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挂锁结构,由一锁结合座及一U型锁杆组成,其中,锁结合座上端设有晶片感应读头以配合晶片钥匙使用,其内部形成数个空间以容设一驱动马达、一蜗杆、一蜗轮、一对锁梢扣件、一警报器、一电池组及一晶片感应读头,驱动马达输出端直接带动一横向蜗杆,并经一蜗轮改变方向为垂直轴向转动,再驱动一对销梢扣件分别向左、右移动以嵌扣插入的U型锁杆,以达到藉晶片钥匙与晶片感应读头的搭配使用,使开闭锁更为方便,且具有辨识的功能,由于蜗杆与蜗轮呈交叉式连动的不可逆转连动结构,可防止锁扣后锁梢扣件遭受外力敲击而失去作用;以及警报器的设置更可在锁体遭受外力敲击时发出警报吓阻声音,从而构成安全性能高的电子挂锁。(*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挂锁,特别是指一种开闭锁是经由晶片钥匙认证,且内部的驱动锁扣结构具有不可逆转特性功能,并具有警报吓阻功能的高安全性挂锁结构。
技术介绍
锁——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构造及种类也愈来愈多,一般常见的除了喇叭锁之外要算是挂锁了,尤其是机车锁。一般所见的挂锁,多为机械式,即利用一锁壳在其两端分别形成插入孔以提供一U型锁杆插入,再利用钥匙启动连动机构对插入的锁杆头端进行嵌扣,达到锁的目的。然而一般的挂锁在使用上却显现出许多缺失1、利用钥匙开启,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容易因钥匙长期使用后会发生齿纹磨损或锁壳内部机械构件锈蚀,造成开闭锁的不便。2、以连动机构嵌扣U型锁杆的作动方式,最主要是透过带动一插梢入U型锁杆头端的沟槽来防止U型锁杆松脱失去作用,但是此作用容易为不法行为利用敲击方式使插梢脱离沟槽,使锁具失去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子挂锁结构,依本技术的此种电子挂锁结构,由锁结合座及U型锁杆组成,利用在锁结合座上设一晶片感应读头,配合一晶片钥匙使用,以提高开启或锁闭的方便性及具备辨识认证功能。依本技术的此种电子挂锁结构,进一步在锁结合座内形成数个空间,以容设一驱动马达、一蜗轮、一轴向蜗杆、一对锁梢扣件及一组电池;通过驱动马达连动轴向蜗杆、蜗轮使锁梢扣件分别向左、右移动以嵌扣插入的U型锁杆作用,藉其蜗杆与蜗轮连动的不可逆转特性功能,不仅有效达到锁固的目的,又可防止锁梢扣件因受外力敲击而失去作用,此为本技术的次一目的。依本技术的此种电子挂锁结构,更进一步在锁结合座内设有警报器。搭配共鸣箱的设置,确保锁体不慎受到不法分子敲击破坏时能适时发出扩大警报吓阻声音,有效提高安全性能,此为本技术的再一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子挂锁结构,由一锁结合座及一U型锁杆组成,锁结合座设有上锁盖与下锁盖,其特点是锁结合座上设有晶片感应读头,以配合晶片钥匙使用,可作为锁结合座与U型锁杆锁固或脱离控制。锁结合座内部设有几个空间,以容设一驱动马达、一蜗轮、一轴向蜗杆、一对锁梢扣件、一警报器、一组电池,驱动马达通过一减速齿轮箱驱动一轴向蜗杆,轴向蜗杆再啮接连动设在其侧边的蜗轮,使轴向动力传输改成垂直方向动力传输,蜗轮下端设有一齿轮以带动左右锁梢扣件向左右两侧方向移动,使锁梢扣件外侧扣口嵌扣住U型锁杆的沟槽,以达到上锁的目的。本技术的此种电子挂锁结构,其应用晶片感应读头与晶片钥匙的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其藉驱动马达驱动锁扣,除了确保锁固的安全性能外,又能经警报器及共鸣箱的设置,达到防制被敲击破坏的目的,确保可以改进常见锁体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梢扣件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锁梢扣件被动平面示图。图6为本技术的锁梢扣件被动侧面示图。图7为本技术的锁梢扣件于嵌扣U型锁杆的第一位置示图。图8为本技术的锁梢扣件于嵌扣U型锁杆的第二位置示图。附图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1---锁结合座 2---U型锁杆21--沟槽 11--上锁盖12--下锁盖13--晶片感应读头14--晶片钥匙 3---驱动马达4---蜗轮 5、6--锁梢扣件7---警报器8---电池30--减速齿轮箱31--轴向蜗杆41--齿轮 51、61--被动平杆52、62--连续凹齿 53、63---扣锁板54、64--扣口 541、641--喇叭形扩口542、642--水平接缘543、643--半圆形孔缘71---共鸣箱 9----微动开关10---插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电子挂锁结构,如图1所示,由一锁结合座1及一U型锁杆2所组成,锁结合座1设有上锁盖11与下锁盖12,上锁盖11与下锁盖12之间并设有一防渗垫圈,上锁盖11表面设有晶片感应读头13,配合一晶片钥匙14使用,以提高开闭锁的方便性及具有认证辨识功能。其内部构造,请参阅图2、3所示,下锁盖12内部设有数个空间,以容纳一驱动马达3、一轴向蜗杆31、一蜗轮4、一对锁梢扣件5、6、一警报器7及一组电池8;其中,驱动马达3为微型马达,其前端通过一减速齿轮箱30直接驱动一轴向蜗杆31,使轴向蜗杆31再啮接连动设在其侧边的蜗轮4,使轴向蜗杆31与蜗轮4呈交叉式连动的不可逆转结构,将轴向动力传输改成垂直方向动力传输,蜗轮4下端设有一齿轮41以带动锁梢扣件5、6呈轴向移动;如图4、5所示,左锁梢扣件5与右锁梢扣件6均具有一被动平杆51、61,被动平杆51、61与蜗轮下端齿轮41啮接的平面为连续凹齿52、62,被动平杆51、61末端连接一呈片状直立的扣锁板53、63,扣锁板53、63是在相同的平面上,其外侧呈长片形体,其外侧缘形成有内缩的扣口54、64;扣口54、64前端为喇叭形扩口541、641,喇叭形扩口541、641后端缘连接水平接缘542、642,水平接缘542、642后端再连接一半圆形孔缘543、643,而不论是水平接缘542、642的上下距离或是半圆形孔543、643的直径,均略大于U型锁杆2头端的沟槽21直径;再如图2所示,在下锁盖12的前段容纳空间设有一组电池8,藉由直流电源使驱动马达3动作,亦可透过一电路板上设置CPU的方式来驱动;在电池组的一侧又设有一可因感应锁具受到敲击而启动的警报器7,在警报器7侧并设置一共鸣箱71,达到以轻微的警报声音即可扩大到防制不法行为及提醒社会大众注意的作用;此外,驱动马达3的开关为一微动开关9,该微动开关9装设在一可供容纳U型锁杆末端空间的端面上,即当U型锁杆2插入锁结合座1内时,即可启动微动开关9,进而使驱动马达3动作,在短时内即可完成锁扣的作用。使用时,如图6所示,当U型锁杆2插入锁结合座1内的插孔10,杆末端碰触到微动开关9即启动微动开关9,使驱动马达3动作,驱动马达3连动轴向蜗杆31轴向转动,经蜗轮4改变动力呈垂直方向转动,同时驱动左锁梢扣件5与右锁梢扣件6受力向两外侧方向移动;锁梢扣件5、6受力向左右两侧方向移动时,如图7、8所示(先以左锁梢扣件5为例说明),先以喇叭形扩口541扣入U型锁杆的沟槽21的上下端,最后,再以半圆形孔543由侧方向扣抵U型锁杆沟槽21,由此,经由水平接缘542的上下夹持,加上半圆形孔缘543的侧方向夹持对U型锁杆的沟槽21形成三个方向的立体夹持,以确保紧固的目的。本技术藉由驱动马达3连动锁梢扣件5、6移动的连动构成,由轴向蜗杆31与蜗轮4呈交叉连动的不可逆转连动结构,可用以防止锁扣后锁梢扣件遭受外力敲击而失去作用,即除非整个机构被拆解,否则不虞锁梢扣件5、6受外力敲击而失去作用,可确保使用的安全。此外,警报器7发出声音的时间及间隔可经由电路设计控制,或者,亦可透过电路程式的设计藉驱动马达3在正负极短路的方式来防止轴向蜗杆31与蜗轮4受力逆转而失去锁扣作用。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较佳具体的实施例,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之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合予陈明。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挂锁结构,由一锁结合座及一U型锁杆所组成,锁结合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挂锁结构,由一锁结合座及一U型锁杆所组成,锁结合座设有上锁盖与下锁盖,其特征在于:锁结构座上设有晶片感应读头,配合晶片钥匙,或作为结合座与U型锁杆锁固或脱离、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尊景,
申请(专利权)人:黄尊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