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14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包括内饰件和设置在内饰件上的假缝线,所述假缝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饰件表面的长条形凹陷部和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沿所述长条形凹陷部的一条长边缘设置,所述凹陷部内设有多个依次衔接的缝线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假缝线的结构,使得汽车内饰件上的假缝线在视觉上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提升了汽车内饰件的品质感和美观感。

A Kind of Automobile Interi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interior, which comprises an interior part and a false seam arranged on the interior part. The false seam includes a long strip depression and a raised part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terior part. The raised part is arranged along a long edge of the long strip depression part, and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jointed seam lines are arranged in the depression part.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false sewing, makes the false sewing on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s more visual close to the sewing effect of the leather coating,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aesthetic sense of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
技术介绍
由塑料制成的汽车内饰件的加工工艺一般为注塑成型,为了模仿真皮效果,需要在这一类汽车内饰件的表面形成假缝线,以提升汽车内饰件的品质感和美观感。而现有的假缝线一般是由多个依次衔接、且均凸出于汽车内饰件表面的缝线凸起构成,对提升汽车内饰件的品质感和美观感的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内饰件,以使得假缝线在视觉上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包括内饰件和设置在内饰件上的假缝线,所述假缝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饰件表面的长条形凹陷部和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沿所述长条形凹陷部的一条长边缘设置,所述凹陷部内设有多个依次衔接的缝线凸起。进一步,所述假缝线的拔模方向与所述内饰件的拔模方向一致。进一步,所述隆起部靠所述凹陷部一侧的隆起高度小于所述隆起部远离所述凹陷部一侧的隆起高度。进一步,所述缝线凸起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倾斜的线纹。进一步,所述凹陷部靠所述隆起部一侧的表面和所述隆起部靠所述凹陷部一侧的表面相连以形成连续的曲面。进一步,所述凹陷部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进一步,所述隆起部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进一步,所述内饰件为仪表板。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假缝线的结构,使得汽车内饰件上的假缝线在视觉上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提升了汽车内饰件的品质感和美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图5为图1中C-C剖视图。图中:1—内饰件;2—假缝线;3—凹陷部;4—隆起部;5—缝线凸起;6—点画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包括内饰件1和设置在内饰件1上的假缝线2,假缝线2包括设置在内饰件1表面的长条形凹陷部3和隆起部4,隆起部4沿长条形凹陷部3的一条长边缘设置,凹陷部3内设有多个依次衔接的缝线凸起5。设置隆起部4使得假缝线2在视觉上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提升了汽车内饰件的品质感和美观感。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假缝线2的拔模方向与内饰件1的拔模方向一致,为了方便拔模。也就是说假缝线2的每一个部位和该部位相对应的内饰件1上的部位的拔模方向一致,假缝线2各部位的拔模方向如图3至图5中的点画线6所示,能够保证假缝线2的深度,减少假缝线2的拉伤。一般情况下,拔模角度大于45度,既能够保证假缝线2的深度,使得假缝线2的视觉效果更好,同时也能够减少假缝线2的拉伤。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隆起部4靠凹陷部3一侧的隆起高度小于隆起部4远离凹陷部3一侧的隆起高度。一般情况下,隆起部4设置在凹陷部3的下侧,也就是说隆起部4相对于凹陷部3更靠近汽车地板,采用上述结构,乘员坐在座椅上时,乘员的视线从高处倾斜向下观察假缝线2,假缝线2的视觉效果更好,提升了假缝线2的仿真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缝线凸起5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倾斜的线纹,以模仿真缝线的纹路,提升假缝线2的仿真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凹陷部3靠隆起部4一侧的表面和隆起部4靠凹陷部3一侧的表面相连以形成连续的曲面。使得凹陷部3靠隆起部4之间的过渡更自然、更平滑、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凹陷部3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使得凹陷部3更自然、更平滑、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隆起部4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使得隆起部4更自然、更平滑、更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内饰件1为仪表板,特别是硬质塑料制成的仪表板,假缝线2设置在硬质塑料制成的仪表板上,能够很好的模仿出接近真皮包覆缝纫效果,以弥补硬质塑料制成的仪表板的短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包括内饰件和设置在内饰件上的假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假缝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饰件表面的长条形凹陷部和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沿所述长条形凹陷部的一条长边缘设置,所述凹陷部内设有多个依次衔接的缝线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包括内饰件和设置在内饰件上的假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假缝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饰件表面的长条形凹陷部和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沿所述长条形凹陷部的一条长边缘设置,所述凹陷部内设有多个依次衔接的缝线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假缝线的拔模方向与所述内饰件的拔模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靠所述凹陷部一侧的隆起高度小于所述隆起部远离所述凹陷部一侧的隆起高度。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