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诗晨专利>正文

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12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包括床组、第一插接结构、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三插接结构,所述床组从上至下等距设置有三组,且上方的床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插销结构,中部床组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插接结构,底部床组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插接结构,且三组床组通过第一插接结构、第二插接结构和第四插接结构相互插接,所述床组包括基板、缓冲装置、支撑板、支撑块、躺板和枕板、调节结构,所述基板的顶部均匀固定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此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方便条件,便于使用,且可同时救治运输多人,运输效率高,在大型抢险救人时提高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

A first aid stretcher for ambula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mbulance emergency stretcher, which comprises a bed group, a first insertion structure, a second insertion structure and a third insertion structure. The bed group is equipped with three groups from top to bottom equidistantly, and the upper bed group has four first insertion structures symmetrically fixed at both ends, the middle bed group has four second insertion structures symmetrically fixed at both ends, and the bottom bed group has two symmetrically fixed ends. The fixed connection has four third socket structures, and three groups of bed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first socket structure, the second socket structure and the fourth socket structure. The bed group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buffer device, a support plate, a support block, a reclining plate and a pillow plate, and a regulating structure. The top of the base plate is evenly fixed with a buffer device, and the top of the buffer devic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 plate. Vehicle first aid stretcher, convenient conditions, easy to us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scue and transport many people, transport efficiency, in large-scale rescue and rescue to improve people's life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辅助设备,通常作为运送病人工具,目前救护车上使用的担架一般是独立的一个小型床铺,在遇到需要急救病员时使用。现有的救护车急救担架,一辆救护车一般配备一副担架床,一次只能救治运输一人,救治运输效率低,而在抢险救人的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救治运输时间和效率,现有的救护车和担架床在拉病员的过程中,一般一次只能拉一人,在遇到大型抢险事故时,需要多辆救护车来回拉运,浪费了很多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包括床组、第一插接结构、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三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组从上至下等距设置有三组,且上方的床组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插销结构,中部床组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插接结构,底部床组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插接结构,且三组床组通过第一插接结构、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三插接结构相互插接,所述床组包括基板、缓冲装置、支撑板、支撑块、躺板和枕板、调节结构,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躺板,所述躺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枕板,所述枕板底部设有调节结构,所述枕板通过调节结构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基板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滑块,且位于床组端部的两个第一插接结构、两个第二插接结构、两个第三插接结构之间均固定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卡接。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均匀的固定在基板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有25-35个。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医疗急救担架,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插杆、第一空腔、第一挡板、第一滑杆、第一弹簧、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块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腔固定连接第一卡块,且第一滑杆与第一空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位于第一空腔的部分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空腔的腔壁,所述插杆的底部靠近第一卡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块相契合的第一卡槽。优选地,所述插杆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医疗救助用急救担架,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一卡孔、第一插筒、第二空腔、第二挡板、第二滑杆、第二弹簧、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块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插筒,且第二固定块的顶部设有第一插孔,且第一插孔与第一插筒连通,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插筒的底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滑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空腔,且固定连接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滑杆位于第二空腔内的部分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空腔的腔壁,所述第一插筒的底部靠近第二卡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块相契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插接结构通过插杆滑动插接到第二插接结构的第一插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插筒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医疗救助用组合急救担架,优选地,所述第三插接结构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二卡孔、第二插筒,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基板,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插筒,所述第三固定块顶部设有第二插孔,且第二插孔与第二插筒连通,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插接结构通过第一插筒滑动插接到第三插接结构的第二插孔内。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改良的医疗急救担架,优选地,优选地,所述第二插筒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自锁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实现高效救助的急救担架,优选地,所述位于基板端部的两个第三固定块之间固定的滑轨上均固定有把手。优选地,所述第二插筒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能高效救助的医疗急救担架,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筒、第三弹簧、第三挡板和第三滑杆,所述基板的顶面固定有滑筒,所述滑筒内底部对称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滑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滑杆的另一端穿过滑筒固定连接支撑板,且第三滑杆滑动配合滑筒。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一种可灵活使用的医疗急救担架,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卡板、卡杆和卡销,所述枕板的底部固定有卡板,所述卡板底部等距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板顶部一端设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卡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销。优选地,所述限位孔有3-7个。优选地,所述基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支撑环。优选地,所述基板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电热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同时对多个病员进行急救运输,运输效率高,且三组床组可快速拆卸组装、灵活使用,可三组或两组组装在一起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且三个床组可相互错开,互不影响,不占用太多空间,且使用方便。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包括滑筒、第三弹簧、第三挡板和第三滑杆,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躺板上躺着的病人起到缓冲防护作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结构,可转动卡杆,使其倾斜不同角度,利用固定在卡杆一端的卡销卡接到卡板上的限位孔内,实现调节病人躺姿的倾斜角度。4、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转杆和支撑环,可在病人需要稳定急救环境,不需要弹性缓冲时,转动转杆,使支撑环卡在基板与支撑板之间,使缓冲装置失去作用,通过设置在基板顶部的电热片,可在适当情况对病人进行升温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床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插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三、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三、四的插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三的插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图及图7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局部放大图及图7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缓冲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局部放大图及图11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局部放大图及图13中D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组;2-第一插接结构;3-第二插接结构;4-第三插接结构;5-基板;6-缓冲装置;7-支撑板;8-支撑块;9-躺板;10-枕板;11-调节结构;12-滑块;13-滑轨;14-把手;15-第一固定块;16-插杆;17-第一空腔;18-第一挡板;19-第一滑杆;20-第一弹簧;21-第一卡块;22-第一卡槽;23-第二固定块;24-第一卡孔;25-第一插筒;26-第二空腔;27-第二挡板;28-第二滑杆;29-第二弹簧;30-第二卡块;31-第二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包括所述床组(1)、第一插接结构(2)、第二插接结构(3)和第三插接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组(1)从上至下等距设置有三组,且上方的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插销结构(3),中部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插接结构(3),中部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插接结构(3),底部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插接结构(4),且三组床组(1)通过第一插接结构(2)、第二插接结构(3)和第三插接结构(4)相互插接,所述床组(1)包括基板(5)、缓冲装置(6)、支撑板(7)、支撑块(8)、躺板(9)和枕板(10)、调节结构(11),所述基板(5)的顶部固定有缓冲装置(6),所述缓冲装置(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躺板(9),所述躺板(9)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枕板(10),所述枕板(10)底部设有调节结构(11),所述枕板(10)通过调节结构(11)与支撑板(7)连接,所述枕板(10)通过调节结构(11)与支撑板(7)连接,所述基板(5)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滑块(12),且位于床组(1)端部的两个第一插接结构(2)、两个第二插接结构(3)、两个第三插接结构(4)之间均固定有滑轨(13),滑块(12)与滑轨(13)滑动卡接;所述第一插接结构(2)包括第一固定块(15)、插杆(16)、第一空腔(17)、第一挡板(18)、第一滑杆(19)、第一弹簧(20)、第一卡块(21)和第一卡槽(22),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与基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5)底部固定连接插杆(16),所述插杆(16)的底部内设有第一空腔(17),所述第一空腔(1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8),所述第一挡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滑杆(19)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杆(19)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腔(17)固定连接第一卡块(21),且第一滑杆(19)与第一空腔(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19)位于第一空腔(17)的部分套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18),所述第一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空腔(17)的腔壁,所述插杆(16)的底部靠近第一卡块(2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块(21)相契合的第一卡槽(22);所述基板(5)与支撑板(7)之间设有转杆(44),所述转杆(44)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7)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4)的另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支撑环(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护车用急救担架,包括所述床组(1)、第一插接结构(2)、第二插接结构(3)和第三插接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组(1)从上至下等距设置有三组,且上方的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插销结构(3),中部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插接结构(3),中部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插接结构(3),底部床组(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插接结构(4),且三组床组(1)通过第一插接结构(2)、第二插接结构(3)和第三插接结构(4)相互插接,所述床组(1)包括基板(5)、缓冲装置(6)、支撑板(7)、支撑块(8)、躺板(9)和枕板(10)、调节结构(11),所述基板(5)的顶部固定有缓冲装置(6),所述缓冲装置(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躺板(9),所述躺板(9)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枕板(10),所述枕板(10)底部设有调节结构(11),所述枕板(10)通过调节结构(11)与支撑板(7)连接,所述枕板(10)通过调节结构(11)与支撑板(7)连接,所述基板(5)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滑块(12),且位于床组(1)端部的两个第一插接结构(2)、两个第二插接结构(3)、两个第三插接结构(4)之间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诗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