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3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包括面枕固定放置板,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的底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的底端外部设置有第二面枕支撑底座,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的顶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计的固定卡柱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有效的进行拉升或者缩短长度,无需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面枕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计的连接卡扣和粘合条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增高或者降低面枕的高度,使得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其舒适度也得到大大的增强,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A facial pillow for ophthalmic fundus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cial pillow for ophthalmic fundus surgery, which comprises a facial pillow fixed placement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facial pillow fixed placemen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llow support base by bonding and fixing.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rst pillow support base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chute through sutur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pillow support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llow support base outsid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base of the second pillow is fixed by stitching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lasp; the fixed clasp column designed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patients, effectively lifted or shortened in length, without changing th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pillow for operation, and the connecting clasp and the adhesive strip designed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based on the patients. The need to increase or reduce the height of the pillow,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atients, its comfort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
技术介绍
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是指通过眼口鼻部分为中空状态的枕头来进行治疗恢复的一种装置,一般多用于术后恢复。现有的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现有的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由于面枕的面积固定,无法根据不同患者进行有效的调整,一般通过更换不同尺寸进行操作,使用起来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由于不同尺寸的硬性要求,其生产的面枕数量较多,导致使用成本较高。2.现有的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由于面枕的高度为固定式,无法通过连接来进行增长长度,从而在使用时无法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使用范围较窄。3.现有的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当空气中温度较高时,人体与面枕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汗渍,不仅容易对面枕造成污染,而且到汗渍较多时容易滴落在眼角处,妨碍病情的康复,甚至加深病情的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由于面枕的面积固定,无法根据不同患者进行有效的调整,一般通过更换不同尺寸进行操作,使用起来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由于不同尺寸的硬性要求,其生产的面枕数量较多,导致使用成本较高,和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由于面枕的高度为固定式,无法通过连接来进行增长长度,从而在使用时无法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使用范围较窄和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在使用时当空气中温度较高时,人体与面枕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汗渍,不仅容易对面枕造成污染,而且到汗渍较多时容易滴落在眼角处,妨碍病情的康复,甚至加深病情的严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包括面枕固定放置板,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的底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的底端外部设置有第二面枕支撑底座,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的顶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扣,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的顶端两侧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粘合条,所述粘合条的内侧设置有粘合条粘合层,所述连接卡扣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底端表面设置的连接卡槽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粘合条通过粘合条粘合层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粘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的顶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面枕放置块,所述面枕放置块的内侧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放置主凹槽,所述放置主凹槽的底端中点处设置有放置副凹槽,所述面枕放置块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抗菌层,所述吸汗抗菌层的底端设置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底端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底端设置有材料层,所述吸汗抗菌层,纤维层,防腐蚀层和材料层均为粘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的中点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柱,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的中点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固定半圆凸起块,所述固定卡柱与固定半圆凸起块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的中点处一侧与面枕固定放置板的中点处另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松紧带。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的高度为第一面枕支撑底座高度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所述面枕放置块为柔性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柱的长度为五厘米。优选的,所述松紧带为弹性材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计的固定卡柱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有效的进行拉升或者缩短长度,无需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面枕进行操作,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操作起来也较为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得到增强。(2)本技术中设计的连接卡扣和粘合条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增高或者降低面枕的高度,使得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其舒适度也得到大大的增强,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缩小了使用的局限性。(3)本技术中设计的吸汗抗菌层可以在空气温度较高时,当患者与面枕之间产生较多汗渍时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可以防止细菌的滋生,保证了面枕的清洁性,以及避免了因汗渍过多,面枕无法吸收而对眼角处产生损害的现象,保证了术后恢复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面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枕的腐蚀图;图3为本技术面枕固定放置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面枕支撑底座与第二面枕支撑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面枕放置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面枕支撑底座、2-面枕固定放置板、3-放置凹槽、4-面枕放置块、5-放置主凹槽、6-放置副凹槽、7-固定卡柱、8-固定半圆凸起块、9-连接凹槽、10-松紧带、11-连接卡扣、12-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3-粘合条、14-粘合条粘合层、15-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6-吸汗抗菌层、17-纤维层、18-防腐蚀层、19-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包括面枕固定放置板2,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底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底端外部设置有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的顶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扣11,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的顶端两侧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粘合条13,粘合条13的内侧设置有粘合条粘合层14,连接卡扣11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底端表面设置的连接卡槽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粘合条13通过粘合条粘合层14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粘合固定连接,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顶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面枕放置块4,面枕放置块4的内侧设置有放置凹槽3,放置凹槽3的内侧设置有放置主凹槽5,放置主凹槽5的底端中点处设置有放置副凹槽6,面枕放置块4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抗菌层16,吸汗抗菌层16的底端设置有纤维层17,纤维层17的底端设置有防腐蚀层18,防腐蚀层18的底端设置有材料层19,吸汗抗菌层16,纤维层17,防腐蚀层18和材料层19均为粘合固定连接,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柱7,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9,连接凹槽9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固定半圆凸起块8,固定卡柱7与固定半圆凸起块8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一侧与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另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松紧带10。为了保证连接稳固性的同时不影响美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的高度为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高度的三分之一。为了便于使用时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面枕放置块4为柔性材质构件。为了便于调整长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卡柱7的长度为五厘米。为了便于拉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包括面枕固定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底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底端外部设置有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的顶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扣(11),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的顶端两侧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粘合条(13),所述粘合条(13)的内侧设置有粘合条粘合层(14),所述连接卡扣(11)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底端表面设置的连接卡槽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粘合条(13)通过粘合条粘合层(14)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粘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顶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面枕放置块(4),所述面枕放置块(4)的内侧设置有放置凹槽(3),所述放置凹槽(3)的内侧设置有放置主凹槽(5),所述放置主凹槽(5)的底端中点处设置有放置副凹槽(6),所述面枕放置块(4)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抗菌层(16),所述吸汗抗菌层(16)的底端设置有纤维层(17),所述纤维层(17)的底端设置有防腐蚀层(18),所述防腐蚀层(18)的底端设置有材料层(19),所述吸汗抗菌层(16),纤维层(17),防腐蚀层(18)和材料层(19)均为粘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柱(7),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9),所述连接凹槽(9)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固定半圆凸起块(8),所述固定卡柱(7)与固定半圆凸起块(8)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一侧与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中点处另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松紧带(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眼底术后用面枕,包括面枕固定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底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底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所述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的底端外部设置有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的顶端表面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扣(11),所述第二面枕支撑底座(12)的顶端两侧通过缝合固定设置有粘合条(13),所述粘合条(13)的内侧设置有粘合条粘合层(14),所述连接卡扣(11)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1)底端表面设置的连接卡槽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粘合条(13)通过粘合条粘合层(14)与第一面枕支撑底座粘合层(15)粘合固定连接,所述面枕固定放置板(2)的顶端通过粘合固定设置有面枕放置块(4),所述面枕放置块(4)的内侧设置有放置凹槽(3),所述放置凹槽(3)的内侧设置有放置主凹槽(5),所述放置主凹槽(5)的底端中点处设置有放置副凹槽(6),所述面枕放置块(4)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抗菌层(16),所述吸汗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文谢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