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座组件和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78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座组件和料理机,该机座组件包括机座壳体和设于机座壳体内的电源板组件、线圈、滤波板组件及电机,机座壳体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电源板组件和线圈设于第一散热风道内,滤波板组件和电机设于第二散热风道内;机座壳体内还设有挡板,挡板将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机座壳体还开设有连通进风腔的至少一进风口和连通排风腔的至少一出风口,进风腔与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入口连通,排风腔与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机座组件和料理机。

Seat Components and Cutting Machin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chine base component and a cook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base shell and power board components, coils, filter board components and motors in the machine base shell. An interconnected upper chamber and a lower chamber are formed in the machine base shell, and the upper chamber is separated to form a mutually isolated first and second cooling ducts. The power board components and coil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heat sink duct, the filter plate assembly and the motor are arranged in the second heat sink duct; the housing of the machin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affle, which divides the lower chamber into an intake chamber and an exhaust chamber; the housing of the machin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intake port connected with an intake chamber and at least one outlet connected with an exhaust chamber; the intake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trance of the first heat sink duct and the second heat sink duct, and the exhaust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ispersion. The outlet of the hot air duct and the second cooling air duct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frame assembly and a material handling machine with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座组件和料理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机座组件和具有该机座组件的料理机。
技术介绍
料理机在使用过程中,机座组件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现有料理机的散热方式通常采用单风道,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单风道散热的效率较低、效果较差。同时,现有机座组件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未隔离,导致热风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影响机座组件的散热,进而影响料理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座组件,其旨在解决现有料理机的机座组件内部散热效果差、气流紊乱、气流噪音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机座组件,用于料理机,包括机座壳体和设于机座壳体内的电源板组件、线圈、滤波板组件及电机,所述机座壳体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所述电源板组件和线圈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所述滤波板组件和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内;所述机座壳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机座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至少一进风口和连通所述排风腔的至少一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排风腔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出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壳体包括底盖、底座及主机壳,所述底盖和所述主机壳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和顶部,所述主机壳包括底壁和连接于所述底壁周缘的外壳,所述底盖、底座和底壁配合围成所述下腔室,所述底盖和/或底壁凸设有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的所述挡板,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所述进风口和连通所述排风腔的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腔内设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机座组件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底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风机罩,所述挡板包括设于所述底壁的第一挡板和设于所述底盖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风机罩和第二挡板配合连接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壳体还包括上固定架和连接座,所述上固定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壳背向所述底盖的一侧,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底壁、外壳、上固定架及连接座配合围成所述上腔室。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包括连通所述进风腔的第一竖向流道、从所述第一竖向流道顶端折弯延伸的横向流道、及连通所述横向流道和所述排风腔的第二竖向流道,所述电源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竖向流道内,所述线圈于所述横向流道内。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架与所述连接座配合围成所述横向流道,所述底壁背向所述底盖的表面凸设有电机壳,所述外壳和所述电机壳配合围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形成所述第二竖向流道,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分别位于所述电源板组件两侧的电源板盖板和电源板保护板,所述电源板盖板和电源板保护板配合围成所述第一竖向流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包括连通所述进风腔的第三竖向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三竖向流道和所述排风腔的第四竖向流道,所述第二腔室形成所述第三竖向流道,所述滤波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三竖向流道内,所述电机壳形成所述第四竖向流道,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四竖向流道内,所述电机具有沿竖直方向反向设置的上输出轴和下输出轴,所述下输出轴设有散热风扇。进一步地,所述机座组件还包括装配于所述风机罩与所述底壁之间的电机风道罩,所述电机风道罩将所述排风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排风腔和第二排风腔,所述出风口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腔的第一出风口、和连通所述第二排风腔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排风腔与所述第二竖向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排风腔与所述第四竖向流道连通,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排风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前侧部、右侧部、后侧部及左侧部,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前侧部和/或左侧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右侧部和后侧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料理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机座组件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座组件上的杯体组件。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机座组件包括机座壳体和设于机座壳体内的电源板组件、线圈、滤波板组件及电机,机座壳体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在上腔室内分隔形成两条互不交叉、完全独立的散热风道,并将电源板组件和线圈设置于其中的一条散热风道内,将滤波板组件和电机设置于另一条散热风道内。这样,一方面使得两条散热风道都可独立地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电源板组件、线圈、滤波板组件及电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散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两个独立散热风道的引导,可有效改善了机座组件内部气流的流动特性,从而利于防止机座组件内出现气流紊乱、气流噪音大的现象。进一步地,通过在下腔室内设置挡板,将下腔室内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机座壳体开设有连通进风腔的进风口和连通排风腔的出风口,也即将进风口和出风口隔离,使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从而达到及时排出热风,提高了机座组件的散热效果,延长机座组件和料理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机座组件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座组件的右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机座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主机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机座组件41上输出轴1机座壳体42下输出轴11底盖5滤波板组件12底座6第一散热风道121进风口61第一竖向流道122出风口62横向流道1221第一出风口63第二竖向流道1222第二出风口7第二散热风道13主机壳71第三竖向流道131底壁72第四竖向流道132电机壳81进风腔133外壳82排风腔134第一腔室821第一排风腔135第二腔室822第二排风腔14上固定架9挡板15连接座91第一挡板2电源板组件92第二挡板21电源板盖板10风机22电源板保护板101风机罩3线圈20散热风扇4电机30电机风道罩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座组件,包括机座壳体和设于机座壳体内的电源板组件、线圈、滤波板组件及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壳体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所述电源板组件和线圈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所述滤波板组件和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内;所述机座壳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机座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至少一进风口和连通所述排风腔的至少一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排风腔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座组件,包括机座壳体和设于机座壳体内的电源板组件、线圈、滤波板组件及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壳体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所述电源板组件和线圈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所述滤波板组件和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内;所述机座壳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机座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至少一进风口和连通所述排风腔的至少一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排风腔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的出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壳体包括底盖、底座及主机壳,所述底盖和所述主机壳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和顶部,所述主机壳包括底壁和连接于所述底壁周缘的外壳,所述底盖、底座和底壁配合围成所述下腔室,所述底盖和/或底壁凸设有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的所述挡板,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所述进风口和连通所述排风腔的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腔内设有风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组件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底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风机罩,所述挡板包括设于所述底壁的第一挡板和设于所述底盖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风机罩和第二挡板配合连接将所述下腔室分隔为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壳体还包括上固定架和连接座,所述上固定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壳背向所述底盖的一侧,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底壁、外壳、上固定架及连接座配合围成所述上腔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包括连通所述进风腔的第一竖向流道、从所述第一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佑业刘榕曾祥和徐建飞刘自强柳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