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及具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86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及具有驱动机构的护理装置,包括磁性组件、两组独立弹性组件和活动件,磁性组件设置在活动件的两侧边,磁性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一端,磁性组件包括线圈、铁块和磁体,线圈套在铁块上,磁体设置在弹性组件上,磁体与套设有线圈的铁块间隔设置,线圈通电,套设有线圈的铁块产生磁性,从而驱动磁体移动,磁体带动与之连接的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带动与弹性组件连接的活动件运动。通过铁块与磁体的吸附关系,控制磁体运动,磁体带动独立的两组弹性组件异向运动,从而控制与弹性组件连接的活动件运动,这种平衡异向驱动方式,可以明显减小活动件震动时产生的噪音以及对壳体的震动感,客户体验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及具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及具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个人护理产品上,比如清洁用的刷类产品,利用自动控制方式,实现刷头的自动运动,比如转动、往复上下运动、左右运动等。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驱动方式是用电机通过变换器实现活动部的往复回转驱动。其普遍面临体积大过重,成本高,噪音大,寿命不足,制造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为此,现有许多产品提出电磁力直驱的方法,特别在电动牙刷应用领域有了一定的普及率。但在众多设计中,往往需要设置多组成本高昂的异型磁体,为了保证精度和寿命强度大量采用金属构件,最终制造成本过高,不利于市场推广。现有多数的产品且因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目前几乎均存在不可克服的使用者使用时持握震感过强,引起的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及具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护理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电磁动力驱动方式,可以明显减小噪音以及震动感,驱动机构运动时磨损小,使客户体验更好,寿命更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磁性组件、弹性组件和活动件,所述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两侧边,所述磁性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一端,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线圈、铁块和磁体,所述线圈套在所述铁块上,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磁体与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间隔设置,所述线圈通交变电流,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产生极性变化的磁性,产生磁性的铁块与磁体发生吸附或排斥反应,驱动所述磁体移动,所述磁体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所述活动件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以及所述活动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等距离并排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周期性相对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磁体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改善所述磁体的磁力线密度的铁轭,所述磁体与铁轭一起固定在弹性组件上。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薄壁支架和弹性部,所述薄壁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合成“U”型开口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上的第一支架的凸块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的第一支架上的凸块相互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上的第二支架的凸块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的第二支架上的凸块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一铁扼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磁体与第二铁扼固定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一铁扼驱动两个第一支架一起移动,所述第二磁体与第二铁扼驱动两个第二支架一起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在电磁力作用下移动的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接触件、第二接触件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连接轴,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一支架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支架枢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为“M”型结构或“U”型结构,且所述“M”型结构或“U”型结构的开口端固定在凸块上,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接触以限制所述活动件运动的角度。进一步的,所述铁块为E型结构、U型结构、I型结构或者C型结构。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护理装置,包括壳体、主控模块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容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头部,所述活动件与头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中的线圈通电后,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头部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上流过的电流为交变电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线圈通电让铁块产生磁性,将磁体与铁块分开固定,且中间设置一定的间隙,保证了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且通过铁块与磁体的磁极同名异名组合的吸附与互斥关系,控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任意时刻为异向运动。磁体运动产生惯性,从而会产生对壳体的震动冲击,但因本装置实现了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任意时刻运动方向相反,从而抵消了因惯性产生的对容置驱动机构的壳体作用力。理论上,通过合理地调整两组弹性组件的重量,可实现对壳体作用力抵消后为零,实现满负载输出而壳体无震感。平衡方式驱动的磁体解决对壳体的震感后,其动力通过弹性组件连接的活动件运动实现了主轴输出高速往复扭转的扭矩,解决了常规设计动力输出大与手持震感也会增大的矛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平衡方式动作的电磁动力结构较常规的电磁动力设计,可以明显减小震动时产生的噪音以及活动件运动惯性对壳体的震动感,使客户体验更好,这样的驱动方式使活动件在运动时磨损小,使用寿命更长;2)本技术公开的结构,可直接采用几何形体简单的矩形磁体,也能保持高效率驱动,避免了一些设计必须采用成本极高的异形磁体,成本优势明显;3)弹性组件上的薄壁支架采用开口向下的“U”结构,同时活动件上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分别与对应的薄壁支架连接,进行动力传递,动力结构简单,实现动力传递通过柔性结构转换和传递,整个过程无间隙粘合,传递效率高,活动件的运动效率高表现出噪音低,动力充沛;4)弹性部采用“U”形或“W形,实现谐振储能,且结合薄壁支架结构,使驱动机构的谐振品质因素更高。【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弹性组件与磁性组件连接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磁性组件组合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线圈通正电流时磁体的运动方向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所示运动状态下的力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通负电流时磁体的运动方向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弹性组件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弹性组件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Z”型结构的活动件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Z”型结构的活动件俯视图;图12为本技术“O”型结构的活动件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工”型结构的活动件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带张紧圈的活动件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U型铁块与线圈和磁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图12对应的截面图;图17为本技术I型铁块与线圈和磁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图14对应的截面图;图19为本技术C型铁块与线圈和磁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图16对应的截面图;图21为本技术驱动机构运用在电动牙刷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组件、弹性组件和活动件,所述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两侧边,所述磁性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一端,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线圈、铁块和磁体,所述线圈套在所述铁块上,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磁体与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间隔设置,所述线圈通交变电流,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产生极性变化的磁性,产生磁性的铁块与磁体发生吸附或排斥反应,驱动所述磁体周期性移动,所述磁体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所述活动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组件、弹性组件和活动件,所述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的两侧边,所述磁性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一端,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线圈、铁块和磁体,所述线圈套在所述铁块上,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磁体与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间隔设置,所述线圈通交变电流,套设有所述线圈的铁块产生极性变化的磁性,产生磁性的铁块与磁体发生吸附或排斥反应,驱动所述磁体周期性移动,所述磁体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所述活动件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以及所述活动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等距离并排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周期性相对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改善所述磁体的磁力线密度的铁轭,所述磁体与铁轭一起固定在弹性组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薄壁支架和弹性部,所述薄壁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合成“U”型开口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上的第一支架的凸块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的第一支架上的凸块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群赵华志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