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83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包括沿流水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对辊、剪切对辊、拨齿对辊和输送对辊,料带从进料对辊输入,并依次加工于剪切对辊、拨齿对辊后从输送对辊输出;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开齿装置,可以通过剪切对辊对将料带换热侧边裁切出齿片,然后通过拨齿对辊形成上拨齿和下拨齿,使得齿片相对于料带焊接侧边具有了向上弯曲的上拨齿和向下弯曲的下拨齿,使得齿片与料带焊接侧边不在同一平面,在后道焊接之后,在相邻的料带之间,齿片弯折形成迂回的换热路径,可以提高换热效果。

A H-type Fin Production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H-type fin production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feed pair rollers, shear pair rollers, gear pair rollers and conveyor pairs arranged in sequence along the flow-line direction. The material belt is input from the feed pair rollers and processed sequentially into the shear pair rollers and gear pair rollers and output from the conveyor pair rollers. By using the gear opening device described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heat transfer side of the material belt can be cut through the pair rollers. Cutting out the tooth sheet, and then forming the upper and lower teeth by dialing the teeth on the roll, so that the tooth sheet has upward bending upper and downward bending lower teeth relative to the welding side of the strip, so that the tooth sheet and the welding side of the strip are not on the same plane. After the back welding, between the adjacent strips, the bending of the tooth sheet forms a circuitous heat transfer path, which can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站燃煤锅炉使用H型鳍片管进行热换,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回收余热。现有的H型鳍片管需要通过将H型鳍片先生产之后再焊接到管体上,现有的H型鳍片主要包括换热片体和开设在换热片体一侧的焊接缺口,由于换热片体为平整面,不利于换热气流在H型鳍片间形成迂回的换热路径,不利于提高换热效果。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提高换热效果的H型鳍片生产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提高换热效果的H型鳍片生产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包括沿流水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对辊、剪切对辊、拨齿对辊、输送对辊、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切割刀,料带从进料对辊输入,并依次加工于剪切对辊、拨齿对辊、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和切割刀后输出;所述料带包括料带焊接侧边和料带换热侧边;所述剪切对辊包括剪切辊和与剪切辊配合的配合剪切辊,所述剪切辊表面均布有剪切刀刃,所述剪切刀刃与剪切辊的辊轴平行设置,所述剪切刀刃包括长剪切刀刃和短剪切刀刃,所述短剪切刀刃与配合剪切辊表面配合将料带换热侧边裁切出齿片,所述长剪切刀刃与配合剪切辊表面配合在料带上裁切出鳍片边,所述鳍片边从料带换热侧边边缘延伸至料带焊接侧边内侧;所述拨齿对辊包括上拨齿辊和下拨齿辊,所述上拨齿辊表面均布有上轮齿,所述上轮齿之间为上凹陷,所述下拨齿辊表面均布有下轮齿,所述下轮齿之间为下凹陷,所述上拨齿辊和下拨齿辊同步转动,且上轮齿与下凹陷位置配合,下轮齿与上凹陷位置配合;所述齿片与下轮齿和下轮齿配合接触拨动,对应形成上拨齿和下拨齿;所述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与下模具配合冲裁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冲裁刀刃,所述冲裁刀刃与料带的中部位置配合,在料带中部裁切出半圆形的焊接缺口;所述切割刀切割位置设置在料带焊接侧边边缘内侧,切割路径与鳍片边和焊接缺口相交。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生产组件,可以在H型鳍片的外侧形成上拨齿和下拨齿,将换热表面设置为曲面,焊接在主管体上之后,换热气体在H型鳍片之间形成迂回的换热路径,可以提高换热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长剪切刀刃由部分短剪切刀刃延伸而成,所述长剪切刀刃围绕剪切辊等间距均布。这样的设计在通过短剪切刀刃获得齿片的同时,也通过长剪切刀刃获得鳍片边,且部分鳍片边也起到或者齿片的作用。作为优选的,所述上轮齿和下轮齿包括轮齿框架和转动连接在轮齿框架外端部的拨齿轮,所述拨齿轮与齿片配合拨动。这样的设计,使得拨动为拨齿轮与齿片表面的滚动配合,减少磨损,提高拨齿对辊和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所述剪切对辊和拨齿对辊之间还设置有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所述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和下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所述料带从上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和下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之间穿过,所述料带换热侧边与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感应被加热为塑性状态;所述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设置在靠近料带换热侧边的位置上。这样的设计,在拨齿前先通过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将料带换热侧边的齿片感应加热至塑性状态,便于通过拨齿对辊完成拨齿动作,这样的设计,降低了拨齿的阻力,便于提高拨齿效率。作为优选的,所述拨齿对辊与输送对辊之间还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上冷却板和下收集板,所述上冷却板上均布有多个冷却水喷淋头,所述下收集板设置有冷却水回收水槽,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靠近料带换热侧边的位置上。这样的设计利于对拨齿之后的换热侧边进行冷却,便于后期的焊接加工。作为优选的,所述切割刀为切割水刀或者切割火焰刀。这样的设计是切割方式的一种优化。作为优选的,所述焊接缺口的弧形边上均布有凸起的焊接角。这样的设计利于后期敢拼焊接中焊接角与主管体配合熔化或者接近塑性状态,在顶锻力作用下实现结合。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对辊与焊接缺口冲裁模具之间和/或焊接缺口冲裁模具与切割刀之间设置有存料缓存机构,所述存料缓存机构包括缓存进料对辊、存料导向轮组、出料导向轮组、缓存出料对辊,所述缓存进料对辊和缓存出料对辊与伺服电机驱动控制连接;所述存料导向轮组由两排导向轮组成,所述两排导向轮之间形成弯曲向上的导向路径;所述出料导向轮组由两排导向轮组成,所述两排导向轮之间形成弯曲向下的导向路径;存料导向轮组与出料导向轮组之间为存料空间,料带在存料导向轮组、存料空间和出料导向轮组的导向作用下形成抛物线形的存料形态。这样的设计,通过存料缓存机构对料带进行缓存,对连续作业和间歇作业进行衔接配合。作为优选的,所述存料空间上部还设有保护限位罩。这样的设计利于对料带进行保护和限位。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生产组件,可以在H型鳍片的外侧形成上拨齿和下拨齿,将换热表面设置为曲面,焊接在主管体上之后,换热气体在H型鳍片之间形成迂回的换热路径,可以提高换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侧视);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俯视);图5为本技术料带加工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存料缓存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成型的H型鳍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对辊;2、输送对辊;3、料带;4、剪切辊;5、配合剪切辊;7、齿片;8、上拨齿辊;9、下拨齿辊;10、上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11、下高频磁感线加热线圈;12、料带换热侧边;13、料带焊接侧边;15、上冷却板;16、下收集板;17、冷却水喷淋头;18、上轮齿;19、上凹陷;20、下轮齿;21、下凹陷;22、上拨齿;23、下拨齿;24、轮齿框架;25、拨齿轮;26、切割刀;27、长剪切刀刃;28、短剪切刀刃;29、鳍片边;30、下模具;31、上模具;32、焊接缺口;33、焊接角;34、缓存进料对辊;35、存料导向轮组;36、出料导向轮组;37、缓存出料对辊;38、存料空间;39、保护限位罩;40、片体;41、存料缓存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包括沿流水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对辊1、剪切对辊、拨齿对辊、输送对辊2、焊接缺口32冲裁模具、切割刀26,料带3从进料对辊1输入,并依次加工于剪切对辊、拨齿对辊、焊接缺口32冲裁模具和切割刀26后输出;所述料带3包括料带焊接侧边13和料带换热侧边12;所述剪切对辊包括剪切辊4和与剪切辊4配合的配合剪切辊5,所述剪切辊4表面均布有剪切刀刃,所述剪切刀刃与剪切辊4的辊轴平行设置,所述剪切刀刃包括长剪切刀刃27和短剪切刀刃28,所述短剪切刀刃28与配合剪切辊5表面配合将料带换热侧边12裁切出齿片7,所述长剪切刀刃27与配合剪切辊5表面配合在料带3上裁切出鳍片边29,所述鳍片边29从料带换热侧边12边缘延伸至料带焊接侧边13内侧;所述拨齿对辊包括上拨齿辊8和下拨齿辊9,所述上拨齿辊8表面均布有上轮齿18,所述上轮齿18之间为上凹陷19,所述下拨齿辊9表面均布有下轮齿20,所述下轮齿20之间为下凹陷21,所述上拨齿辊8和下拨齿辊9同步转动,且上轮齿18与下凹陷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水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对辊、剪切对辊、拨齿对辊、输送对辊、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切割刀,料带从进料对辊输入,并依次加工于剪切对辊、拨齿对辊、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和切割刀后输出;所述料带包括料带焊接侧边和料带换热侧边;所述剪切对辊包括剪切辊和与剪切辊配合的配合剪切辊,所述剪切辊表面均布有剪切刀刃,所述剪切刀刃与剪切辊的辊轴平行设置,所述剪切刀刃包括长剪切刀刃和短剪切刀刃,所述短剪切刀刃与配合剪切辊表面配合将料带换热侧边裁切出齿片,所述长剪切刀刃与配合剪切辊表面配合在料带上裁切出鳍片边,所述鳍片边从料带换热侧边边缘延伸至料带焊接侧边内侧;所述拨齿对辊包括上拨齿辊和下拨齿辊,所述上拨齿辊表面均布有上轮齿,所述上轮齿之间为上凹陷,所述下拨齿辊表面均布有下轮齿,所述下轮齿之间为下凹陷,所述上拨齿辊和下拨齿辊同步转动,且上轮齿与下凹陷位置配合,下轮齿与上凹陷位置配合;所述齿片与下轮齿和下轮齿配合接触拨动,对应形成上拨齿和下拨齿;所述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与下模具配合冲裁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冲裁刀刃,所述冲裁刀刃与料带的中部位置配合,在料带中部裁切出半圆形的焊接缺口;所述切割刀切割位置设置在料带焊接侧边边缘内侧,切割路径与鳍片边和焊接缺口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鳍片生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水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对辊、剪切对辊、拨齿对辊、输送对辊、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切割刀,料带从进料对辊输入,并依次加工于剪切对辊、拨齿对辊、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和切割刀后输出;所述料带包括料带焊接侧边和料带换热侧边;所述剪切对辊包括剪切辊和与剪切辊配合的配合剪切辊,所述剪切辊表面均布有剪切刀刃,所述剪切刀刃与剪切辊的辊轴平行设置,所述剪切刀刃包括长剪切刀刃和短剪切刀刃,所述短剪切刀刃与配合剪切辊表面配合将料带换热侧边裁切出齿片,所述长剪切刀刃与配合剪切辊表面配合在料带上裁切出鳍片边,所述鳍片边从料带换热侧边边缘延伸至料带焊接侧边内侧;所述拨齿对辊包括上拨齿辊和下拨齿辊,所述上拨齿辊表面均布有上轮齿,所述上轮齿之间为上凹陷,所述下拨齿辊表面均布有下轮齿,所述下轮齿之间为下凹陷,所述上拨齿辊和下拨齿辊同步转动,且上轮齿与下凹陷位置配合,下轮齿与上凹陷位置配合;所述齿片与下轮齿和下轮齿配合接触拨动,对应形成上拨齿和下拨齿;所述焊接缺口冲裁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与下模具配合冲裁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冲裁刀刃,所述冲裁刀刃与料带的中部位置配合,在料带中部裁切出半圆形的焊接缺口;所述切割刀切割位置设置在料带焊接侧边边缘内侧,切割路径与鳍片边和焊接缺口相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鳍片生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剪切刀刃由部分短剪切刀刃延伸而成,所述长剪切刀刃围绕剪切辊等间距均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H型鳍片生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齿和下轮齿包括轮齿框架和转动连接在轮齿框架外端部的拨齿轮,所述拨齿轮与齿片配合拨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城梅国忠甘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戴勒姆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