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199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温测试装置,包括底壳、硬质电路板、电池、柔性电路板和弹性导电元件,硬质电路板设置于底壳的内部;电池的底面为负极,电池的侧面和正面为正极;电池的负极触压在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的导电触点上,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电连接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主体贴合在底壳的内部的底面上;底壳设置有电池卡接弧;硬质电路板的侧面呈圆弧形,弹性导电元件电连接硬质电路板,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从硬质电路板的圆弧形部伸出;电池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电池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电池卡接弧的内侧面,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和电池卡接弧构成电池卡位,电池装配在电池卡位,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温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感测
,具体涉及一种体温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体温测试装置体积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个体温测试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一种体温测试装置,包括底壳、硬质电路板、电池、柔性电路板和弹性导电元件,硬质电路板设置于底壳的内部;电池的底面为负极,电池的侧面和正面为正极;电池的底面的负极触压在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的导电触点上,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电连接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主体贴合在底壳的内部的底面上;底壳设置有电池卡接弧;硬质电路板的侧面呈圆弧形,弹性导电元件电连接硬质电路板,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从硬质电路板的圆弧形部伸出;电池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电池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电池卡接弧的内侧面,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和电池卡接弧构成电池卡位。优选的,弹性导电元件为导电弹片,导电弹片的弹性触头包括直边段和弧边段,直边段从下往上向电池的位置倾斜设置,直边段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85°~89.999°,弧边段从直边段的上部向远离电池的方向折弯。直边段的顶部距离电池的顶面的距离为电池的厚度±50%。优选的,还包括温度触头,底壳设置有触头伸出孔,温度触头的头部从触头伸出孔伸出,温度触头的上部通过导热胶粘接在硬质电路板的温度感应芯片。优选的,触头伸出孔的一侧设置有点胶流道,点胶流道与触头伸出孔连通,点胶流道设置在底壳的内部的底面。优选的,点胶流道的延伸至电池的底部;点胶流道与弹性导电元件位于电池的不同侧;在点胶流道的上方的电池的局部位置向下按压电池,点胶流道与电池之间存在间隙,电池会发生倾斜,在倾斜过程中,电池的侧面的局部受到弧边段的推力作用,电池被推出弹性导电元件与电池卡接弧构成的电池卡位,实现顺利取出。优选的,触头伸出孔的边部设置过渡凹坑,过渡凹坑延伸至电池的底部;过渡凹坑与弹性导电元件位于电池的不同侧;在过渡凹坑的上方的电池的局部位置向下按压电池,过渡凹坑与电池之间存在间隙,电池会发生倾斜,在倾斜过程中,电池的侧面的局部受到弧边段的推力作用,电池被推出弹性导电元件与电池卡接弧构成的电池卡位,实现顺利取出。优选的,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的厚度使得电池的底面除与导电触点接触的部分外,电池的底面的其余部分悬空设置;或,电池的底面的周侧与侧面的结合部为弧形圆缺,弧形圆缺使得电池的底面除与导电触点接触的部分外,电池的底面的其余部分悬空设置。优选的,柔性电路板通过双面胶贴与底壳粘接,双面胶贴的厚度为0.05~0.3mm,保证粘接的同时能提供弹性变形,保证柔性电路板的负极焊盘能够与电池的负极可靠接触;底壳与柔性电路板装配的部分,设置有凹槽,凹槽宽度比柔性电路板宽0~1mm;凹槽深度比柔性电路板4的厚度大0~0.2mm;柔性电路板的负极焊盘的背面贴有双面胶贴与底壳粘接,双面胶贴直径比焊盘直径小0-1mm;粘贴双面胶贴的底壳的对应位置设计有凸点,凸点高度为0.1~0.3mm,凸点直径比双面胶贴直径小0-0.5mm;这样的结构使得电池负极焊盘比周边结构高,从而保证了与电池负极与柔性电路板的负极焊盘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底壳的底面上设置有2个卡接柱,硬质电路板设置有两个卡接孔,卡接孔卡在卡接柱的外圆周侧。优选的,还包括盖板,底壳的底面上设置有2个卡接柱,硬质电路板设置有两个卡接孔;硬质电路板的上面设置有电子元件,盖板设置于硬质电路板上并盖住电子元件;卡接柱为空心柱,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卡接针,卡接针的外侧为环形柱,卡接针和环形柱穿过卡接孔,卡接针卡进卡接柱的空心部分,卡接柱的壁体卡在环形柱与卡接针之间。盖板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面支撑在硬质电路板的上表面。优选的,弹性导电元件为弹簧针。优选的,还包括温度触头,底壳设置有触头伸出孔,温度触头的头部从触头伸出孔伸出;柔性电路板为V型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位于V型电路板的头部;温度触头的上部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柔性电路板的一个端部的温度感应芯片,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部电连接硬质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包括底壳、硬质电路板、电池、柔性电路板和弹性导电元件,硬质电路板设置于底壳的内部;电池的底面为负极,电池的侧面和正面为正极;电池的负极触压在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的导电触点上,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电连接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主体贴合在底壳的内部的底面上;底壳设置有电池卡接弧;硬质电路板的侧面呈圆弧形,弹性导电元件电连接硬质电路板,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从硬质电路板的圆弧形部伸出;电池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电池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电池卡接弧的内侧面,弹性导电元件的弹性触头和电池卡接弧构成电池卡位,电池装配在电池卡位,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体温测试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去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盖板和导电弹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盖板和弹簧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硬质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的导电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壳;11-电池卡接弧;12-卡接柱;13-触头伸出孔;14-点胶流道;15-过渡凹坑;2-硬质电路板;21-卡接孔;22-温度感应芯片;3-电池;4-柔性电路板;41-温度感应芯片;5-弹性导电元件;51-导电弹片;511-直边段;512-弧边段;52-弹簧针;6-盖板;61-卡接针;62-环形柱;63-支撑柱;7-温度触头;8-上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温测试装置作进一步说明。一种体温测试装置,包括底壳1、硬质电路板2、电池3、柔性电路板4和弹性导电元件5,硬质电路板2设置于底壳1的内部;电池3的底面为负极,电池3的侧面和正面为正极;电池3的底面的负极触压在柔性电路板4的一端的导电触点上,柔性电路板4的另一端电连接硬质电路板2,柔性电路板4的主体贴合在底壳1的内部的底面上;底壳1设置有电池卡接弧11;硬质电路板2的侧面呈圆弧形,弹性导电元件5电连接硬质电路板2,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从硬质电路板2的圆弧形部伸出;电池3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电池3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电池卡接弧11的内侧面,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和电池卡接弧11构成电池卡位。电池3装配在电池卡位,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元件5为导电弹片51,导电弹片51的弹性触头包括直边段511和弧边段512,直边段511从下往上向电池3的位置倾斜设置,直边段511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85°~89.999°,弧边段512从直边段511的上部向远离电池3的方向折弯。在电池3的使用过程中,直边段511起到卡点的作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温测试装置,包括底壳(1)和硬质电路板(2),所述硬质电路板(2)设置于所述底壳(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3)、柔性电路板(4)和弹性导电元件(5);所述电池(3)的底面为负极,所述电池(3)的侧面和正面为正极;所述电池(3)的底面的负极触压在所述柔性电路板(4)的一端的导电触点上,所述柔性电路板(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硬质电路板(2),所述柔性电路板(4)的主体贴合在所述底壳(1)的内部的底面上;所述底壳(1)设置有电池卡接弧(11);所述硬质电路板(2)的侧面呈圆弧形,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电连接硬质电路板(2),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从硬质电路板(2)的圆弧形部伸出;所述电池(3)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所述电池(3)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所述电池卡接弧(11)的内侧面,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和所述电池卡接弧(11)构成电池卡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温测试装置,包括底壳(1)和硬质电路板(2),所述硬质电路板(2)设置于所述底壳(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3)、柔性电路板(4)和弹性导电元件(5);所述电池(3)的底面为负极,所述电池(3)的侧面和正面为正极;所述电池(3)的底面的负极触压在所述柔性电路板(4)的一端的导电触点上,所述柔性电路板(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硬质电路板(2),所述柔性电路板(4)的主体贴合在所述底壳(1)的内部的底面上;所述底壳(1)设置有电池卡接弧(11);所述硬质电路板(2)的侧面呈圆弧形,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电连接硬质电路板(2),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从硬质电路板(2)的圆弧形部伸出;所述电池(3)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所述电池(3)的侧面正极的部分面抵住所述电池卡接弧(11)的内侧面,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的弹性触头和所述电池卡接弧(11)构成电池卡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体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元件(5)为导电弹片(51),所述导电弹片(51)的弹性触头包括直边段(511)和弧边段(512),所述直边段(511)从下往上向所述电池(3)的位置倾斜设置,所述直边段(511)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85°~89.999°,所述弧边段(512)从所述直边段(511)的上部向远离所述电池(3)的方向折弯。3.如权利要求2所述体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触头(7),所述底壳(1)设置有触头伸出孔(13),所述温度触头(7)的头部从所述触头伸出孔(13)伸出,所述温度触头(7)的上部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所述硬质电路板(2)的温度感应芯片(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体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伸出孔(13)的一侧设置有点胶流道(14),所述点胶流道(14)与所述触头伸出孔(13)连通,所述点胶流道(14)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内部的底面;所述柔性电路板(4)通过双面胶贴与底壳(1)粘接,所述双面胶贴的厚度为0.05~0.3mm,保证粘接的同时能提供弹性变形,保证柔性电路板(4)的负极焊盘能够与电池(3)的负极可靠接触;所述底壳(1)与柔性电路板(4)装配的部分,设置有凹槽,凹槽宽度比柔性电路板宽0~1mm;凹槽深度比柔性电路板(4)的厚度大0~0.2mm;柔性电路板(4)的负极焊盘的背面贴有双面胶贴与底壳粘接,双面胶贴直径比焊盘直径小0-1mm;粘贴双面胶贴的底壳(1)的对应位置设计有凸点,凸点高度为0.1~0.3mm,凸点直径比双面胶贴直径小0-0.5mm;这样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华董青龙刘福龙颜丹李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