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40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其解决了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其设有模箱本体,模箱本体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的箱体结构,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左侧板的底面和右侧板的底面均设有第一凸条,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一凹槽,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第一凸条和第一凹槽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上;前侧板的底面设有第二凸条,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二凹槽,前侧板通过第二凸条和第二凹槽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上;前侧板连接设有第一吊耳,后侧板连接设有第二吊耳,底板的前侧面连接设有第三吊耳,可广泛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An Aerated Concrete Block Mould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erated concrete block formwork box,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aerated concrete block formwork box affecting the final product quality. The formwork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x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bottom plate, a front side plate, a rear side plate, a left side plate and a right side plate. The rear side plate, a left side plate and a right side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as a whole, and the bottom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ft side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as a whole.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x bar, and the first groove adapted to the first convex ba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rear side plate, the left side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convex bar and the first groov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ront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vex bar, and the front side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second convex bar and the second groove adapted to the second convex bar. On the floor, the front s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ifting lug, the rear s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lifting lug,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floor is connected with a third lifting lug,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aerated concrete block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
本技术属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
技术介绍
蒸压加气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墙体材料,是用水泥、石灰、石英砂加铝粉经过高温蒸压而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改革墙体、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是在建筑行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首选产品。在生产蒸压加气砌块时,模箱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搅拌均匀后的原料经浇注机浇注到模箱内,发气静停,固化后,脱去模箱,坯体即能按照预定产品规格进行横向及纵向切割。现有的模箱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一体式脱模较为不方便,虽然分体式通过采用与模箱配合使用的翻转机构进行90°翻转,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但是模箱在翻转过程中,由于模箱内部的坯体重心位移,在坯体内部不可避免的产生微小裂缝,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其设有模箱本体,模箱本体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的上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左侧板的底面和右侧板的底面均分别连接设有第一凸条,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一凹槽,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第一凸条和第一凹槽可拆卸的连接在底板上;前侧板的底面连接设有第二凸条,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二凹槽,前侧板通过第二凸条和第二凹槽可拆卸的连接在底板上;前侧板连接设有第一吊耳,后侧板连接设有第二吊耳,底板的前侧面连接设有第三吊耳。优选的,底板的底部连接设有行走轮,行走轮的周向行驶面设有环形卡槽。优选的,前侧板的前侧面连接设有橡胶挡块。优选的,还设有n型卡箍;左侧板或者右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卡槽,前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卡槽,卡箍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适配卡合,左侧板或者右侧板通过卡箍与前侧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其独特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保证了产品最终质量,另外,本技术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的翻转装置、以及坯体在横向及纵向切割中的摆渡车装置等,节约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底板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前侧板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板;2.前侧板;3.后侧板;4.左侧板;5.右侧板;6.第一凸条;7.第一凹槽;8.第二吊耳;9.第二凸条;10.第二凹槽;11.第一吊耳;12.第三吊耳;13.行走轮;14.橡胶挡块;15.卡箍;16.第三卡槽;17.第四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由图1-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其设有模箱本体,模箱本体由底板1、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构成的上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左侧板4的底面和右侧板5的底面均分别连接设有第一凸条6,第一凸条6的延伸方向与模箱本体行驶方向平行,底板1上设有与第一凸条6适配卡合的第一凹槽7,第一凸条6可在第一凹槽7内滑动,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通过第一凸条6和第一凹槽7可拆卸的连接在底板1上;后侧板3的后侧面连接设有第二吊耳8,实际操作室,可在第二吊耳8连接绳索,通过向与模箱本体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拖拽该绳索,可将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从底板1上拆卸下来。前侧板2的底面连接设有第二凸条9,第二凸条9的延伸方向与模箱本体行驶方向垂直,底板1上设有与第二凸条9适配卡合的第二凹槽10,第二凸条9可在第二凹槽10内滑动,前侧板2通过第二凸条9和第二凹槽10可拆卸的连接在底板1上;前侧板2的一侧连接设有第一吊耳11,在第一吊耳11连接绳索,实际操作时,可通过拖拽该绳索,将前侧板2从底板1上拆卸下来。底板1的前侧面连接设有第三吊耳12,实际操作时,可钢丝绳的一端连接第三吊耳12,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市售电机,在市售电机的作用下,拖拽钢丝绳,进而使模箱本体向前移动。底板1的底部连接设有行走轮13,行走轮13的周向行驶面设有环形卡槽,在实际操作中,可在地面设置与该环形卡槽适配卡合的滑轨,模箱本体的行走轮13通过滑轨向前滚动,一方面规范行进路线,防止模箱本体之间互相磕碰,另一方面减少前进摩擦阻力,节约电能。前侧板2的前侧面连接设有橡胶挡块14,用于相邻两个模箱本体碰撞时的缓冲。本技术还设有n型卡箍15;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卡槽16,在前侧板2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卡槽17,卡箍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卡槽16和第四卡槽17适配卡合,左侧板4和右侧板5分别通过卡箍15与前侧板2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属于分体式模箱,一方面通过凹槽与凸条实现侧板与底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其中四个侧板中有三个侧板固定连接,结构紧凑,便于拆卸;另一方面,吊耳与侧板之间合理布置,使拆卸更加方便,吊耳可设置在侧板的侧面和上面,当吊耳设置在侧板的侧面时,作为优选使侧板拆卸不需要高空行吊,安全可靠。从搅拌均匀后的原料经浇注机浇注到模箱内、发气静停、固化后脱去模箱,到按照预定产品规格进行横向及纵向切割等过程均平稳过渡,本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分体式通过采用与模箱配合使用的翻转机构进行90°翻转致使坯体内部产生微小裂缝而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保证了最终产品质量,另外,本技术不仅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的翻转装置,还节省了坯体在横向及纵向切割中的摆渡车装置等,为企业节约了设备采购、维护费用、能源消耗等成本。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是基于木箱本体的行驶方向的,其他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惟以上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其设有模箱本体,所述模箱本体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的上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左侧板的底面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面均分别连接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前侧板的底面连接设有第二凸条,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前侧板通过所述第二凸条和所述第二凹槽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前侧板连接设有第一吊耳,所述后侧板连接设有第二吊耳,所述底板的前侧面连接设有第三吊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模箱,其设有模箱本体,所述模箱本体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的上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左侧板的底面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面均分别连接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前侧板的底面连接设有第二凸条,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条适配卡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前侧板通过所述第二凸条和所述第二凹槽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前侧板连接设有第一吊耳,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强宋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南海新区万和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