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449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包括支架、试件模、支撑垫板、加压机构以及试件,所述支架的顶面设置有上口,底面设置有下口;所述试件模为圆台形的筒体,上口处的支架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的大端端面,下口处的支架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的小端端面,且试件模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的宽度;试件模自然放置于支架内腔的底部,所述试件放置于试件模中,所述加压机构放置于试件的上方,所述支撑垫板放置于加压机构与上口之间,且支撑垫板的宽度大于上口的宽度。本装置能够实现试件的装膜和脱模,且结构简单,每个部件都可拆卸下来并进行独立移动或携带,降低移动或者携带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混凝土试件抗渗透性能试验中,将试件装入试件模的加压设备主要是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这两种设备体积大、质量大,不能移动,用该设备安装试件,延长了检测前的准备时间,效率低下。GB/T50082-2009中对安装试件的加压设备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求可为螺旋加压或其他加压形式,其压力能满足保证将试件压入试验套内。申请号为201721289291.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渗试件装脱模装置,涉及装脱模工具
,该装置包括控制箱、基座、移动座、推顶机构,基座固定设于控制箱之上,所述移动座设于基座之上,移动座借助于丝杠沿着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运动,移动座上设有承载座,推顶机构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承载座与推顶机构相互配合完成装脱模。该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抗渗试件的装脱模问题,使工序变得简单快捷。虽然该专利技术解决了脱模问题,但该专利技术存在移动不方便,需要用电及各部件不易拆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移动方便的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包括支架、试件模、支撑垫板、加压机构以及试件,所述支架的顶面设置有上口,底面设置有下口;所述试件模为圆台形的筒体,上口处的支架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的大端端面,下口处的支架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的小端端面,且试件模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的宽度;试件模自然放置于支架内腔的底部,所述试件放置于试件模中,所述加压机构放置于试件的上方,所述支撑垫板放置于加压机构与上口之间,且支撑垫板的宽度大于上口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试件模大端的外壁设置有支撑环板,且试件模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的宽度,支撑环板的外径大于上口的宽度;试件模小端端口的外径大于下口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机构与试件之间设置有垫块。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为多块,且存在两块不同厚度的垫块。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机构为千斤顶。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的移动支座,所述支架自然放置于移动支座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试件模自然放置于支架内腔的底部,且试件模的小端端口被下口覆盖,试件自然放置于试件模中,需要将试件压入试件模中时,利用加压机构对施加施加压力,推动试件进入试件模。由于试件模与支架之间、试件与加压机构之间以及加压机构与支撑垫板之间均采用自然接触的方式重叠放置,不采用其他的连接件,拆分和安装十分方便,在不使用时可将支架、试件模、加压机构以及支撑垫板分离开来并分别携带,有利于降低携带的难度。当需要将试件从试件模中取出时,将支撑垫板覆盖在支架下口的上表面,将加压机构放在支撑垫板上,将装有试件的试件模放在加压机构上,试件模的大端朝上,且大端的端口被支架的上口覆盖,利用加压机构将试件模内的试件顶出。本装置能够实现试件的装膜和脱模,且结构简单,每个部件都可拆卸下来并进行独立移动或携带,降低移动或者携带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装模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脱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11—上口;12—下口;2—试件模;21—支撑环板;3—支撑垫板;4—加压机构;5—试件;6—垫块;7—移动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包括支架1、试件模2、支撑垫板3、加压机构4以及试件5,所述支架1的顶面设置有上口11,底面设置有下口12;所述试件模2为圆台形的筒体,上口11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大端端面,下口12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小端端面,且试件模2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11的宽度,保证脱模时试件5能够穿过大口11,保证脱模的顺利进行。为了使上口11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大端端面,试件模2的大端端口处的外径大于上口11的宽度即可,为了保证足够大的支撑面积,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所述试件模2大端的外壁设置有支撑环板21,且试件模2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11的宽度,支撑环板21的外径大于上口11的宽度;试件模2小端端口的外径大于下口12的宽度。具体的:试件5即为混凝土抗渗试件,现有的混凝土抗渗试件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圆台形试件,上底面直径175mm,下底面直径185mm,高150mm。试件模2的大端口内径187mm,小端口内径174mm,高166mm,壁厚一般为12mm;支撑环板21的外径245mm。支架1包括上下两块钢板,两块钢板之间通过连接梁连为一体,上口11开设在上面的钢板上,宽度210mm;下口12开设在下面的钢板上,宽度190mm。支撑垫板3起到支撑加压机构4的作用,采用厚度为12mm的圆形钢板,且支撑垫板3的直径为240mm,支撑垫板3的直径大于上口11和下口12的宽度,保证其一面能够由支架1支撑,另一面能够支撑住加压机构4。加压机构4用于对试件施加压力,以实现将试件5压入试件模2以及将试件5从试件模2中顶出。加压机构4可采用现有任意手动操作的升降机构,优选采用千斤顶,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可直接购买使用。本装置能够实现装模以及脱模,装模时:试件模2自然放置于支架1内腔的底部,试件模2的小端朝下,所述试件5放置于试件模2中,所述加压机构4放置于试件5的上方,所述支撑垫板3放置于加压机构4与上口11之间,且支撑垫板3的宽度大于上口11的宽度。脱模时:支撑垫板3自然放置于支架1内腔的底部,且支撑垫板3覆盖下口12,加压机构4放置于支撑垫板3上,装有试件5的试件模2放置于加压机构4与上口11之间,试件模2的大端朝上,且上口11覆盖试件模2的大端端口。由于试件模2、支撑垫板3和加压机构4等都是自然放置,没有采用其他的连接件,可以非常轻松地拆下试件模2、支撑垫板3和加压机构4,移动或者携带时,支架1、试件模2、支撑垫板3和加压机构4能够分开单独移动和携带,重量更轻,携带和移动更加方便。使用时也能够将各部件快速地安装到位,使用比较方便。为了保证试件模2的稳定性,所述加压机构4与试件5之间设置有垫块6。垫块6采用圆形钢垫块,直径120mm,垫块6为多块,且存在两块不同厚度的垫块6,具体地,垫块6的厚度为20~50mm。通过增加垫块6,能够填充间距,使试件5、加压机构4、支撑垫板3以及支架1之间紧密地接触,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加压机构4的压力通过垫块6传递至试件5,垫块6与试件5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保证试件5受力均匀。由于施工地面可能不平整,不利于使支架1的上下面保持水平,因此,还包括水平的移动支座7,所述支架1自然放置于移动支座7的上表面。本装置具体的使用过程为:装模时,将支架1放置在移动支座7上,将试件模2自然放置于支架1内腔的底部,试件模2的小端朝下,并由下口12覆盖试件模2的小端端口,然后手动提起待测试的试件5,试件5的小端朝下,将试件5移动到试件模2的上方时,向下移动试件5并旋转试件5,将试件5放入试件模2。然后将适量的垫块6放在试件5的上表面,再将千斤顶放在垫块6上,最后将支撑垫板3放在千斤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试件模(2)、支撑垫板(3)、加压机构(4)以及试件(5),所述支架(1)的顶面设置有上口(11),底面设置有下口(12);所述试件模(2)为圆台形的筒体,上口(11)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大端端面,下口(12)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小端端面,且试件模(2)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11)的宽度;试件模(2)自然放置于支架(1)内腔的底部,且试件模(2)的小端朝下,所述试件(5)放置于试件模(2)中,所述加压机构(4)放置于试件(5)的上方,所述支撑垫板(3)放置于加压机构(4)与上口(11)之间,且支撑垫板(3)的宽度大于上口(11)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试件模(2)、支撑垫板(3)、加压机构(4)以及试件(5),所述支架(1)的顶面设置有上口(11),底面设置有下口(12);所述试件模(2)为圆台形的筒体,上口(11)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大端端面,下口(12)处的支架(1)内侧面能够支撑住试件模(2)的小端端面,且试件模(2)大端端口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上口(11)的宽度;试件模(2)自然放置于支架(1)内腔的底部,且试件模(2)的小端朝下,所述试件(5)放置于试件模(2)中,所述加压机构(4)放置于试件(5)的上方,所述支撑垫板(3)放置于加压机构(4)与上口(11)之间,且支撑垫板(3)的宽度大于上口(11)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安装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王伟李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天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