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61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捕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包括捕虫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捕虫体上的手柄部,所述捕虫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盖和漏斗部,所述上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漏斗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漏斗部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捕虫体的下部设置为漏斗状,在叶片与昆虫分离过程中,昆虫随着漏斗部的侧壁滑入储虫部而叶片卡在漏斗部,迅速分离叶片与昆虫;并且漏斗部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收集到昆虫后可迅速取下储虫部并密封,可有效防止叶片与昆虫分离过程中以及转移昆虫的过程中昆虫逃飞,有效提高捕捉效率。

A New Hand-held Insect Catch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sect-trapping apparatus, in particular to a new hand-held insect-trapping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trap body and a handle fixed on the trap body. The trap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and a funnel part arranged up and down. One end of the upper cover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unnel par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unnel part is detachable and the sealing connection is provided. The Department of insec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because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p body is arranged in funnel shape, in the process of separating the blade from the insect, the insect slides into the funnel part along the side wall of the funnel part and the blade is stuck in the funnel part, which can quickly separate the blade from the insec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unnel par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sealed, and the insect storage part can be quickly removed and sealed after collecting the insect, which can be effective. It can prevent insects from escaping in the process of separating leaves from insects and transferring insec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ptur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
本技术属于捕虫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广泛运用的捕虫器类型多样,不同的捕虫器适用捕捉不同类型的昆虫。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通过性诱剂、黑光灯诱导或黄板等手段诱捕昆虫,这类方法仅适用于捕捉飞行类昆虫,并且不能保证捕捉到的昆虫的完整性,对后续对昆虫的研究造成较大困扰;(2)捕虫网,利用网兜来捕捉昆虫,主要适用于捕捉中到大型的昆虫,其缺点是不适宜捕捉小型昆虫,也容易伤害昆虫;(3)普通手持式昆虫捕捉器,包括储虫管、吸虫管、进气管、柔软纱布、吸气装置(口、洗耳球或电动吸气装置)等,其缺点是组件太多,结构复杂笨重,使用过程中的拼装、携带以及操作均不易;(4)后有人采用半球夹来捕捉昆虫,如中国专利“一种飞行昆虫捕捉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621079A),包括捕捉体、手柄、转轴、盖子、锁扣和固定阀构成,该装置简单轻便,易携带,不会伤害昆虫,但是该装置在转移已捕捉到的昆虫时,容易导致昆虫逃飞,降低捕捉效率,其次,该装置在使用时要先把两个手柄拉开,通过转轴使捕捉体打开,昆虫进入捕捉体后,再合拢两个手柄,通过转轴闭合捕捉体。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操作不便并且费力,因为拉开手柄需要两个手来操作,捕捉到昆虫时,要一直紧闭把手,不能松懈,防止捕捉体不小心被打开,昆虫逃飞。基于前述内容,急需开发一种捕捉率高且昆虫不会逃飞的捕虫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包括捕虫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捕虫体上的手柄部,所述捕虫体包括上盖和漏斗部,所述上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漏斗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漏斗部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还包括与所述储虫部的形状相适配的卡子,所述卡子的上端与所述漏斗部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储虫部卡设在所述卡子的下端,所述储虫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子相抵,所述漏斗部的出口与所述储虫部的入口相抵或伸入所述储虫部内。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所述卡子的下端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所述储虫部为离心管。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所述上盖为半球形。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所述手柄部包括一个上手柄和一个下手柄,所述上手柄与所述上盖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下手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手柄和下手柄之间连接设置有弹簧。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具体的,上述新型手持式捕虫夹,所述捕虫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捕虫体的下部设置为漏斗状,在叶片与昆虫分离过程中,昆虫随着漏斗部的侧壁滑入储虫部而叶片卡在漏斗部,迅速分离叶片与昆虫;并且漏斗部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收集到昆虫后可迅速取下储虫部并密封,可有效防止叶片与昆虫分离过程中以及转移昆虫的过程中昆虫逃飞,有效提高捕捉效率。由于储虫部卡设在卡子的下端,可较为方便地直接取下储虫部并加盖密封,完成捕捉,漏斗部的出口与储虫部的入口相抵或伸入储虫部内,使得储虫部和漏斗部以及上盖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可防止昆虫从储虫部和漏斗部之间飞出。由于卡子的下端具有一定弹性,储虫部可轻松卡入卡子的下端,节约装配时间,提高捕捉效率。储虫部为离心管,简单易得,离心管的开口处的凸起刚好与卡子相抵,捕捉时,储虫部不会从漏斗部的下端掉落;EP管(离心管)的深度较深,在取下储虫部时可以防止昆虫飞出,迅速盖上离心管自带的盖子,简单方便,保证了捕捉效率,且离心管自带的盖子密封性更好,不会弹开,方便运输。球形上盖使昆虫在上盖和漏斗之间碰撞时不易受伤,保证了捕捉到的昆虫的完整性,并且由于球形上盖相对于漏斗部向上弯曲,使得捕虫体内空间更大,盖上上盖的一瞬间,昆虫不易飞出,提高了捕捉效率。将手柄设置为两个,且在两个手柄之间设置弹簧,闭合捕虫体时更加省力,也使捕捉昆虫时更加方便。手柄之间的弹簧为压缩弹簧,使得该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在未使用时两个手柄是张开的,捕虫体是紧闭的,捕捉昆虫时,两个手柄因为压缩弹簧的张力张开,使得上盖和漏斗部之间紧闭,防止昆虫飞走,提高捕捉效率。捕虫体为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昆虫是否落入储虫部,防止昆虫飞出,提高捕捉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手持式捕虫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手持式捕虫夹的漏斗部和卡子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新型手持式捕虫夹的储虫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簧;2-手柄部;3-转轴;4-上盖;5-漏斗部;6-卡子;7-储虫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手持式捕虫夹,主要用于捕捉位于叶片上的昆虫。该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包括捕虫体和固定设置在捕虫体上的手柄部2,漏斗部5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7,捕虫体是由半球形的上盖4和漏斗部5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形成的密闭空间,即上盖4的一端通过转轴3与漏斗部5的一端转动连接,捕虫体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方便观察昆虫是否被捕。漏斗部5的下部固定连接设置有卡子6,卡子6的上端与漏斗部5的下端连接,储虫部7卡入卡子6,漏斗部5的出口与储虫部7的入口相抵或伸入储虫部7内,储虫部7开口边缘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卡子6相抵,使储虫部7不会下落,并且这样使储虫部7和漏斗部5以及上盖4形成一个密闭空间,这样可防止昆虫从储虫部7和漏斗部5之间飞出,并且储虫部7紧扣固定在漏斗部5的下端,方便收集昆虫,也方便更换储虫部7。只要可卡入卡子6内,储虫部7可以为单独的管子或其他容器,也可以是带盖子的管子,优选为实验室常用的5mL带盖离心管(EP管)(如图3所示),此装置材料易得,操作简单,能增加捕捉的效率。如图2所示,卡子6为空心圆筒状,卡子6与漏斗部5相连但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与EP管的开口处的凸起相配合,即将储虫部7(EP管)卡入卡子6,储虫部7的开口处的凸起刚好卡入卡子6与漏斗部5之间的间隙,使EP管紧扣在漏斗部5下方,卡子6的直径(横截面的直径)略小于储虫部7(EP管)的直径(横截面的直径),卡子6优选由弹性材料制成,轻轻掰开卡子6,将EP管插入卡子6,即可开始使用。手柄部2包括两个手柄2即上手柄和下手柄,下手柄与转轴3固定连接,上手柄与上盖4的外壁固定相连,两个手柄通过弹簧1相连。该弹簧1在静止状态下对两边的手柄施加一个张力,使得该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在未使用时两个手柄是张开的,捕虫体是紧闭的,只有在使用时需要用力将两个手柄靠拢,使捕虫体打开,捕虫成功后,松手即可使上盖4和漏斗部5闭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弹簧1优选为压缩弹簧。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手持式捕虫夹使用方法如下:(1)使用前,将储虫部7扣入卡子6中(卡子6具有弹性),使储虫部7、漏斗部5以及上盖4形成一个密闭空间;(2)使用时,紧握两个手柄2使两个手柄2靠拢,通过转轴3,使捕虫体上盖4和漏斗部5分开,对准昆虫松开手柄2,捕虫体自动合上,此时叶片和昆虫均进入捕虫体;(3)轻轻摇晃叶片或者该新型手持式捕虫夹,使昆虫从叶片上脱落,继续摇晃抖动该装置使被捕昆虫落入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包括捕虫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捕虫体上的手柄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盖(4)和漏斗部(5),所述上盖(4)的一端通过转轴(3)与所述漏斗部(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漏斗部(5)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包括捕虫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捕虫体上的手柄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盖(4)和漏斗部(5),所述上盖(4)的一端通过转轴(3)与所述漏斗部(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漏斗部(5)的下部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设置有储虫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持式捕虫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储虫部(7)的形状相适配的卡子(6),所述卡子(6)的上端与所述漏斗部(5)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储虫部(7)卡设在所述卡子(6)的下端,所述储虫部(7)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子(6)相抵,所述漏斗部(5)的出口与所述储虫部(7)的入口相抵或伸入所述储虫部(7)内。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黄婷婷张誉心李扬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