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49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圆形的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分为培养区、试管存放区和实验观察区,所述培养区包括沿着试剂盒本体圆弧边排列的一排培养密封腔孔和试验溶剂腔孔,该排培养密封腔孔的高度成等差排列,相邻两培养密封腔孔之间的高度差为.cm;所述试管存放区设置于培养区和试验观察区之间,试管存放区内设有数个试管存放凹槽;所述试验观察区包括工作台、LED实验灯和储物盒,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与试验观察区固定;储物盒为凹陷于试验观察区内的长条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属于病毒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影响马铃薯茎尖脱毒效果的因素有多种,在实际脱毒过程中,结合各种影响因素,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茎尖的脱毒效果。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热处理辅助法许多的研究证明,马铃薯品种经严格的茎尖脱毒培养后仍然带有病毒,并不是操作不严或后期感染所致,而是因为某些病毒也能浸染茎尖分生区域,如PVX和PVS;另一种情况是品种同时感染了两种以上的病毒。这种情况下都不能仅仅通过茎尖培养来消除病毒。采用热疗方法和茎尖培养相配合,才能达到彻底清除病毒的目的。热疗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在高温下植物组织的很多病毒可被部分或全部钝化,在茎尖培养期间或切取茎尖之前的母株上均可进行。后一种方法的优点是从处理后的母株上,有可能切取较大的茎尖进行培养,因而增加了无毒植株的成活率。药剂处理药剂可抑制病毒的繁殖,有助于提高茎尖脱毒率。据报道,在马铃薯茎尖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孔雀绿,可成功脱掉了马铃薯Y病毒和X病毒。另外在培养基中加入病毒唑,可大大提高马铃薯多种病毒的脱毒效果,原理是病毒唑是一种核苷结构的类似物,加入培养基中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即使培养的茎尖长度较长(3~4厘米)仍有较高的脱毒率,是较好的药剂。切取茎尖的大小培养茎尖的大小对茎尖的脱毒率和成活率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培养的茎尖愈小,脱毒率愈高,但成苗率低;相反,培养的茎尖愈大,成苗率高,但脱毒率低。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茎尖脱毒,以切取0.1~0.3毫米长,含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脱毒效果较好。以上方法在对马铃薯茎尖脱毒进行检测时,都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检测,目前还有适用于马铃薯茎尖脱毒病毒检测的试剂盒。另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Y,PVY)是侵染马铃薯的主要病毒之一,分布于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马铃薯Y病毒侵染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可减产30%左右,与其它病毒混合侵染可减产80%左右。为了控制马铃薯Y病毒的传播及危害,迫切需要快速、灵敏、稳定的检测技术。血清学方法是检测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传统抗体的制备一般首先提纯病毒粒子,然后免疫动物,再通过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技术制备抗体;其存在较多弊端,如一些病毒在寄主体内含量较低,难以提纯获得足够的抗原;还有一些病毒分离提纯困难,不易得到纯化的病毒粒子。马铃薯Y病毒在马铃薯植株内病毒含量较低,提纯病毒粒子较困难,所以应用传统的提纯病毒粒子的方法难以制备高效价抗体,且检测灵敏度较差。免疫学最新进展显示,在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中,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是关键的免疫学因子,它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数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序列及其空间结构,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根据抗原表位区氨基酸序列直接合成多肽,之后免疫动物,即可制备抗病毒多肽的抗体。由于其受其他与抗原表位无关的序列干扰较少,因而制备的抗体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强。因此,研制开发以抗马铃薯Y病毒多肽抗体为主体设计的检测试剂盒,不仅为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马铃薯Y病毒提供了一种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强的抗体,而且可以实现有效、灵敏、快捷、简便的检测马铃薯Y病毒,对马铃薯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的试剂盒,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圆形的试剂盒本体,试剂盒本体上设有透明的试剂盒盖,所述试剂盒本体分为培养区、试管存放区和实验观察区,所述培养区包括沿着试剂盒本体圆弧边排列的一排培养密封腔孔和试验溶剂腔孔,该排培养密封腔孔的高度成等差排列,相邻两培养密封腔孔之间的高度差为0.5.cm;所述试管存放区设置于培养区和试验观察区之间,试管存放区内设有数个试管存放凹槽;所述试验观察区包括工作台、LED实验灯和储物盒,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与试验观察区固定,且工作台能够沿着转轴转动,LED实验灯固定于工作台的一侧面;储物盒为凹陷于试验观察区内的长条形结构。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试验溶剂腔孔至少包括盛放稀释液的稀释液腔孔、盛放缓冲液的缓冲液腔孔、盛放提取液的提取液腔孔以及盛放显色液的显色液腔孔。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方形滑槽、滑块和放大镜,所述滑块卡接于方形滑槽上,且滑块能够沿着方形滑槽滑动;放大镜卡接于滑块上方的玻璃上。作为优选方式之一,还包括温度、湿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湿度显示器与试剂盒本体内部的电路板相连,温度、湿度显示器固定于试验观察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布局合理,可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圆形的试剂盒本体101,试剂盒本体101上设有透明的试剂盒盖102。圆形的试剂盒为本次改进的重点,因为圆形的结构能够更加合理的对该试剂盒进行分区,并且使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所述试剂盒本体101分为培养区1、试管存放区2和实验观察区3。所述培养区1包括沿着试剂盒本体1圆弧边排列的一排培养密封腔孔4和试验溶剂腔孔5,该排培养密封腔孔4的高度成等差排列,相邻两培养密封腔孔之间的高度差为0.5cm;所述试管存放区2设置于培养区1和试验观察区3之间,试管存放区2内设有数个试管存放凹槽6;所述试验观察区3包括工作台7、LED实验灯11和储物盒12,所述工作台7通过转轴与试验观察区3固定,且工作台7能够沿着转轴转动,便于工作台的使用。LED实验灯11固定于工作台7的一侧面;储物盒12为凹陷于试验观察区3内的长条形结构。所述试验溶剂腔孔5至少包括盛放稀释液的稀释液腔孔、盛放缓冲液的缓冲液腔孔、盛放提取液的提取液腔孔以及盛放显色液的显色液腔孔。使用的时候,试验溶剂取放都非常的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工作台7上设有方形滑槽8、滑块9和放大镜10,所述滑块9卡接于方形滑槽8上,且滑块9能够沿着方形滑槽8滑动;放大镜10卡接于滑块9上方的玻璃上。另外,还包括温度、湿度显示器13,所述温度、湿度显示器13与试剂盒本体101内部的电路板相连,温度、湿度显示器13固定于试验观察区3上。具体实施例:马铃薯Y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如下:将试剂管进行顺序编号;1、将其中1号试剂管中的A蛋白稀释溶液加入反应板中,每孔100μL,37℃孵育2h,倒掉孔中液体后,用蒸馏水将5号试剂管中的洗涤液稀释100倍,然后用其洗涤反应孔3次,每次3min。2、用蒸馏水将3号试剂管中的稀释缓冲液稀释100倍,然后用其稀释2号试剂管中的抗马铃薯Y病毒多肽抗体,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000,每孔100μL,37℃孵育2h,洗涤。3、待检抗原样品用4号试剂管中的提取缓冲液1∶5倍(W/V)研磨,8000rpm离心8min,每孔加上清液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圆形的试剂盒本体,试剂盒本体上设有透明的试剂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本体分为培养区、试管存放区和实验观察区,所述培养区包括沿着试剂盒本体圆弧边排列的一排培养密封腔孔和试验溶剂腔孔,该排培养密封腔孔的高度成等差排列,相邻两培养密封腔孔之间的高度差为0.5.cm;所述试管存放区设置于培养区和试验观察区之间,试管存放区内设有数个试管存放凹槽;所述试验观察区包括工作台、LED实验灯和储物盒,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与试验观察区固定,且工作台能够沿着转轴转动,LED实验灯固定于工作台的一侧面;储物盒为凹陷于试验观察区内的长条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圆形的试剂盒本体,试剂盒本体上设有透明的试剂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本体分为培养区、试管存放区和实验观察区,所述培养区包括沿着试剂盒本体圆弧边排列的一排培养密封腔孔和试验溶剂腔孔,该排培养密封腔孔的高度成等差排列,相邻两培养密封腔孔之间的高度差为0.5.cm;所述试管存放区设置于培养区和试验观察区之间,试管存放区内设有数个试管存放凹槽;所述试验观察区包括工作台、LED实验灯和储物盒,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与试验观察区固定,且工作台能够沿着转轴转动,LED实验灯固定于工作台的一侧面;储物盒为凹陷于试验观察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丹林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