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主式电子密码。它包括钥匙、锁体、锁舌、开启装置、随机密码发生器、控制电路及电池,控制电路由单片机、电源控制部分、锁内存储器、开启装置驱动电路、钥匙插座、键盘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锁时无需输入密码,使用者能配制合法新钥匙或清除原钥匙的合法性,开锁后自动变更钥匙密码,提高了锁的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主式电子密码锁,属于E05B49/00类密码锁领域。电子密码锁的种类很多键盘式、光卡式、磁卡式、IC卡式……。键盘式电子密码锁由于需要在每次开锁时输入密码,这就使得1要求使用者强记密码;2操作繁琐;3.操作过程中易失密,因而键盘式电子密码锁的使用有很大局限性。目前使用的光卡式、磁卡式、IC卡式电子密码锁不要求使用者强记密码,操作简单,不易失密,但由于需要求助于专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才能配制或清除钥匙,所以该类电子密码锁的使用也具有很大局限性。此外,目前使用的电子密码锁还存在以下不足1.备用开启方式为机械式,其安全性差,无法体现电子密码锁的高安全性。2.由于使用的钥匙密码为固定密码,当允许一把钥匙开启多把经过授权的锁时,其安全性变差。为了克服现有电子密码锁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的电子密码锁1.使用者可在认为需要的任何时候,无需求助于专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便能独立地配制合法新钥匙或清除原钥匙的合法性。2.开锁时无需输入密码,操作简单且免除记忆密码的苦恼。3.提供每开一次锁自动变更一次钥匙密码的功能,从而提高锁的使用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自主式电子密码锁包括钥匙、锁体、锁舌、开启装置、随机密码发生器、主控制电路及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由单片机、锁内存储器、电源控制部分、开启装置驱动电路、主钥匙插座、键盘组成,其中所述锁内存储器的时钟口和数据口分别接所述单片机的两个并行口;所述电源控制部分的输入接所述电池,控制端接所述主钥匙插座;所述开启装置驱动电路的输入接所述单片机的开启信号输出端,输出接所述开启装置;所述主钥匙插座的各脚分别接所述电池、电源控制部分的控制端、单片机的并行口;所述键盘接所述单片机的键盘口。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措施中所述随机密码发生器由软件实现或是随机密码发生器电路,该随机码发生器电路由噪声发生器、噪声放大器及比较器串联组成,该比较器的输出接所述单片机的并行口,噪声发生器是从电阻器、二极管、三极管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件。所述键盘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按键构成。所述单片机的串行口接有串行通信驱动电路。还可包括外加电接口,其电源接脚经二极管接所述电池。还可包括由第二单片机、第二锁内存储器、备用钥匙插座、第二开启装置驱动电路构成的备用控制电路,其连接关系同主控制电路,第二开启装置驱动电路的输出接所述开启装置。所述钥匙是电子钥匙或IC卡,所述主钥匙插座和备用钥匙插座相应地为电子钥匙插座或IC卡座。本技术利用随机码发生器来生成钥匙密码,提供每开一次锁自动变更一次钥匙密码的功能,并配合键盘进行配制或清除钥匙,从而使电子密码锁在配制或清除钥匙上实现真正自主。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自主式电子密码锁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备用控制电路板上与各部件相连接的接口示意图。图3表示自主式电子密码锁的软件流程图。图4表示自主式电子密码锁主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图。图5表示自主式电子密码锁备用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图。请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锁体1、锁舌2、开启装置3、主控制电路板4、备用控制电路板5、电池组6、外加电口7、主控制电路板4的独立外围部件(包括主钥匙座4.1、指示灯4.2及键盘4.3)、备用控制电路板5的独立外围部件(包括备用钥匙座5.1)、钥匙。其中的开启装置3、电池组6及外加电口7同时又是主控制电路板4及备用控制电路板5的公共外围部件。锁体1可以是单锁体,也可以是多锁体(如内外锁体、主从锁体等);锁舌2可以是单锁舌,也可以是多锁舌;开启装置3可以由电机驱动,也可以由电磁铁驱动;主控制电路板4及备用控制电路板5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块板,也可以是独立的两块板;电池组6可以是一个电池,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外加电接口7可以是二针插座,也可以是二针以上的各种插座。钥匙可以是IC卡也可以是电子钥匙,主钥匙座4.1及备用钥匙座5.1根据所选用的钥匙可以是各种IC卡座,也可以是各种电子钥匙座;指示灯4.2可以由单个双色发光管(内含两个发光单元LED1及LED2,可发出红、绿、黄三色光)构成,也可以由两个发光管构成;键盘4.3可以由一个按键构成,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按键构成。本技术中锁体1、锁舌2、开启装置3、电池组6及外加电接口7部分的可选择范围较大,这几部分的结构图从略。请参见图2。主控制电路板4的主控制电路4.4连接主钥匙座接口4.5、串行通信接口4.6、电源接口6.1、外加电源接口7.1、开启装置接口3.1、指示灯及蜂鸣器接口4.7、键盘接口4.8、备用接口4.9,备用控制电路板5的控制电路5.2连接备用钥匙座接口5.3、电源接口6.2、外加电源接口7.2、开启装置接口3.2。其中主钥匙座接口4.5及备用钥匙座接口5.3为7针插座,分别与主钥匙座4.1及备用钥匙座5.1相连接;电源接口6.1及6.2为2针插座,与电池组6相接;外加电源接口7.1及7.2为2针或3针插座,与外加电口7相接;开启装置接口3.1及3.2为2针插座,与开启装置3相接;指示灯及蜂鸣器接口4.7为3针或3针以上插座,与指示灯4.2及蜂鸣器相接;键盘接口4.8为2针或2针以上插座,与键盘4.3相接;串行通信接口4.6为3针或3针以上插座,与外部通信电缆相接;备用接口4.9为2针或2针以上插座,用于以后扩充功能。请参见图4。本技术的主控制电路由单片机IC1、锁内存储器IC2、电源控制部分4.43、随机码发生器部分4.45、开启装置驱动电路4.44、串行通信驱动电路4.41组成,IC1和IC2构成单片机部分4.42。外围接口部件包括主钥匙座接口4.5、电池接口6.1、外加电源接口7.1、开启装置接口3.1、指示灯及蜂鸣器接口4.7、键盘接口4.8、串行通信接口4.6及备用接口4.9。其中锁内存储器IC2的时钟口和数据口分别接单片机IC1的两个并行口;电源控制部分4.43的输入接电池6,控制端接主钥匙插座4.5;开启装置驱动电路4.44的输入接单片机IC1的开启信号输出端,输出接开启装置3;主钥匙插座4.5的各脚分别接电池6、电源控制部分4.43的控制端、单片机IC1的并行口;键盘接口4.8接单片机的键盘口。在单片机部分4.42中,由电阻R1、二极管D1及电容C3构成复位电路其输入接电源VCC,输出接单片机IC1的S01脚;由电容C1、C2和晶体CZ1构成振荡电路晶体CZ1的两端分别接单片机IC1的S04及S05脚;锁内存储器IC2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钟口M05脚及数据口M06脚分别接单片机IC1的两个并行口S17和S16脚,M04和M08脚分别接地和电源VCC;单片机IC1的S10脚接地,S20脚接电源VCC。电源控制部分4.43的输入端接电池接口6.1的1端,输出端接电源VCC,控制端接主钥匙座接口4.5的2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接口6.1的1端,集电极接电源VCC,基极串接电阻R2后接三极管Q0的集电极;三极管Q0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串接电阻R4后接主钥匙座接口4.5的2端;电容C5的正端接主钥匙座接口4.5的2端,负端接地;电阻R3与电容C5相并联。开启装置驱动电路4.44由三极管Q3及电阻R5组成单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主式电子密码锁,包括钥匙、锁体、锁舌、开启装置、随机密码发生器、主控制电路及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由单片机、锁内存储器、电源控制部分、开启装置驱动电路、主钥匙插座、键盘组成,其中:所述锁内存储器的时钟口和数据口分别接所述 单片机的两个并行口;所述电源控制部分的输入接所述电池,控制端接所述主钥匙插座;所述开启装置驱动电路的输入接所述单片机的开启信号输出端,输出接所述开启装置;所述主钥匙插座的各脚分别接所述电池、电源控制部分的控制端、单片机的并行口; 所述键盘接所述单片机的键盘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李文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