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明贵专利>正文

门用防撬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20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用防撬锁,其锁舌为平舌,在锁舌盒上设有供锁舌横向进入、侧向退出的缺口;在锁舌盒内设有锁舌挡板和控制锁舌挡板上下移动的联动件;锁舌挡板竖向穿过锁舌盒上、下端的条形缝,由上、下两端的限位柱限位,锁舌挡板上设有供锁舌进入的缺口;联动件为U型结构,两U型脚分别为拨杆和受撞杆;联动件通过销轴设于锁舌盒内壁上,在销轴上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控制拨杆拨动锁舌挡板使挡板上的缺口正对锁舌盒上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锁舌为平舌,不存在防撬斜面,窃贼采用任何薄片工具撬开时完全着不上力,无法将门打开;具有结构改动小,成本增加不多、平舌比斜舌更易加工,有利于广泛推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用防撬锁,具体说来涉及一种门用防撬平舌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门用暗锁主要包括锁舌和锁盒;而目前的锁舌均为斜舌,靠关门时锁舌与锁舌盒撞击在弹簧力作用下进入锁舌盒从而完成锁门动作。为了方便锁舌的进出,因此锁舌为斜舌,不管关门还是开门,锁舌都是从锁舌盒侧面的开口进出。由于锁舌为斜舌,锁好门后,门缝间始终存在一个斜面,该斜面正对着外面,形成易撬斜面。如果不反锁或忘记反锁,不法分子利用该易撬斜面,采用薄铁片、身份证、尖利器物等工具很容易将锁舌撬离锁舌盒,从而将门锁打开,进屋窃取财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为了提高门锁的防撬功能,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各样的防撬锁。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专利文献CN200520081089.5“一种防撬锁”和CN91110989.7“防撬锁”,前者在锁舌斜面上设有一至三道浅槽,虽然结构简单,但防撬效果并不理想;后者在静锁芯侧壁上设有开口,动锁芯是由同轴心设置圆形锁芯片组成,在每一锁芯片边缘上设置通过静锁芯侧壁开口向外伸出的拨杆,推动锁舌伸缩的传动机构是由同轴设置可被拨杆拨转带有锁舌插口的锁定片构成,其结构复杂,成本增加较多。虽然上述防撬锁具有一定的防撬功能,但防撬效果并不理想,仍然给盗贼可乘之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杜绝门锁被撬开,实现真正意义上防撬的门用防撬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门用防撬锁,包括锁舌和锁舌盒,所述锁舌为平舌,在锁舌盒上设有供锁舌横向进入、侧向退出的缺口;在锁舌盒内设有锁舌挡板和控制锁舌挡板上下移动的联动件;锁舌挡板竖向穿过锁舌盒上、下端的条形缝,由上、下两端的限位柱限位,锁舌挡板上设有供锁舌进入的缺口;联动件为U型结构,两U型脚分别为拨动锁舌挡板的拨杆和用于锁舌撞击的受撞杆,联动件通过销轴设于锁舌盒内壁上,在销轴上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控制拨杆拨动锁舌挡板使挡板上的缺口正对锁舌盒上的缺口。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锁舌盒上、下端面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缓冲胶垫。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锁舌为平舌,不存在防撬斜面,窃贼采用任何薄片工具(如身份证等)撬开时完全着不上力,无法用传统手段将门打开。2、本技术能够与目前同类型的锁完全对接,只需改变锁舌形状和锁盒的结构,其它部分不需任何更改;具有结构改动小,成本增加不多等优点。3、平舌比斜舌更易加工,有利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未锁状态)。图2是图1的右视图(已锁状态)。图3是图1的俯视图(未锁状态)。图4是本技术与原有锁舌防撬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门用防撬锁,包括锁舌1和锁舌盒2。锁舌1由现有的斜舌改为平舌,即锁舌外露端面为矩形平面。锁舌盒2由与门框连接的安装板和锁舌腔构成,在锁舌盒2的锁舌腔上设有用于锁舌1横向(A向)进入、侧向(B向)退出的缺口3;在锁舌盒2内设有锁舌挡板4和控制锁舌挡板4上、下移动的联动件5,锁舌挡板4竖向穿过锁舌盒2上、下端的条形缝14;锁舌挡板4位于锁舌盒2外的上、下端设有限位柱6,中部设有供锁舌进入的缺口7。联动件5为U型结构,两U型脚分别为拨动锁舌挡板4的拨杆8和用于锁舌撞击的受撞杆9,联动件5通过销轴10设于锁舌盒2内壁上;在销轴10上设有复位扭簧12,复位扭簧12的一端通过销钉压在锁舌盒2内壁上,另一端压在拨杆8上。在扭簧回复力作用下,拨杆8克服锁舌挡板4的重力将其往上拨动使挡板上的缺口7正对锁舌盒2上的缺口3以供锁舌1进入。在锁舌挡板4上还设有着力缺口11,拨杆8伸过该缺口11。在锁舌盒2上下端面粘接有与限位柱6对应的缓冲胶垫13,当锁舌挡板下落或上升时,限位柱6与缓冲胶垫13碰撞,从而缓减锁舌挡板4下落或上升的冲击,对锁舌挡板4和锁舌盒2均有保护。本技术锁舌挡板4的上移是在扭簧12回复力作用下由拨杆8推动完成的,下移是靠自身重力实现的。下移到位将锁舌1挡住,无法推开,为锁门;上移到位,亮出缺口7,供锁舌1进入,为平常状态。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锁舌先通过锁舌盒上的缺口横向进入锁舌盒,在进入过程中,锁舌推动联动件5的受撞杆9使之克服复位扭簧12的作用力将联动件上的受撞杆9下压;同时,联动件5转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拨杆8往下转动,拨杆8离开锁舌挡板4,锁舌挡板4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当锁舌挡板4上端的限位柱6与缓冲胶垫13接触时,锁舌挡板4下落到位将锁舌1挡住,从而门锁关闭。由于锁舌为平舌,锁舌与门缝间的易撬斜面不复存在。见图4,其中C为本技术锁舌,D为现有技术的锁舌。本技术开门方法同现有技术一样。锁舌1从锁舌盒2上的缺口侧向退出;退出后,在扭簧12回复力作用下,拨杆8克服锁舌挡板4的重力将其往上拨动使挡板4上的缺口正对锁舌盒上的缺口以便锁舌下一次关门时进入。本门用防撬锁非常适合于内开型门使用,不管锁舌盒为上舌盒、下舌盒、左舌盒还是右舌盒,都可以使用本结构。权利要求1.门用防撬锁,包括锁舌(1)和锁舌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为平舌,在锁舌盒(2)上设有供锁舌横向进入、侧向退出的缺口(3);在锁舌盒(2)内设有锁舌挡板(4)和控制锁舌挡板(4)上下移动的联动件(5);锁舌挡板(4)竖向穿过锁舌盒(2)上、下端的条形缝(14),由上、下两端的限位柱(6)限位,锁舌挡板(4)上设有供锁舌进入的缺口(7);联动件(5)为U型结构,两U型脚分别为拨动锁舌挡板(4)的拨杆(8)和用于锁舌撞击的受撞杆(9),联动件(5)通过销轴(10)设于锁舌盒(2)内壁上,在销轴(10)上设有复位扭簧(12);复位扭簧(12)控制拨杆(8)拨动锁舌挡板(4)使挡板上的缺口(7)正对锁舌盒(2)上的缺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用防撬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舌盒(2)上下端面设有与限位柱(6)对应的缓冲胶垫(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用防撬锁,其锁舌为平舌,在锁舌盒上设有供锁舌横向进入、侧向退出的缺口;在锁舌盒内设有锁舌挡板和控制锁舌挡板上下移动的联动件;锁舌挡板竖向穿过锁舌盒上、下端的条形缝,由上、下两端的限位柱限位,锁舌挡板上设有供锁舌进入的缺口;联动件为U型结构,两U型脚分别为拨杆和受撞杆;联动件通过销轴设于锁舌盒内壁上,在销轴上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控制拨杆拨动锁舌挡板使挡板上的缺口正对锁舌盒上的缺口。本技术由于锁舌为平舌,不存在防撬斜面,窃贼采用任何薄片工具撬开时完全着不上力,无法将门打开;具有结构改动小,成本增加不多、平舌比斜舌更易加工,有利于广泛推广等优点。文档编号E05B15/00GK2895642SQ200620110248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钟明贵 申请人:钟明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门用防撬锁,包括锁舌(1)和锁舌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为平舌,在锁舌盒(2)上设有供锁舌横向进入、侧向退出的缺口(3);在锁舌盒(2)内设有锁舌挡板(4)和控制锁舌挡板(4)上下移动的联动件(5);锁舌挡板(4)竖向穿过锁舌盒(2)上、下端的条形缝(14),由上、下两端的限位柱(6)限位,锁舌挡板(4)上设有供锁舌进入的缺口(7);联动件(5)为U型结构,两U型脚分别为拨动锁舌挡板(4)的拨杆(8)和用于锁舌撞击的受撞杆(9),联动件(5)通过销轴(10)设于锁舌盒(2)内壁上,在销轴(10)上设有复位扭簧(12);复位扭簧(12)控制拨杆(8)拨动锁舌挡板(4)使挡板上的缺口(7)正对锁舌盒(2)上的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钟明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