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587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05
一种提高纳豆中B12含量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纳豆菌株(Bacillus natto)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B12的纳豆菌株Q1;(2)挑选优质黄豆,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在弱酸性条件下浸泡,至黄豆发胀无褶皱后,将浸泡好的黄豆沥水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下蒸煮25min。将蒸制好的黄豆冷却至室温,接种纳豆菌,接种后恒温培养,直至表面出现白膜且有拉丝为佳。将发酵好的纳豆放入冰箱中进行后熟,即得高产B12的纳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纳豆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B12的纳豆菌株Q1,进而发酵生产纳豆,显著提高纳豆中B12的含量,丰富了纳豆的营养价值。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B12 Content in Natto Products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B12 content in natto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mutagenesis of Bacillus natto by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screening out a natto strain Q1 with high B12 production; (2) selection of high quality soybean, rinsing with water, removing impurities, soaking in weak acidic conditions, and soaking in Soybean after swelling and no wrinkle, soaking in soybean. The beans were dried and steamed in a high-pressure steam sterilizer at 121 C for 25 minutes. Cooling the steamed soybeans to room temperature, inoculating nattobacillus, incubating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albuginea and drawing on the surface is preferable. The fermented natto was put into the refrigerator and ripened, which resulted in the high yield of B12 natto. The invention screens out a natto strain Q1 with high B12 production through atmospheric pressure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mutagenesis treatment of natto strain, and then ferments natto,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ontent of B12 in natto and enriches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nat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食品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B12主要是由细菌或古细菌产生的,一般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积累在哺乳动物体内,因此,许多动物性食品如肉、奶、蛋等成为B12的主要来源,高等植物中的B12含量很少,对于素食主义者和老年人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B12摄入,常常伴随着B12缺乏症。B12缺乏,会导致恶性贫血,神经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等。B12由于其上位配体的不同,可以分为4种形式:甲基钴胺素,腺苷钴胺素,氰钴胺素,羟基钴胺素。维生素B12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各种酶促反应的辅因子发挥作用。如甲基钴胺素,其作为甲硫氨酸合酶的辅酶参与甲硫氨酸生物合成;5'-脱氧腺苷钴胺素,其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辅酶起作用,参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氨基酸和奇数链脂肪酸代谢。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菌株诱变技术,ARTP可以通过高频电场中的高纯氦放电产生高能量粒子,使细胞、菌株、植株等的遗传物质造成损伤。在突变过程中,ARTP产生的粒子可以极大地改变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导致组织损伤,然后细胞被迫启动具有高容错水平的SOS修复机制,使微生物基因序列及其代谢网络发生显著变化,最后,可以实现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与传统的突变方法相比,ARTP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ARTP可以有效地导致DNA的多样化损伤从而增加突变率并有助于获得目标突变体;2)ARTP的操作过程简单,突变过程中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因此该技术成本低,环境友好;因此,ARTP在生物诱变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常用于工业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在食用型菌株的选育中应用较少。很多因素会影响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含量。例如,在烹调和储存过程中维生素B12被部分降解并失去其生物活性,光降解也会导致维生素B12失去生物活性。纳豆是一种发酵豆制品,作为日本人的主要佐餐食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多吃纳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很多,可防治心脏病、中风、癌症、骨质疏松、肥胖症以及病原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而且,至今还未发现食用纳豆对人体有任何毒副作用。但纳豆中的B12含量仅为0.1-1.9μg/100g,一个成年人每天的B12摄入标准为2.4μg。为了提高纳豆中B12的含量,有很多人对菌株进行了筛选,优化了发酵条件,朱向辉等人优化纳豆激酶的液体发酵条件得出:最佳氮源是豆粕粉,最佳碳源玉米粉,碳氮比以1:1为合适,30℃为最佳温度,最佳pH为7;王刚等人通过混合菌种发酵和添加不同的调味物质改进纳豆的口味;袁慧慧等人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高生物量的优良纳豆菌株,实验表明培养18h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的突变株的生物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3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纳豆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B12的纳豆菌株,进而发酵生产纳豆,显著提高纳豆中B12的含量,提高了纳豆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纳豆菌进行选育,提高纳豆中B12的含量,实现提高纳豆的营养价值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DA培养基上的纳豆菌(Bacillusnatto)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上(250mL锥形瓶中装100mL),接种量为每100mL接种0.5cm×0.5cm大小的菌块6块,接种后静置20h,再置于30℃、180r/min,培养7d,获得菌丝体,将培养物80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用无菌水冲洗两次后将菌丝体制备成细胞浓度为106-107个/mL的菌悬液,将500mL的菌悬液和500mL10%甘油混合,其中甘油用作突变处理中的保护剂,混合物中甘油的最终浓度为5%;取10μL混合后的菌悬液并均匀涂布在载玻片表面,置于ARTP诱变操作仪器的腔室中,然后将滑块和等离子体发射器喷射孔D之间的距离调节到2mm,恒定功率输出功率为120W,气体流速为10SLM,突变的处理时间为1-3min;将处理过的载玻片转移到含有1mL无菌溶液的EP管中以形成菌悬液,各取100μL菌悬液以原液和10倍稀释液分别涂布于100μL一次性培养皿,在25℃温育7天后,挑选长势、长速均优于出发菌株的再生菌株Q1;(2)挑选优质黄豆,清水冲洗2遍,以去除杂质,在水温25℃、水量3倍、时间20h、弱酸性条件下浸泡,至黄豆发胀无褶皱,将浸泡好的黄豆沥水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下蒸煮25min,将蒸制好的黄豆冷却至室温,接种2-8%的纳豆菌Q1后搅拌均匀,在4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h,直至表面出现白膜且有拉丝为佳;将发酵好的纳豆放入4℃冰箱中进行后熟24h,即得高产B12的纳豆;优选的,所述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的时间为1.5min;优选的,所述的纳豆菌种Q1的接种量为5.8%。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纳豆菌株(Bacillusnatto)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B12的纳豆菌株,进而发酵生产纳豆,显著提高纳豆中B12的含量,提高了纳豆的营养价值。有益效果:1.一种提高纳豆中B12含量的方法,对纳豆菌株(Bacillusnatto)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B12的纳豆菌株,操作过程简单,突变过程中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该技术成本低,环境友好。2.一种提高纳豆中B12含量的方法,发酵过程中纳豆菌株的接种量较少,节约成本,还可有效提高纳豆制品中的B12含量,丰富纳豆的营养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工艺路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DA培养基上的纳豆菌(Bacillusnatto)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上(250mL锥形瓶中装100mL),接种量为每100mL接种0.5cm×0.5cm大小的菌块6块,接种后静置20h,再置于30℃、180r/min,培养7d,获得菌丝体,将培养物80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用无菌水冲洗两次后将菌丝体制备成细胞浓度为106-107个/mL的菌悬液,将500mL的菌悬液和500mL10%甘油混合,其中甘油用作突变处理中的保护剂,混合物中甘油的最终浓度为5%;取10μL混合后的菌悬液并均匀涂布在载玻片表面,置于ARTP诱变操作仪器的腔室中,然后将滑块和等离子体发射器喷射孔D之间的距离调节到2mm,恒定功率输出功率为120W,气体流速为10SLM,突变的处理时间为1-3min;将处理过的载玻片转移到含有1mL无菌溶液的EP管中以形成菌悬液,各取100μL菌悬液以原液和10倍稀释液分别涂布于100μL一次性培养皿,在25℃温育7天后,挑选长势、长速均优于出发菌株的再生菌株Q1;(2)挑选优质黄豆,清水冲洗2遍,以去除杂质,在水温25℃、水量3倍、时间20h、弱酸性条件下浸泡,至黄豆发胀无褶皱,将浸泡好的黄豆沥水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下蒸煮25min,将蒸制好的黄豆冷却至室温,接种2-8%的纳豆菌Q1后搅拌均匀,在4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h,直至表面出现白膜且有拉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DA培养基上的纳豆菌(Bacillus natto)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上(250mL锥形瓶中装100mL),接种量为每100mL接种0.5cm×0.5cm大小的菌块6块,接种后静置20h,再置于30℃、180r/min,培养7d,获得菌丝体,将培养物80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用无菌水冲洗两次后将菌丝体制备成细胞浓度为106‑107个/mL的菌悬液,将500mL的菌悬液和500mL 10%甘油混合,其中甘油用作突变处理中的保护剂,混合物中甘油的最终浓度为5%;取10μL混合后的菌悬液并均匀涂布在载玻片表面,置于ARTP诱变操作仪器的腔室中,然后将滑块和等离子体发射器喷射孔D之间的距离调节到2mm,恒定功率输出功率为120W,气体流速为10SLM,突变的处理时间为1‑3min;将处理过的载玻片转移到含有1mL无菌溶液的EP管中以形成菌悬液,各取100μL菌悬液以原液和10倍稀释液分别涂布于100μL一次性培养皿中,在25℃温育7天后,挑选长势、长速均优于出发菌株的再生菌株Q1;(2)挑选优质黄豆,清水冲洗2遍,以去除杂质,在水温25℃、水量3倍、时间20h、弱酸性条件下浸泡,至黄豆发胀无褶皱,将浸泡好的黄豆沥水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于121℃下蒸煮25min,将蒸制好的黄豆冷却至室温,接种2‑8%的纳豆菌Q1后搅拌均匀,在4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h,直至表面出现白膜且有拉丝为佳;将发酵好的纳豆放入4℃冰箱中进行后熟24h,即得高产B12的纳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纳豆制品中B12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DA培养基上的纳豆菌(Bacillusnatto)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上(250mL锥形瓶中装100mL),接种量为每100mL接种0.5cm×0.5cm大小的菌块6块,接种后静置20h,再置于30℃、180r/min,培养7d,获得菌丝体,将培养物80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用无菌水冲洗两次后将菌丝体制备成细胞浓度为106-107个/mL的菌悬液,将500mL的菌悬液和500mL10%甘油混合,其中甘油用作突变处理中的保护剂,混合物中甘油的最终浓度为5%;取10μL混合后的菌悬液并均匀涂布在载玻片表面,置于ARTP诱变操作仪器的腔室中,然后将滑块和等离子体发射器喷射孔D之间的距离调节到2mm,恒定功率输出功率为120W,气体流速为10SLM,突变的处理时间为1-3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飞李明达王中江田甜周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