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12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棉经纱与棉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基布层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亚麻纤维层,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底部织接有混纺层,所述基布层顶部表面连接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顶部粘接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顶部连接有第二亚麻纤维层,该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设计合理,绿色环保,精致美观,具有良好的弹性与延展性,提高了耐磨与拉伸的强度,具有透气性强、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除臭防油等功能,使用手感柔软、丰满、滑爽,改善了面料的使用效果,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 kind of elastic fabric of recycled polyester environmental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astic fabric of recycled polyes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yar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abric layer, which is interwoven by cotton warp yarn and cotton weft yar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fabric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nen fiber layer,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rst linen fiber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cycled polyes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yarn lay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recycled polyes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yarn layer is woven with a blending layer.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fabric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an elastic layer, the elastic layer is bonded with a non-woven layer at the top, and the non-woven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linen fiber layer at the top. The recycled polyester environmental yarn elastic fabric has simpl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reasonable design,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quisite beauty, good elasticity and ductility, improved wear resistance and tensile strength, and has penetration. It has many functions, such as strong air,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health protection, bacteriostasis, deodorization and oil-proof. It has soft, plump and smooth handle, improved the use effect of the fabric, improved the comfort of wearing,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
本技术涉及纤维制品
,具体为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
技术介绍
再生纤维涤纶环保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再生面料,更趋向于绿色环保的理念,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同时它还拥有棉纤维不具备的蚕丝的部分优点,因此穿着更加舒适,染色靓丽性更优于棉纤维,手感柔软、丰满、滑爽,具有优良的悬垂性和蚕丝般的光泽,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高,不起静电,强度和伸度能满足大多数纺织品的需要,适宜于制做内衣、外衣和各种装饰用品。而现有的面料,功能比较单一,性能较差,回弹能力不够,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失去原有的弹力,不便于穿着,有的面料,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使用时,更容易受到外界油污的玷污,面料的耐磨与拉伸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还有的面料,使用手感不够柔软、丰满、滑爽,降低了面料的使用效果,影响穿着的舒适度,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棉经纱与棉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基布层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亚麻纤维层,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底部织接有混纺层,所述基布层顶部表面连接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顶部粘接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顶部连接有第二亚麻纤维层,所述第二亚麻纤维层顶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所述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顶部表面印染有印花层,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之间均匀连接有加强线,所述加强线从下到上依次垂直贯穿第一亚麻纤维层、基布层、弹力层、无纺布层与第二亚麻纤维层,且所述加强线呈蛇形分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内腔设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棉经纱与棉纬纱外侧均包覆有弹性海绵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与第二亚麻纤维层的厚度均设为0.1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的厚度均设为0.2毫米。进一步的,所述混纺层包括纤维层与纯棉层,且所述纤维层织接在纯棉层顶部表面,所述纯棉层底部表面设为波纹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力层由弹性纤维经纱与弹性纤维纬纱相互交叉编织构成,且所述弹力层的厚度为0.1毫米。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层平铺在所述弹力层顶部表面,且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设为0.1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印花层的厚度设为0.05毫米,且所述印花层表面光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设计合理,绿色环保,精致美观,具有良好的弹性与延展性,提高了耐磨与拉伸的强度,具有透气性强、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除臭防油等功能,使用手感柔软、丰满、滑爽,改善了面料的使用效果,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通过设置有加强线,提升了面料整体的强度与稳定性,通过无纺布层,增加了面料的耐磨、拉伸强度,防止发生断裂,通过设有亚麻纤维层,具有保健抑菌、吸湿散热的效果,通过设有再生涤纶环保纱层,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与透气性,使用手感柔软、丰满、滑爽,而且热稳定性与光稳定性高,防止油污,不起静电,绿色环保,通过设有弹力层,有效提升了面料的弹性与延展性,通过设有混纺层,能够良好贴附皮肤,提升了穿着的舒适度,所以该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垂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布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混纺层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力层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基布层;2、棉经纱;3、棉纬纱;4、第一亚麻纤维层;5、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6、混纺层;7、弹力层;8、无纺布层;9、第二亚麻纤维层;10、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1、印花层;12、加强线;13、弹性海绵体;14、竹炭纤维层;15、纯棉层;16、弹性纤维经纱;17、弹性纤维纬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棉经纱2与棉纬纱3相互交织而成,所述基布层1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亚麻纤维层4,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4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底部织接有混纺层6,所述基布层1顶部表面连接有弹力层7,所述弹力层7顶部粘接有无纺布层8,所述无纺布层8顶部连接有第二亚麻纤维层9,所述第二亚麻纤维层9顶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所述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顶部表面印染有印花层11,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之间均匀连接有加强线12,且所述加强线12从下到上依次垂直贯穿第一亚麻纤维层4、基布层1、弹力层7、无纺布层8与第二亚麻纤维层9,且所述加强线12呈蛇形分布设置,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更具体而言,所述基布层1内腔设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棉经纱2与棉纬纱3外侧均包覆有弹性海绵体13,增加基布层1的透气性与回弹能力,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4与第二亚麻纤维层9的厚度均设为0.1毫米,具有保健抑菌、吸湿散热的效果,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的厚度均设为0.2毫米,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与透气性,使用手感柔软、丰满、滑爽,而且热稳定性与光稳定性高,防止油污,不起静电,绿色环保,所述混纺层6包括竹炭纤维层14与纯棉层15,且所述竹炭纤维层14织接在纯棉层15顶部表面,所述纯棉层15底部表面设为波纹结构,具有较强的抗菌、除臭功能,能够良好贴附皮肤,提升了穿着的舒适度,所述弹力层7由弹性纤维经纱16与弹性纤维纬纱17相互交叉编织构成,且所述弹力层7的厚度为0.1毫米,增加了面料的弹性与延展性,所述无纺布层8平铺在所述弹力层7顶部表面,且所述无纺布层8的厚度设为0.1毫米,能够增加面料的耐磨、拉伸强度,防止发生断裂,所述印花层11的厚度设为0.05毫米,且所述印花层11表面光滑设置,能够增加表面的光整度,提高了美观性。本技术改进于:该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通过基布层1棉经纱2与棉纬纱3交织而成,结构稳定,提升了透气性与回弹能力,通过设置有加强线12,提升了面料整体的强度与稳定性,通过无纺布层8,增加了面料的耐磨、拉伸强度,防止发生断裂,通过设有第一亚麻纤维层4与第二亚麻纤维层9,具有保健抑菌、吸湿散热的效果,通过设有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由棉经纱(2)与棉纬纱(3)相互交织而成,所述基布层(1)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亚麻纤维层(4),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4)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底部织接有混纺层(6),所述基布层(1)顶部表面连接有弹力层(7),所述弹力层(7)顶部粘接有无纺布层(8),所述无纺布层(8)顶部连接有第二亚麻纤维层(9),所述第二亚麻纤维层(9)顶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所述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顶部表面印染有印花层(11),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之间均匀连接有加强线(12),且所述加强线(12)从下到上依次垂直贯穿第一亚麻纤维层(4)、基布层(1)、弹力层(7)、无纺布层(8)与第二亚麻纤维层(9),且所述加强线(12)呈蛇形分布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由棉经纱(2)与棉纬纱(3)相互交织而成,所述基布层(1)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亚麻纤维层(4),所述第一亚麻纤维层(4)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底部织接有混纺层(6),所述基布层(1)顶部表面连接有弹力层(7),所述弹力层(7)顶部粘接有无纺布层(8),所述无纺布层(8)顶部连接有第二亚麻纤维层(9),所述第二亚麻纤维层(9)顶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所述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顶部表面印染有印花层(11),所述第一再生涤纶环保纱层(5)与第二再生涤纶环保纱层(10)之间均匀连接有加强线(12),且所述加强线(12)从下到上依次垂直贯穿第一亚麻纤维层(4)、基布层(1)、弹力层(7)、无纺布层(8)与第二亚麻纤维层(9),且所述加强线(12)呈蛇形分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内腔设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棉经纱(2)与棉纬纱(3)外侧均包覆有弹性海绵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原素化纤织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