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遮蔽机构的机车圆筒锁用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71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附遮蔽机构的机车圆筒锁用锁盖,包括一可安装定位于锁本体头部的内套盖、一装设于该内套盖周围外侧的旋动件、一装设于该旋动件上的外盖、一装设于内套盖上的遮蔽板及一用以定位遮蔽板于闭位置的定位件等构成;其中外盖上具有一钥匙插入口,于该插入口内设有一用以构成磁性锁的开关块,而遮蔽板可在关闭与开放钥匙插入口的两位置间移动,当由磁性钥匙对正开关块插进钥匙插入口内,能解除定位件的锁定以使遮蔽板移至开放钥匙插入口的位置,又手动操作旋动件,能使遮蔽板移至关闭钥匙插入口的位置而具有保护锁具的功能,且达成该附设遮蔽机构的锁盖能保有正圆环状形态的结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附遮蔽机构的机车圆筒锁用锁盖,尤指一种附设有可开闭钥匙插入口的遮蔽板以能保护机车圆筒锁的锁盖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机车的防盗功能以及避免雨水或杂物掉入电源钥匙孔内,现有已有在机车圆筒锁(电源锁)外盖与锁本体之间附设遮蔽机构用以遮蔽钥匙孔的结构被设计,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50328号“车辆用圆筒锁的保护装置”、第434361号“圆筒锁的保护装置”及公告第429225号“车辆用圆筒锁的保护装置”等专利技术案揭示的。该等保护装置的结构,大体上是包含一头部有钥匙孔的圆筒锁、一可在钥匙孔的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挡板、一用以定位挡板于闭位置上的磁性锁及一可打开上述磁性锁的磁性钥匙;当机车停放时,操作挡板从开位置移向闭位置以关闭钥匙孔,是能阻止非法使用者以不正当的工具插入钥匙孔来打开电源圆筒锁;又当要骑乘机车时,由磁性钥匙插入磁性锁内以解除挡板的锁定,就能将挡板由闭位置移至开位置,而开放钥匙孔供点火钥匙插入。上述用以锁定挡板的磁性锁,其梢槽内部容置的梢子为具有磁性的梢柱(磁石),而磁性钥匙内部具有对应于该等磁性梢柱的磁梢且具有相同极性的外端部,以当磁性钥匙插入磁性锁内后,因磁石同性相斥的原理,磁性锁内的梢子会抵压弹簧后缩以解除挡板的锁定。于机车圆筒锁本体与外盖间附设挡板以适时的遮蔽钥匙孔,确实可强化机车的防盗性,而且藉由磁性钥匙解除磁性锁的锁定,及设置可手动操作上述挡板移动的操作部(旋钮)用以关闭钥匙插入口,在操作上亦相当便利。但是现有结构却仍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改进,其中的一是其覆盖锁本体的外盖形状难以制作成原本未附设遮蔽机构时所设计使用的正圆环状形态,而造成用以装设锁本体的部位要做部分修改,甚至需要扩充提供该锁盖结构安装的区域,进一步言,现有装配于锁本体外侧的锁盖,原本是呈正圆环状形态,但是在上述遮蔽机构的附加后,外盖形状扩充转变为椭圆状,无法保持原有的正圆环状形态,因而造成提供锁本体及锁盖装设的部位需要做变动,尤其,其手动操作上述挡板位移的操作部(旋钮)是突出于外壳,更造成提供该锁盖结构安装的区域需要扩充。是以,应该有另一种不同的机车用锁盖结构产生,其不仅要具有可遮蔽钥匙孔的保护功能及具有操作便利的优点,并要能使锁盖保有正圆环状外形的设计自由度,而不需对于提供锁本体及锁盖装设的部位做变动或扩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遮蔽机构的机车圆筒锁用锁盖,具有可遮蔽钥匙孔的保护功能及具有操作便利的优点,并能使锁盖保有正圆环状外形的设计自由度,而不需对于提供锁本体及锁盖装设的部位做变动或扩充。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一可安装定位于锁本体头部的内套盖,于其上侧顶面具有一凹部及于靠中央处有一可对位贯通于锁本体钥匙孔的孔口;一装设于该内套盖周围外侧的旋动件,其具有与内套盖概等周缘的环圈,于环圈的内周侧壁上设有一带动部;一装设于该旋动件上的外盖,于其上具有一对位于锁本体钥匙孔的插入口,并于其内部设置有一凹部,该凹部内套装有一用以构成磁性锁的开关块,该开关块的中央向上凸伸有一中间具环孔的环状部,该环状部是可转动地套穿于钥匙插入口内,并于开关块的外缘具有一概呈弧状的带动部;一装设于内套盖上的遮蔽板,其具有一与上述旋动件的带动部相邻靠的抵靠部,而可受旋动件带动,及具有一能弹性地在关闭与开放上述钥匙插入口位置之间移动的遮盖部;及一装设于内套盖上的定位件,其具有一可定位遮蔽板的遮盖部于关闭插入口位置的挡止部,及一可与上述开关块的带动部对位邻靠的抵靠部,而可受开关块带动;其中遮蔽板的遮盖部处于开放钥匙插入口的位置时,是可藉由手动拨转旋动件以使遮盖部关闭钥匙插入口,而能阻止非法使用者用不正当的工具插入钥匙孔来打开锁具,又当遮蔽板的遮盖部处于关闭钥匙插入口的位置时,是可藉由磁性钥匙带动开关块,以解除定位件的锁定而使遮盖部开放钥匙插入口者。依据本技术上述结构形成的机车圆筒锁用锁盖,除了能由手动操作来带动遮蔽板关闭钥匙插入口,以具有保护锁具的功能外,同时,本技术的锁盖具有不受遮蔽机构限制的外形设计自由度,以能制作成正圆环状形态,而不需对于提供锁本体及锁盖装设的部位做变动或扩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组合于机车圆筒锁上的一纵向断面图,并显示遮蔽板位在关闭钥匙插入口处的状态。图2是本技术图1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图1元件的组合结构的上视示意图。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所取剖示图。图5是显示以磁性钥匙插入图1的钥匙插入口内的示意图。图6是沿图5的6-6线所取的剖示图。图7是显示转动图3的开关块以推动定位件后移的示意图。图8是显示图5的磁性钥匙转动后,遮蔽板位移到开放钥匙插入口处的示意图。图9是沿图8的9-9线所取的剖示图。图10是显示图7的遮蔽板位移至开放钥匙插入口处的示意图。图11是显示图10的开关块及定位件复位后的示意图。图12是显示以手动操作旋动件带动图11的遮蔽板向关闭钥匙插入口位置移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及效果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一可覆盖定位于锁本体6头部的内套盖2、一装设于内套盖2周围外侧的旋动件3、一装设于旋动件3上的外盖1、一装设于内套盖2上的遮蔽板4及一用以定位遮蔽板4的定位件5等构成;其中锁本体6以已知机车电源锁为实施例,一般是由圆筒锁制成,于锁本体6内部设有具电源钥匙孔62的锁心(图中未视出)。上述内套盖2具有一呈正圆环状的壳座20,该壳座20下侧形成有环状壁21以供套固于锁本体6头部,该壳座20上形成有一凹部22及在靠中央处设有一可对位贯通于电源钥匙孔62的孔口23,其中壳座20上的凹部22上适当处分别设有一遮蔽板承放座222及一定位件容置槽221,于承放座222中央处具有支轴223。旋动件3是一具有与内套盖壳座20概等周缘的环圈,其底面位于壳座20底部具有的突缘201上,并于其内周侧壁上凸伸出一环缘30用以提供外盖1组装,而形成可转动地夹设于外盖1与内套盖2之间,又于旋动件3的内周侧壁上设有一概呈凸齿状的带动部31。外盖1具有与内套盖壳座20概同的正圆环状周缘并以底部对应地套盖于旋动件3的环缘30上结合,该外盖1如同已知组装于锁本体6外端部的饰盖一般,可在表面标示有on、off等指示开闭操作的文字(图中未视出),及在中央处具有一对位于锁本体钥匙孔6 2的钥匙插入口11;又上述外盖1的内部设置有一凹部13(如图1所示),于该凹部13内套装有一用以构成磁性锁的开关块14,该开关块14的中央向上凸伸有一中间具环孔142的环状部141,该环状部141是可转动地套穿于钥匙插入口11内,于该插入口11的周壁111上配置有数个梢槽121,各梢槽121内部分别埋入有后端抵压弹簧122而可前后动地在梢槽121内位移的磁性梢柱123,并于环状部141的内壁设有一卡齿部140及数个可对应于磁性梢柱123的梢槽143,其中卡齿部140提供以下将说明的磁性钥匙8插入卡合之用,而梢槽143可在与梢柱123对齐时提供梢柱123前段伸入用以将开关块14锁固,形成磁性锁的作用;另于开关块14的底面延伸出有一插脚144及于开关块14的外缘具有一概呈弧状的带动部145,其中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遮蔽机构的机车圆筒锁用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覆盖定位于锁本体头部的内套盖,于其上侧顶面具有一凹部及于靠中央处有一可对位贯通于锁本体钥匙孔的孔口;    一装设于该内套盖周围外侧上的旋动件,其具有与内套盖概等周缘的环圈,于环圈的内周侧壁上设有一带动部;    一装设于该旋动件上的外盖,于其上具有一对位于锁本体钥匙孔的插入口,并于其内部设置有一凹部,该凹部内套装有一用以构成磁性锁的开关块,该开关块的中央向上凸伸有一中间具环孔的环状部,该环状部是可转动地套穿于钥匙插入口内,并于开关块的外缘具有一带动部;    一装设于内套盖上的遮蔽板,其具有一能弹性地在关闭与开放上述钥匙插入口位置之间移动的遮盖部,并具有一与上述旋动件的带动部相邻靠的抵靠部;及    一装设于内套盖上的定位件,其具有一可定位遮蔽板的遮盖部于关闭插入口位置的挡止部,及一可与上述开关块的带动部对位邻靠的抵靠部;    其中遮蔽板的遮盖部处于开放钥匙插入口的位置时,是可由手动拨转旋动件以使遮盖部关闭钥匙插入口,又当遮蔽板的遮盖部处于关闭钥匙插入口的位置时,是可由磁性钥匙带动开关块,并解除定位件的锁定以使遮盖部开放钥匙插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