热面积不变和情况下,重量更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框架结构的具体描述仅是一个举例描述,其中导热部的数量、形状、尺寸及分布都是与待散热部件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导热塑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两金属箔片,两所述金属箔片之间容纳有变相储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导热塑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两金属箔片,两所述金属箔片之间容纳有变相储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金属箔片的厚度均为0.15~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金属箔片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变相储热材料位于两所述容纳槽围成的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对应待散热部件上的产热元器件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产热元器件相贴合的导热部,其它部位设有镂空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的数量与所述产热元器件的数量一致,各所述导热部之间、各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框架的边缘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林黄继硕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