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窗、安防系统和车厢,所述逃生窗包括:开窗驱动机构、母窗框和位于该母窗框内的子窗框;其中所述开窗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子窗框向外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逃生窗通过开窗驱动机构实现自动打开子窗框,能够快速打开逃生窗,而且不会对窗玻璃造成破坏,且开窗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逃生窗适于平行上移式逃生窗,使用本逃生窗进行逃生时,受车外空间大小的约束小,而且本逃生窗占用空间小,因此也不容易对周围其它车辆或行人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逃生窗、安防系统和车厢
本技术涉及窗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逃生窗、安防系统和车厢。
技术介绍
现在大多数带有空调的公共交通,如客车、地铁、公交车等,车身子窗框窗大多封闭无法开启,遇到车门打不开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就必须用救生锤击碎子窗框形成逃生通道,不仅操作时间长,而且碎玻璃容易划伤逃生乘客,同时击碎的子窗框无法使用,需要更换,增加成本。另外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可重复使用的逃生窗,但这些逃生窗大多在逃生时,是将子窗框的底边向外转动打开一定角度后进行逃生的,在子窗框完全打开后,子窗框与车体之间的最长距离约50cm,因此,使用这些逃生窗进行逃生时,占用空间大,受车外空间大小的约束大,也容易对周围其它车辆或行人造成影响,比如两辆客车并列行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逃生,如果两辆客车紧急停车后,之间的距离较近,这些逃生窗可能就无法打开,造成乘客无法逃生,另外,即使距离足够这些逃生窗打开,也容易造成另一辆客车的逃生窗无法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窗、安防系统和车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逃生窗,包括:开窗驱动机构、母窗框和位于该母窗框内的子窗框;其中所述开窗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子窗框向外打开。进一步,所述开窗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母窗框左右两侧的驱动模块、跨设于所述子窗框的水平转轴以及弧形撑杆;其中所述弧形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转轴相连,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子窗框上;所述水平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驱动模块相连;以及所述驱动模块适于驱动所述水平转轴朝车外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弧形撑杆朝车外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子窗框向外打开。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为驱动气缸,且所述驱动气缸的推杆上设有齿牙;所述水平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齿轮;当驱动气缸的推杆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齿牙带动所述齿轮朝车外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水平转轴朝车外方向转动。进一步,所述逃生窗还包括:锁止机构;当子窗框不需要打开时,所述锁止机构适于将子窗框锁紧在所述母窗框内。进一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位于子窗框上的锁舌、位于母窗框上的锁片以及解锁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锁片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解锁驱动机构相连;当子窗框不需要打开时,所述锁舌适于穿过所述锁片底部的一缺口,以将子窗框锁紧在所述母窗框内;以及当子窗框需打开时,所述解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锁片朝车外方向转动,以使所述锁舌适于从所述缺口的开口处离开所述锁片,即解除对子窗框的锁止。进一步,所述逃生窗还包括: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一端位于母窗框上,其另一端通过支架与所述水平转轴相连;所述气撑杆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以及在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水平转轴朝车外方向转动时,所述气撑杆适于朝车内方向斜向下弹射,以协助水平转轴朝车外方向转动。进一步,所述逃生窗还包括: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位于子窗框上,其另一端通过短轴位于所述母窗框上;以及当所述子窗框向外打开时,所述撑杆适于朝车外方向转动,以在子窗框完全打开后,支撑所述子窗框。又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防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逃生窗。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包括如前所述的逃生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逃生窗通过开窗驱动机构实现自动打开子窗框,能够快速打开逃生窗,而且不会对窗玻璃造成破坏,且开窗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逃生窗适于平行上移式逃生窗,使用本逃生窗进行逃生时,受车外空间大小的约束小,而且本逃生窗占用空间小,因此也不容易对周围其它车辆或行人造成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逃生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逃生窗的子窗框打开时的侧视图。其中:母窗框1、子窗框2、驱动模块3、水平转轴4、弧形撑杆5、锁止机构6、锁舌61、锁片62、转轴63、气撑杆7、支架8、撑杆9、短轴1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的逃生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逃生窗的子窗框打开时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逃生窗,包括:开窗驱动机构、母窗框1和位于该母窗框1内的子窗框2;其中所述开窗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子窗框2向外打开。具体的,所述母窗框1适于安装在公交交通,如客车、地铁或公交车上;所述子窗框2适于安装窗玻璃;通过所述开窗驱动机构驱动子窗框2向外打开,实现逃生。所述开窗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母窗框1左右两侧的驱动模块3、跨设于所述子窗框2的水平转轴4以及弧形撑杆5;其中所述弧形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转轴4相连,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子窗框2上;所述水平转轴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驱动模块3相连;以及所述驱动模块3适于驱动所述水平转轴4朝车外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弧形撑杆5朝车外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子窗框2向外打开。具体的,所述弧形撑杆5优选设置两个,并分别位于子窗框2的左右两侧,以在子窗框2向外打开时,使子窗框2保持左右平稳,并在子窗框2完全打开后,通过两个弧形撑杆5支撑并稳固子窗框2;所述开窗驱动机构能够使子窗框2不与母窗框1直接相连,即子窗框2以平行上移式的方式向外打开,与现有技术中子窗框的底边向外转动打开一定角度进行逃生的逃生窗相比,本逃生窗中子窗框2向外打开所占空间小,子窗框2完全打开后,子窗框与车体之间的距离约20cm,而现有技术中子窗框完全打开后,子窗框与车体之间的最长距离约50cm,因此,使用本逃生窗进行逃生时,受车外空间大小的约束小,而且本逃生窗占用空间小,因此也不容易对周围其它车辆或行人造成影响;比如两辆客车并列行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逃生,如果两辆客车紧急停车后,之间的距离较近,现有技术中的逃生窗就无法打开,造成乘客无法逃生,而本逃生窗因打开距离小,能够打开,使乘客顺利逃生,另外,即使距离足够现有技术中的逃生窗打开,也容易造成另一辆客车的逃生窗无法打开。所述驱动模块3为驱动气缸,且所述驱动气缸3的推杆上设有齿牙;所述水平转轴4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齿轮;当驱动气缸3的推杆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齿牙带动所述齿轮朝车外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水平转轴4朝车外方向转动。具体的,在逃生完毕后,使驱动气缸3的推杆复位,即所述推杆向上移动,此时通过所述齿牙带动所述齿轮朝车内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水平转轴4朝车内方向转动,以关闭所述子窗框2。具体的,所述驱动气缸3由一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控制按钮可以设在司机总控台,当发生紧急情况,由司机按下控制按钮打开逃生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PLC控制模块。所述逃生窗还包括:锁止机构6;当子窗框不需要打开时,所述锁止机构6适于将子窗框锁紧在所述母窗框内。具体的,在子窗框2关闭时,通过所述锁止机构6确保子窗框2紧锁在母窗框1内。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位于子窗框2上的锁舌61、位于母窗框1上的锁片62以及解锁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锁片62通过一转轴63与所述解锁驱动机构相连;当子窗框2不需要打开时,所述锁舌61适于穿过所述锁片62底部的一缺口,以将子窗框2锁紧在所述母窗框1内;以及当子窗框2需打开时,所述解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锁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逃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开窗驱动机构、母窗框和位于该母窗框内的子窗框;其中所述开窗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子窗框向外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开窗驱动机构、母窗框和位于该母窗框内的子窗框;其中所述开窗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子窗框向外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母窗框左右两侧的驱动模块、跨设于所述子窗框的水平转轴以及弧形撑杆;其中所述弧形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转轴相连,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子窗框上;所述水平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驱动模块相连;以及所述驱动模块适于驱动所述水平转轴朝车外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弧形撑杆朝车外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子窗框向外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为驱动气缸,且所述驱动气缸的推杆上设有齿牙;所述水平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齿轮;当驱动气缸的推杆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齿牙带动所述齿轮朝车外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水平转轴朝车外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窗还包括:锁止机构;当子窗框不需要打开时,所述锁止机构适于将子窗框锁紧在所述母窗框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位于子窗框上的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航蓝科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