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健生专利>正文

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055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其特征是利用摩托车后护架作锁体,内置一根钢丝索作锁梁,锁头设置在车体上。该锁可十分方便地将摩托车与固定物体(栏杆、树木、水泥杆等)锁在一起,因而能有效地起到防盗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方便,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锁类,特别是一种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在已有技术中,有好几种摩托车防盗锁,这些锁具均以锁住车轮,使之无法转动来实现防盗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盗作用。然而,对于以小货车将整台摩托车运走的盗窃方法,这些锁却起不到防盗作用,这正是现有摩托车防盗锁的缺陷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摩托车防盗锁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盗效果更好的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后护架和锁头,其结构特征是以一根起锁梁作用的钢丝索套置在后护架内,在后护架一侧的上部开设一个可让钢丝索进出的通孔,在后护架内的钢丝索的末端设置一个比通孔大的限位球,在钢丝索外露的另一端设置一个与锁头锁孔配合的插头,锁头设置在摩托车车体上。本技术可这样工作。一是以钢丝索穿过车辆轮毂,然后将插头插至锁头上,其作用如同一般的摩托车防盗锁一样;其二是将钢丝索绕过某一固定物体(如钢管、栏杆、水管、水混杆、树木等),再将插头插至锁头上,这样可使摩托车与固定物锁在一起,即使将整台车运走亦无法得呈。不使用锁时,只要将钢丝索收至后护架内便可。本技术巧妙地利用后护架(ZL90204371)使之既起到防护作用,又可作为锁体,具体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防盗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后护架(2)为钢丝索(3)为限位球(4)为通孔(5)为插头(6)为锁头实施本技术时,锁头可用紧固件、焊接、铆接方法,固定在车体的货架上,亦可以直接设置在后护架(1)的上部。权利要求1.一种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包括有后护架(1)和锁头(5),其特征在于一根钢丝索(2)套至在后护架(1)内,在后护(1)一侧的上部开设一个可让钢丝索(2)进出的通孔(4),在后护架(1)内的钢丝索(2)的末端设置一个比通孔(4)大的限位球(3),在钢丝索(2)外露的另一端设置一个与锁头(6)锁孔配合的插头(5),锁头(6)设置在摩托车车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索锁,其特征在于锁头(6)以紧固件、焊接、铆钉固定在摩托车车体的货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索锁,其特征在于锁头(6)固定在后护架(1)的上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其特征是利用摩托车后护架作锁体,内置一根钢丝索作锁梁,锁头设置在车体上。该锁可十分方便地将摩托车与固定物体(栏杆、树木、水泥杆等)锁在一起,因而能有效地起到防盗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方便,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使用。文档编号E05B71/00GK2122212SQ91229018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潘健生 申请人:潘健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包括有后护架(1)和锁头(5),其特征在于一根钢丝索(2)套至在后护架(1)内,在后护(1)一侧的上部开设一个可让钢丝索(2)进出的通孔(4),在后护架(1)内的钢丝索(2)的末端设置一个比通孔(4)大的限位球(3),在钢丝索(2)外露的另一端设置一个与锁头(6)锁孔配合的插头(5),锁头(6)设置在摩托车车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潘健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