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调距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94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调距叉,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油缸以及支撑板,拨叉,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上框、底框、连接上框和底框的侧框;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框上,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叉;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框架的底框通过支撑板连接。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扩大调距叉的适用范围,改善其外观质量和视野,并且能降低调距叉的生产成本。

A Forklift Spacing For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klift spacing fork,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 oil cylinder and a support plate, and a dialing fork, wherein the frame comprises an upper frame, a bottom frame, a side frame connecting the upper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one end of the oil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side frame, the other end of the oil cylinder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assembly; and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matched with the oil cylinder passe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leeve assembly. A dial fork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piston rod matched with the cylinder,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frame of the frame through a support pl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exp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pitch fork, improve its appearance quality and field of vision,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pitch f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调距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距叉,更具体涉及一种叉车调距叉。
技术介绍
叉车是功能多样、灵活高效的物料搬运设备,通常情况下,叉车标准配置有一副货叉,主要是通过货叉来叉持、承受放置在托盘上的货物,然后通过叉车自身的升降、倾斜等动作来实现货物的堆垛、装卸操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承受货物的托盘其结构形式多有不同,从而导致置于叉车货叉架上的货叉位置需要频繁的调整,所以,叉车常用双作用的液压油缸来实现侧移调距货叉的左右移动的功能。目前,现有的液压侧移调距叉通常具有油缸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框架的一个侧框上,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油缸内插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位于油缸外部的一端固定有拨叉;为了保持油缸的稳定,通常使用水平承载杆与连接套总成固定连接,且连接套加厚处理,水平承载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两侧框上,进而会导致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叉车调距叉,以降低叉车调距叉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调距叉,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油缸以及支撑板,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上框、底框、连接上框和底框的侧框;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框上,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叉;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框架的底框通过支撑板连接。可选的,所述侧框包括:连接上框和底框对应端的第一侧框,以及连接上框和底框另一对应端的第二侧框;所述油缸包括:第一油缸以及第二油缸,其中,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框上,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一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拨叉;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框上,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另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二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拨叉。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在平行于拨叉的运动方向的竖直面上的截面形状为C型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框之间通过调节垫片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拨叉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油缸上;所述第二拨叉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油缸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侧框连接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侧框插入所述第一油缸上的内螺纹,将第一油缸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框上;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侧框连接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二侧框插入所述第二油缸上的内螺纹,将第二油缸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框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为一体结构。可选的,所述底框朝向叉车的一侧设有耐磨组件;所述连接套以及所述支撑板朝向叉车的端面与叉车之间的距离,大于耐磨组件朝向叉车的侧面与叉车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所述耐磨组件滑动固定在所述底框朝向叉车的一侧。可选的,上框上设有叉车挂钩以及四通;所述四通分别连接有第一油管总成以及第二油管总成;所述第一油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油管以及第二油管,其中,所述第一油管包括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一竖直部呈L型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四通连接,且所述第一水平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叉车挂钩的顶部或者上框的顶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穿过上框并沿着第一侧框朝向第二侧框的侧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连接,所述第二油管分别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以及所述第一油缸连接;所述第二油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油管、第四油管,其中,所述第三油管包括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二竖直部,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二竖直部呈L型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与四通连接,且所述第二水平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叉车挂钩的顶部或者上框的顶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穿过上框并沿着第二侧框朝向第一侧框的侧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油管连接;所述第四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三油管和连接套总成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三油管以及第四油管通过过渡接头穿过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框上。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支撑板承载连接套总成,并将连接套总成与底框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时水平横杆承载连接套总成,减少了物料的使用,进而降低了调距叉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调距叉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调距叉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调距叉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调距叉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调距叉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调距叉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框架100(图中未示出)、油缸200以及支撑板300,其中,所述框架100包括:上框101、底框102、连接上框101和底框102的侧框103;油缸20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框103上,油缸200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400的一侧固定;与所述油缸200匹配的活塞杆201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套总成400插入所述油缸200;与所述油缸200匹配的活塞杆201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叉500;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框架的底框102通过支撑板300连接。当使用调距叉时,在油压的作用下活塞杆201被推出油缸200,进而带动固定在活塞杆201上的拨叉500,进而可以调节拨叉500的位置。拨叉500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进而使活塞杆201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活塞杆201带动连接套总成400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支撑板300制成连接套总成400,避免连接套总成400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进而起到了支撑连接套总成400的作用。另外,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避免了加厚连接套总成400,在节约材料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厚的连接套总成400对油管拆卸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冷拉型材制成,可以改善调距叉的外观质量。最后,在某些现有的调距叉中,会使用支撑杆分别制成第一油缸202以及第二油缸20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支撑板300代替两个支撑杆,减少了调距叉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减少了对驾驶员视野的遮挡,进而扩大了调距叉的视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调距叉能够调节两个拨叉500,所述侧框103包括:连接上框101和底框102对应端的第一侧框1031,以及连接上框101和底框102另一对应端的第二侧框1032;所述油缸200包括:第一油缸202以及第二油缸203,其中,所述第一油缸20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框1031上,第一油缸202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400的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一油缸202匹配的活塞杆201的一端穿过连接套总成400插入所述第一油缸202,与所述第一油缸202匹配的活塞杆20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拨叉501;所述第二油缸2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油缸以及支撑板,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上框、底框、连接上框和底框的侧框;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框上,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叉;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框架的底框通过支撑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油缸以及支撑板,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上框、底框、连接上框和底框的侧框;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框上,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叉;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框架的底框通过支撑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连接上框和底框对应端的第一侧框,以及连接上框和底框另一对应端的第二侧框;所述油缸包括:第一油缸以及第二油缸,其中,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框上,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一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拨叉;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框上,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总成的另一侧固定;与所述第二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连接套总成插入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匹配的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拨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在平行于拨叉的运动方向的竖直面上的截面形状为C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框之间通过调节垫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油缸上;所述第二拨叉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油缸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调距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侧框连接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侧框插入所述第一油缸上的内螺纹,将第一油缸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框上;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侧框连接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固定螺钉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东时松方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