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涡轮机的筒形外壳,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顶面固定设置有冷却机壳,所述冷却机壳垂直中心轴处设置有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左右对称设置有多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底部设置有覆盖所述机壳上下表面的液冷管道,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端壁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筒形外壳结构简单,利用壳体本身的热能实现了冷却循环的自主调控,壳体内部主要机构结构紧密,转换效率高,同时利用机械结构调整了动能转换,提高了涡轮增压系统的上限,同时防止了涡轮增压系统过载导致的转轴瘫痪,大大提高了涡轮增压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机的筒形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领域,具体是涡轮机的筒形外壳。
技术介绍
由于涡轮增压系统接收到的发动机热能废弃与系统内部转轴高速运转的关系,涡轮增压系统内部常常处于高温高压环境,导致涡轮常常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涡轮增压系统效率降低,甚至出现过载后系统瘫痪的情况,需求一种涡轮机外壳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涡轮机的筒形外壳,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涡轮机的筒形外壳,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顶面固定设置有冷却机壳,所述冷却机壳垂直中心轴处设置有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左右对称设置有多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底部设置有覆盖所述机壳上下表面的液冷管道,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端壁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空气进气腔,所述第二空腔底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空气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第一连通槽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空气进气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一连通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空气出气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轴相配的合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圆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花键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底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三圆形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圆形齿轮右侧与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相配合的第四圆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废气出气腔,所述第四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环形槽左侧末端内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热感传感器,所述第四空腔底壁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废气进气腔,所述第二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废气出气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二连通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废气进气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五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涡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端壁之间密封设置有热膨胀气体,所述第一滑块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滑动槽顶端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第五圆形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五圆形齿轮前端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七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的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的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七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后侧的第六圆形齿轮,所述第七空腔左侧设置有连通所述也冷管道与所述第七空腔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侧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六圆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滑块顶面固定设置有滑动于所述液冷管道内的限流阀。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底端固定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二连通槽的空气流量计,所述空气流量计末端固定设置有感应传感器,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对称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废气出气腔与所述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空气进气腔与所述第一连通槽的第三连通槽,所述第三连通槽内滑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靠近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末端转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密封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密封板远离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三连通槽内远离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三连通槽靠近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底壁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卡板相配合的卡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壳在进行涡轮增压时,由所述第一废气进气腔接受来自外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二连通槽进入所述第四空腔并驱动所述第一涡轮转动,所述第一涡轮带动所述第二花键轴转动,所述第二花键轴带动与之传动配合的所述第一花键轴转动,所述第一花键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叶轮转动,所述第一叶轮转动由所述第一空气进气腔体吸入空气至所述第二空腔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一空气出气腔提供给外部发动机进行动能转换,同时所述冷却机受到发动机产生的额外电力开始启动,所述液冷管道中冷却液开始冷却,随着外部发动机逐渐提速,所述第一废气进气腔接受的废气中热量逐渐增加,所述机壳受到热量开始发热,此时所述热膨胀气体受热膨胀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左滑动,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第五圆形齿轮转动,所述第五圆形齿轮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第四转轴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第六圆形齿轮转动,所述第六圆形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条向下滑动,所述第二齿条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向下滑动,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限流阀向下滑动,所述限流阀向下滑动使所述液冷管道处于未封闭状态,所述液冷管道中的冷却液开始流动,随着废气热量不断增加,所述限流阀不断向下滑动增大所述液冷管道中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最大,所述机壳外部温度发热被有效控制,当所述发动机增加动能,所述废气气压不断增大,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转速逐渐增大,同时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所承受负担也逐渐增大,此时所述空气流量计达到预设废气流量值,所述感应传感器使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并吸引所述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二永磁铁向右滑动带动所述密封板向右滑动,所述卡板与所述卡扣脱离配合,所述第二废气进气腔与所述第二空气进气腔开始进气至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中,从所述第二废气进气腔进入所述第五空腔中的废气带动所述第二涡轮转动,所述第二涡轮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二叶轮转动,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一叶轮同时进行空气压缩,所述第二转轴分担了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所承受的负担,发动机动能继续上升,当发动机动能继续增加时,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所承受的负担达到最大,此时涡轮增压系统处于过载状态,所述热感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花键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涡轮机的筒形外壳,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顶面固定设置有冷却机壳,所述冷却机壳垂直中心轴处设置有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左右对称设置有多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底部设置有覆盖所述机壳上下表面的液冷管道,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端壁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空气进气腔,所述第二空腔底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空气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第一连通槽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空气进气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一连通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空气出气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轴相配的合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圆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花键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底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三圆形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圆形齿轮右侧与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相配合的第四圆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废气出气腔,所述第四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环形槽左侧末端内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热感传感器,所述第四空腔底壁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废气进气腔,所述第二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废气出气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二连通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废气进气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五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涡轮。...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涡轮机的筒形外壳,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顶面固定设置有冷却机壳,所述冷却机壳垂直中心轴处设置有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左右对称设置有多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底部设置有覆盖所述机壳上下表面的液冷管道,所述机壳垂直中心轴处端壁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空气进气腔,所述第二空腔底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空气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第一连通槽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空气进气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一连通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空气出气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花键轴相配的合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圆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花键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底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三圆形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圆形齿轮右侧与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相配合的第四圆形齿轮,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废气出气腔,所述第四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环形槽左侧末端内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热感传感器,所述第四空腔底壁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废气进气腔,所述第二连通槽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废气出气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二连通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废气进气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鉴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逐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