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34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将框架梁连接节点与支撑连接节点设置在一套装置上,加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更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替代压铸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的所有连接孔,都在工厂内预制好,现场组装省时省力、安装简单、快捷,且连接结构形式可多样化,从而满足不同结构形式框架梁连接及整个浮盘支撑要求,在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获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Floating Plate Frame Beam Connection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ating disc frame beam connection support seat,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fixing part and the second fixing part; the floating disc frame beam connection support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he frame beam connection node and the support connection node on a set of devices, so that the processing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is high, and the product quality is further guaranteed; the floating disc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further guaranteed. The frame beam connecting support base is made of stainless steel instead of die-casting aluminum alloy material,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long service life,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good stability. All connecting holes of the floating plate frame beam connecting support base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prefabricated in the factory, and the field assembly is time-saving, labor-saving, simple and fast, and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ms can be varied.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forms of frame beam connection and the whole floating disk support,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roducts year by y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
本技术涉及框架梁结构的装配式内浮盘
,特别是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
技术介绍
在美国石油协会API650《钢制焊接石油储罐》附录H《内浮顶》中,详细列出的储罐全接液蜂窝式内浮盘的形式及要求。全接液蜂窝式内浮盘,框架梁的连接与整个浮盘的支撑,是装配式内浮盘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重要部位。以往采用框架梁结构的装配式内浮盘,梁是主要受力连接件,连接节点只起到单一连接框架梁的作用,而支撑节点又是设置在浮盘的其它部件上。对于整个浮盘结构本身来说,布置十分不合理,结构稳定性差,且需要单独增加另一套节点装置,一来制造成本高,二来安装复杂。以往的框架梁连接支撑座的材料为压铸铝合金,材质为ADC12,强度差,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的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矩形管,第一固定件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主梁连接孔,第一固定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副梁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第二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四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底部的一端均设置有浮盘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件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4个主梁连接孔,第一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8个副梁连接孔。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的大小形状相同,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呈J型。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的大小形状相同;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呈矩形。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垂直,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垂直,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垂直,第四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将框架梁连接节点与支撑连接节点设置在一套装置上,加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更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2)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替代压铸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3)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的所有连接孔,都在工厂内预制好,现场组装省时省力、安装简单、快捷,且连接结构形式可多样化,从而满足不同结构形式框架梁连接及整个浮盘支撑要求,在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获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中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中第一固定件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中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件1为矩形管,第一固定件1的顶面设置有4个主梁连接孔3,第一固定件1的底面设置有8个副梁连接孔4;所述主梁连接孔3用于连接框架主梁,将主梁插入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两端头后,用螺栓迅速将主梁与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进行连接;所述副梁连接孔4用来连接框架副梁,将副梁连接板通过铆钉与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固定件2包括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5的一端与第二侧板6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二侧板6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四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5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相垂直,第二侧板6与第三侧板相垂直,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垂直,第四侧板与第一侧板5相垂直;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的大小形状相同,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呈J型;所述第二侧板6与第四侧板的大小形状相同;第二侧板6与第四侧板呈矩形;所述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底部的一端均设置有浮盘连接孔7;所述浮盘连接孔7用与连接浮盘支腿,将浮盘支腿插入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底端后,用螺栓迅速将浮盘支腿与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的折边部位用来连接浮盘模块,将浮盘模块放置在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折边处,用压条螺栓将其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第二固定件2相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件1位于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将框架梁连接节点与支撑连接节点设置在一套装置上,加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更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替代压铸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本技术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的所有连接孔,都在工厂内预制好,现场组装省时省力、安装简单、快捷,且连接结构形式可多样化,从而满足不同结构形式框架梁连接及整个浮盘支撑要求,在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获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所述第一固定件(1)为矩形管,第一固定件(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主梁连接孔(3),第一固定件(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副梁连接孔(4);所述第二固定件(2)包括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5)的一端与第二侧板(6)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二侧板(6)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四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5)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底部的一端均设置有浮盘连接孔(7);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第二固定件(2)相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件(1)位于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盘框架梁连接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所述第一固定件(1)为矩形管,第一固定件(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主梁连接孔(3),第一固定件(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副梁连接孔(4);所述第二固定件(2)包括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5)的一端与第二侧板(6)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二侧板(6)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四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5)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底部的一端均设置有浮盘连接孔(7);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第二固定件(2)相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件(1)位于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聪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