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63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衣机,蒸汽发生器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包括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产生蒸汽的液体;加热部,加热部位于容纳腔的外部,加热部用于使容纳腔内的液体产生蒸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的电热管容易附着水垢的问题。

Steam generator and washing machine with 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eam generator and a washing machine with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steam generator includes a body part, a body part including a holding chamber for holding liquid that generates steam, a heating part, a heating part outside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a heating part for generating steam from liqui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The steam generator of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lectric heat pipe of the steam generator in the prior art is easy to adhere to sca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对衣物进行杀菌处理,并使得衣物蓬松、除皱。目前洗衣机蒸汽发生器的电热管是直接放置在液体中加热,在长期使用中产生的水垢会附着在电热管上。水垢的导热系数很低,造成电能浪费。同时,由于水垢的导热能力差,造成电热管内部温度过高,会大大缩短电热管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导致电热管表面爆裂损坏,造成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衣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的电热管容易附着水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包括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产生蒸汽的液体;加热部,加热部位于容纳腔的外部,加热部用于使容纳腔内的液体产生蒸汽。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传热部,传热部的至少部分围成至少部分的容纳腔;其中,加热部与传热部相接触,以使加热部通过传热部加热容纳腔内的液体。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外壳部,传热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部内,加热部位于外壳部的底部。进一步地,外壳部的内表面与传热部的外表面相适配,加热部与外壳部具有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传热部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外壳部为注塑件。进一步地,外壳部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到传热部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底座,外壳部设置在底座上,传热部位于外壳部与底座之间;其中,加热部设置在传热部与底座之间。进一步地,加热部与底座具有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底座朝向外壳部的一侧具有容纳槽,外壳部与底座相拼接,加热部的部分加热段位于容纳槽内。进一步地,传热部与底座相连接。进一步地,加热部包括加热段和用于与加热段相连接的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用于与供电部相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分隔部,分隔部设置在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之间,以防止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直接导通。进一步地,加热段为螺旋结构,加热段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齐,第一线体与第一端相连接,第二线体与第二端相连接,分隔部设置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走线部,走线部具有走线通道,分隔部设置在走线通道内,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通过走线通道后与用于与供电部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线体的部分线体和第二线体的部分线体相缠绕,第一线体与第二线体之间形成V形腔,分隔部为V形结构,分隔部位于V形腔内。进一步地,加热部设置在传热部的底端。进一步地,加热部与传热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本体部具有用于与容纳腔相连通的蒸汽口、溢流口以及进液口,溢流口位于蒸汽口与进液口之间,蒸汽口位于溢流口的上方;其中,进液口与加热部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为上述的蒸汽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将加热部设置于本体部的容纳腔的外部,从而在保证加热部可以使容纳腔内的液体产生蒸汽的前提下,可以防止加热部与液体相接触而产生水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的电热管容易附着水垢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本体部;11、容纳腔;12、传热部;13、外壳部;14、底座;141、分隔部;142、走线部;15、蒸汽口;16、溢流口;17、进液口;20、加热部;21、加热段;22、第一线体;23、第二线体;30、液位传感器;40、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请参考图1至图5,蒸汽发生器包括:本体部10,本体部10包括容纳腔11,容纳腔11用于容纳产生蒸汽的液体;加热部20,加热部20位于容纳腔11的外部,加热部20用于使容纳腔11内的液体产生蒸汽。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将加热部20设置于本体部10的容纳腔11的外部,从而在保证加热部20可以使容纳腔11内的液体产生蒸汽的前提下,可以防止加热部20与液体相接触而产生水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的电热管容易附着水垢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得加热部20加热容纳腔11内的液体以使其产生蒸汽,如图1所示,本体部10还包括:传热部12,传热部12的至少部分围成至少部分的容纳腔11;其中,加热部20与传热部12相接触,以使加热部20通过传热部12加热容纳腔11内的液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加热部20与传热部12相接触,从而在加热部20发热过程中,可以将热量传递给传热部12,从而使得传热部12加热容纳腔11内的液体以使其产生蒸汽。在本实施例中,传热部12的整体结构可以是一个封闭结构,即除了蒸汽发生器必须的配送口之外,传热部12具有一个完整的容纳腔11。可选地,传热部12也可以和其它机构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容纳腔11,即传热部12可以是具有开口的机构。为了能够对传热部12进行保护,如图1所示,本体部10还包括:外壳部13,传热部1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部13内,加热部20位于外壳部13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传热部12设置在外壳部13内,即传热部12为一个内部结构,外壳部13为一个外设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外壳部13的内部为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纳槽,传热部12设置在容纳槽内,而加热部20位于容纳槽的开口处。优选地,外壳部13的内表面与传热部12的外表面相适配,加热部20与外壳部13具有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加热部20直接加热外壳部13,需要使得加热部20与外壳部1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优选地,传热部12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外壳部13为注塑件。优选地,外壳部13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到传热部12的外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先加工完成传热部12,然后在注塑外壳部13时,将传热部12注塑在外壳部13内。考虑到结构的完整性,如图1所示,本体部10还包括:底座14,外壳部13设置在底座14上,传热部12位于外壳部13与底座14之间;其中,加热部20设置在传热部12与底座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0由传热部12、外壳部13以及底座14组成,外壳部13和底座14将传热部12进行密封,而加热部20也相应地密封在外壳部13和底座14内。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包括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用于容纳产生蒸汽的液体;加热部(20),所述加热部(20)位于所述容纳腔(11)的外部,所述加热部(20)用于使所述容纳腔(11)内的液体产生蒸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包括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用于容纳产生蒸汽的液体;加热部(20),所述加热部(20)位于所述容纳腔(11)的外部,所述加热部(20)用于使所述容纳腔(11)内的液体产生蒸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传热部(12),所述传热部(12)的至少部分围成至少部分的所述容纳腔(11);其中,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传热部(12)相接触,以使所述加热部(20)通过所述传热部(12)加热所述容纳腔(11)内的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外壳部(13),所述传热部(1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部(13)内,所述加热部(20)位于所述外壳部(13)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13)的内表面与所述传热部(12)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外壳部(13)具有间隔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12)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外壳部(13)为注塑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13)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到所述传热部(12)的外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底座(14),所述外壳部(13)设置在所述底座(14)上,所述传热部(12)位于所述外壳部(13)与所述底座(14)之间;其中,所述加热部(20)设置在所述传热部(12)与所述底座(14)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底座(14)具有间隔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朝向所述外壳部(13)的一侧具有容纳槽,所述外壳部(13)与所述底座(14)相拼接,所述加热部(20)的部分加热段位于所述容纳槽内。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12)与所述底座(14)相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刚戴付兵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