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20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属于连接件设计技术领域。垫片设置有齿向相互垂直的第一螺纹齿及第二螺纹齿,垫片均布设置有沉孔及第一长圆孔;接头一侧设置有第三螺纹齿和第四螺纹齿,另一侧设置有耳片,第三螺纹齿与第一螺纹齿配合,第四螺纹齿与所述第二螺纹齿配合;接头还设置有第二长圆孔,第二长圆孔与第一长圆孔贴合后呈十字交叉型;垫片通过沉头螺栓预先固定在机体结构上;接头一侧通过第三螺纹齿和第四螺纹齿调节安装在垫片上,再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及第二长圆孔将其紧固;接头另一侧通过耳片与舱门结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双向调节装配位置,提高装配精度,解决强迫装配的问题,实现立体调节安装位置。

A bi-directional load-bear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directional adjustable load-bearing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nector design. The gas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eaded teeth which are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and the gasket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the sinking hole and the first long circular hole; the third and fourth threaded teeth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joint, and the ears are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the third threaded teeth are matched with the first threaded teeth, and the fourth threaded teeth are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threaded teeth; the joint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long circular hole, and the second long circular hole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threaded with the The first long round hole is cross-shaped after fitting; the gasket is pre-fixed on the body structure through countersunk bolt; the one side of the joint is adjus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gasket through the third and fourth thread teeth, and then fastened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long round holes through the bolt; the other side of the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structure through the ear piece.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assembly position bidirectionally, improve the assembly accuracy, solve the problem of forced assembly, and realize stereoscopic adjustment of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件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结构是由许多零构件组成的。这些零构件由板材、挤压件、锻件、铸件、管件过机械加工件等制成,它们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组件。然后将组件再组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装配件,最后组装成一架完整的飞机。为了便于运输、检查、维修或更换,一架完整飞机上的许多零构件必须能够拆卸。在集中载荷较高的装配组合处,通常采用接头设计,用来承受和传递集中载荷。传统的接头设计底部使用螺栓或铆钉直接连接组件或装配件,不能调节装配位置。制造公差会造成紧固件与钉孔之间不能完全配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强迫装配”。强迫装配会带来附加的装配应力,影响接头上的应力分布,给飞机带来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采用了齿向相互垂直的螺纹齿配合安装方案,可以双向调节装配位置,克服两个方向上的制造公差,提高装配精度,解决强迫装配的问题,实现立体调节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包括:接头和垫片;所述垫片设置有齿向相互垂直的第一螺纹齿及第二螺纹齿,所述第一螺纹齿和第二螺纹齿分别沿其调节的方向单向排列,所述垫片均布设置有沉孔及第一长圆孔;所述接头一侧设置有第三螺纹齿和第四螺纹齿,另一侧设置有耳片,所述第三螺纹齿与所述第一螺纹齿配合,所述第四螺纹齿与所述第二螺纹齿配合;所述接头还设置有第二长圆孔,所述第二长圆孔与所述第一长圆孔贴合后呈十字交叉型;所述垫片通过沉头螺栓预先固定在机体结构上;所述接头一侧通过第三螺纹齿和第四螺纹齿调节安装在所述垫片上,再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及第二长圆孔将其紧固;所述接头另一侧通过耳片与机身框连接。优选地,所述垫片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长的长条形减轻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齿和第二螺纹齿均布设置在长条形减轻槽的上下两侧。优选地,所述长条形减轻槽内均布设置多个减轻孔。优选地,所述接头远离所述垫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齿沿垫片横向排列,且所述第一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螺纹齿的齿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齿沿垫片纵向排列,且所述第一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螺纹齿的齿向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两者的中心在同一条垂线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可以在接头底板平面内的长圆孔限制的范围内按整数倍齿距调节装配位置,克服底板平面内的制造公差,提高装配精度,改善强迫装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垫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接头,2-垫片,11-第三螺纹齿,12-第四螺纹齿,13-耳片,14-第二长圆孔,15-凹槽,21-第一螺纹齿,22-第二螺纹齿,23-沉孔,24-第一长圆孔,25-减轻槽,26-减轻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包括:接头1和垫片2;垫片2设置有齿向相互垂直的第一螺纹齿21及第二螺纹齿22,第一螺纹齿21和第二螺纹齿22分别沿其调节的方向单向排列,垫片2均布设置有沉孔23及第一长圆孔24;接头1一侧设置有第三螺纹齿11和第四螺纹齿12,另一侧设置有耳片13,第三螺纹齿11与第一螺纹齿21相互啮合,第四螺纹齿12与第二螺纹齿22相互啮合;接头1还设置有第二长圆孔14,第二长圆孔14与第一长圆孔24贴合后呈十字交叉型,方便对接头进行双向调节安装,并通过螺栓压紧,组合成可沿两组齿排列方向调节的承力连接结构。垫片2通过沉头螺栓预先固定在机体铰链的腹板上,接头1一侧通过第三螺纹齿11和第四螺纹齿12调节安装在垫片2上,再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24及第二长圆孔14将其紧固,接头1另一侧通过耳片13与机身框连接,可通过两组螺纹齿调节好舱门沿铰链臂腹板所在平面内的安装位置,最后用螺栓拧紧,保证齿的啮合。实现了舱门结构与机体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垫片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长的长条形减轻槽25,长条形减轻槽25内均布设置多个减轻孔26,用于减轻承力结构的整体重量。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齿21和第二螺纹齿22均布设置在长条形减轻槽25的上下两侧,第一螺纹齿21和第二螺纹齿22被长条形减轻槽分割成两部分,避免齿向不同的螺纹齿相互干涉啮合,使接头1安装更加方便。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纹齿21沿垫片2横向排列,且第一长圆孔2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螺纹齿21的齿向相同;第二螺纹齿22沿垫片2纵向排列,且第一长圆孔2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螺纹齿22的齿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长圆孔2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长圆孔14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两者的中心在同一条垂线上,方便螺栓的上下左右调节,可满足螺栓的调节安装范围。本实施例中,接头1远离垫板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5,用于减轻接头1的重量。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其接头可以在接头底板平面且在长圆孔限制的范围内按整数倍齿距调节装配位置,克服底板平面内的制造公差,提高装配精度,改善强迫装配的问题。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和垫片(2);所述垫片(2)设置有齿向相互垂直的第一螺纹齿(21)及第二螺纹齿(22),所述第一螺纹齿(21)和第二螺纹齿(22)分别沿其调节的方向单向排列,所述垫片(2)均布设置有沉孔(23)及第一长圆孔(24);所述接头(1)一侧设置有第三螺纹齿(11)和第四螺纹齿(12),另一侧设置有耳片(13),所述第三螺纹齿(11)与所述第一螺纹齿(21)配合,所述第四螺纹齿(12)与所述第二螺纹齿(22)配合;所述接头(1)还设置有第二长圆孔(14),所述第二长圆孔(14)与所述第一长圆孔(24)贴合后呈十字交叉型;所述垫片(2)通过沉头螺栓预先固定在机体结构上;所述接头(1)一侧通过第三螺纹齿(11)和第四螺纹齿(12)调节安装在所述垫片(2)上,再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24)及第二长圆孔(14)将其紧固;所述接头(1)另一侧通过耳片与机身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和垫片(2);所述垫片(2)设置有齿向相互垂直的第一螺纹齿(21)及第二螺纹齿(22),所述第一螺纹齿(21)和第二螺纹齿(22)分别沿其调节的方向单向排列,所述垫片(2)均布设置有沉孔(23)及第一长圆孔(24);所述接头(1)一侧设置有第三螺纹齿(11)和第四螺纹齿(12),另一侧设置有耳片(13),所述第三螺纹齿(11)与所述第一螺纹齿(21)配合,所述第四螺纹齿(12)与所述第二螺纹齿(22)配合;所述接头(1)还设置有第二长圆孔(14),所述第二长圆孔(14)与所述第一长圆孔(24)贴合后呈十字交叉型;所述垫片(2)通过沉头螺栓预先固定在机体结构上;所述接头(1)一侧通过第三螺纹齿(11)和第四螺纹齿(12)调节安装在所述垫片(2)上,再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24)及第二长圆孔(14)将其紧固;所述接头(1)另一侧通过耳片与机身框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调节的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2)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远燕薛应举肖允庚苏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