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地板总成及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56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地板总成及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该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副仪表板,副仪表板包括安装面板及设于安装面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侧板,还包括连接在前地板和支撑侧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由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垂直向外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地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支撑侧板连接,连接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每一侧的增强翻边上均设有一过渡缺口,过渡缺口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前地板总成及汽车,采用专用的连接支架来连接前地板及副仪表板,稳定性高,固定后不易松动,有利于控制配合间隙。

Front Floor Assembly and Vehicles Containing the Front Floo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ont floor assembly and a car containing the front floor assembly. The front floor assembly comprises a front floor and a secondary dashboard. The secondary dashboard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panel and two supporting side pane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installation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bracket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floor and the supporting side panels. The connecting bracket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board and a first connecting board.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floor,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side plate.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bracket extend outward to reinforce flanging, and there is a transition gap on each side of the reinforcement flanging. The transition gap is located at the join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The front floor assembly and the automobile in the utility mode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floor and the auxiliary dashboard by a special connecting bracket, which has high stability and is not easy to loosen after fixing, and is beneficial to controlling the coordination cl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地板总成及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前地板总成及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了出行的方便和彰显身份地位,汽车成为了人们青睐的对象,以致于近年来,汽车的销售量不断高升,而随着汽车销售量的不断高升,带来的是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苛刻。在汽车白车身的装配过程当中,通常需要涉及到将副仪表板装配到前地板上,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一般直接采用简单的固定结构(如卡接、螺接)将副仪表板预固定到前地板上,稳定性差,不利于控制配合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地板总成及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副仪表板与前地板装配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一种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包括安装面板及设于所述安装面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侧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地板和所述支撑侧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垂直向外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地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每一侧的所述增强翻边上均设有一过渡缺口,所述过渡缺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上述前地板总成,通过设置专用的连接支架来连接前地板及副仪表板,且该连接支架的两个连接板可根据前地板、副仪表板待连接处的实际形状来设计成型,使得该连接支架的各连接板可与前地板、副仪表板无缝连接,接触面积大,稳定性高,固定后不易松动,有利于控制配合间隙。同时,还在连接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增强连接支架的强度,此外,还在增强翻边位于两个连接板衔接处开设一过渡缺口,避免在两个连接板衔接处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前地板包括一中通道凸台,两个所述支撑侧板分别设于所述中通道凸台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中通道凸台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表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焊接于所述前地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通过一螺接件螺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在与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安装架,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螺接件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架螺接。进一步地,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两个所述连接支架,所述前地板与每个所述支撑侧板之间均连接一个所述连接支架。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并行布置,且靠近所述前地板的尾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若干加强筋纹,所述加强筋纹成型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所述前地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与所述支撑侧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设有一避让倒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一减重镂空。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上述的前地板总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前地板总成的立体图;图2为图1当中I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前地板总成的立体图;图4为图3当中II处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前地板10副仪表板20连接支架30中通道凸台11安装面板21支撑侧板22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增强翻边33过渡缺口331避让倒角34加强筋纹35减重镂空311安装架221螺接件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10、副仪表板20及连接在所述前地板10和所述副仪表板20之间的两个连接支架30。所述前地板10包括一中通道凸台11,所述副仪表板20包括安装面板21及设于所述安装面板21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侧板22,两个所述支撑侧板22分别设于所述中通道凸台11的两侧,所述连接支架30连接在所述前地板10和所述支撑侧板22之间,所述前地板10与每个所述支撑侧板22之间均连接一个所述连接支架30,且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0并行布置(即相对布置),且靠近所述前地板10的尾端。具体地,所述连接支架30包括第一连接板31及由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一端垂直向外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1连接于所述中通道凸台1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与所述支撑侧板22的内侧表面连接。所述连接支架30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33,每一侧的所述增强翻边33上均设有一过渡缺口331,所述过渡缺口33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连接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1焊接于所述中通道凸台11上,所述支撑侧板22在与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2连接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安装架221,所述第二连接板32通过一螺接件40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架221螺接。组装时,先将连接支架30的第一连接板31焊接于中通道凸台11,然后将副仪表板20与仪表板总成卡接好,最后再打紧各第二连接板32和支撑侧板22连接的螺接件40。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采用两个连接支架30,来连接前地板10和副仪表板20,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连接支架3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在其它实施例当中,还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连接的连接点数量来定。综上,本技术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前地板总成,通过设置专用的连接支架30来连接前地板10及副仪表板20,且该连接支架30的两个连接板可根据前地板10、副仪表板20待连接处的实际形状来设计成型,使得该连接支架30的各连接板可与前地板10、副仪表板20无缝连接,接触面积大,稳定性高,固定后不易松动,有利于控制配合间隙。同时,还在连接支架30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33,增强连接支架30的强度,此外,还在增强翻边33位于两个连接板衔接处开设一过渡缺口331,避免在两个连接板衔接处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当中的前地板总成,本实施例当中的前地板总成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前地板总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包括与所述前地板10连接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板32包括与所述支撑侧板22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包括安装面板及设于所述安装面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地板和所述支撑侧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垂直向外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地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每一侧的所述增强翻边上均设有一过渡缺口,所述过渡缺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包括安装面板及设于所述安装面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地板和所述支撑侧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垂直向外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地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增强翻边,每一侧的所述增强翻边上均设有一过渡缺口,所述过渡缺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包括一中通道凸台,两个所述支撑侧板分别设于所述中通道凸台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中通道凸台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焊接于所述前地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侧板通过一螺接件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在与每个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佳俊尹伟何伟力邬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