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水弯结构和排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9412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水弯结构和排汽系统,其中,反水弯结构包括:进汽管;第一U形弯管,第一U形弯管与进汽管连接,且第一U形弯管的U形口朝上;第二U形弯管,第二U形弯管与第一U形弯管连接,且第二U形弯管的U形口朝下;其中,第一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反水弯结构不合理占用车间的空间过大,而影响排汽系统小型化设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水弯结构和排汽系统
本技术涉及杀菌车间排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水弯结构和排汽系统。
技术介绍
车间的储罐及与储罐底部连接的管路需要进行日常高温灭菌,即将高温蒸汽通入储罐以及储罐底部的管路中,为了避免大量的高温蒸汽通过储罐底部的管路排放到车间,发生烫伤操作人员或损坏电器设备的事故,通常需要在高温蒸汽离开储罐底部的管路之前,对其进行降温以使高温蒸汽变成冷凝水。现有的对储罐底部的管路中的高温蒸汽降温的方式是在储罐底部的管路上安装多个反水弯结构,而多个反水弯结构沿着管路的延伸路径间隔设置,这样便占用了车间的大部分空间,不利于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水弯结构和排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反水弯结构不合理占用车间的空间过大,而影响排汽系统小型化设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水弯结构,包括:进汽管;第一U形弯管,第一U形弯管与进汽管连接,且第一U形弯管的U形口朝上;第二U形弯管,第二U形弯管与第一U形弯管连接,且第二U形弯管的U形口朝下;其中,第一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第一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进一步地,第一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垂直于第二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进一步地,反水弯结构还包括排汽管,排汽管与第二U形弯管的远离第一U形弯管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排汽管的管径沿远离第二U形弯管的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地,进汽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第二U形弯管的最高点的高度。进一步地,进汽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二U形弯管的最高点的高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8cm且小于等于12cm。进一步地,进汽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二U形弯管的最高点的高度之间的差值为10cm。进一步地,反水弯结构还包括把手,把手的第一端与进汽管连接,把手的第二端与第二U形弯管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汽系统,排汽系统包括排汽管路和反水弯结构,反水弯结构设置在排汽管路的末端,以对排汽管路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反水弯结构为上述的反水弯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反水弯结构的相连接的第一U形弯管和第二U形弯管的位置关系优化设计,即使第一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这种结构形式的反水弯结构不仅能够对经过其的高温蒸汽迅速降温,以防止大量的高温蒸汽通过排汽系统的排汽管路排放到车间,发生烫伤操作人员或损坏电器设备的事故,而且使得反水弯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避免了占用车间内过大的空间,使排汽系统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提高了排汽系统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反水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进汽管;20、第一U形弯管;30、第二U形弯管;40、排汽管;5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反水弯结构不合理占用车间的空间过大,而影响排汽系统小型化设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水弯结构和排汽系统,其中,排汽系统包括排汽管路和反水弯结构,反水弯结构设置在排汽管路的末端,以对排汽管路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反水弯结构为上述和下述的反水弯结构。如图1所示,反水弯结构包括进汽管10、第一U形弯管20和第二U形弯管30,第一U形弯管20与进汽管10连接,且第一U形弯管20的U形口朝上,第二U形弯管30与第一U形弯管20连接,且第二U形弯管30的U形口朝下,其中,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通过对反水弯结构的相连接的第一U形弯管20和第二U形弯管30的位置关系优化设计,即使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这种结构形式的反水弯结构不仅能够对经过其的高温蒸汽迅速降温,以防止大量的高温蒸汽通过排汽系统的排汽管路排放到车间,发生烫伤操作人员或损坏电器设备的事故,而且使得反水弯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避免了占用车间内过大的空间,使排汽系统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提高了排汽系统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U形弯管20和第二U形弯管30均具有一定地储液能力,当高温蒸汽与液体接触时,便会在二次水封的作用下冷却形成冷凝水,大大降低了排放到反水弯结构外部的高温蒸汽的量。可选地,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与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优选地,为了便于对反水弯结构进行加工制造,降低其生产成本,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垂直于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如图1所示,反水弯结构还包括排汽管40,排汽管40与第二U形弯管30的远离第一U形弯管20的一端连接。这样,排汽管路内的大部分高温蒸汽到达反水弯结构后被冷却成冷凝水,至少很少一部分高温蒸汽会通过排汽管40排出。如图1所示,排汽管40的管径沿远离第二U形弯管30的方向逐渐减小。这种结构形式的排汽管40能够进一步对高温蒸汽降温,减少排出反水弯结构的高温蒸汽的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汽管1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第二U形弯管30的最高点的高度。这种结构的反水弯结构能够提升对高温蒸汽的冷却效果。可选地,进汽管1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二U形弯管30的最高点的高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8cm且小于等于12cm。优选地,进汽管1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二U形弯管30的最高点的高度之间的差值为10cm。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因抓取反水弯结构时被烫伤,以及便于对反水弯结构的位置进行移动或进行安装,反水弯结构还包括把手50,把手50的第一端与进汽管10连接,把手50的第二端与第二U形弯管30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水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汽管(10);第一U形弯管(20),所述第一U形弯管(20)与所述进汽管(10)连接,且所述第一U形弯管(20)的U形口朝上;第二U形弯管(30),所述第二U形弯管(30)与所述第一U形弯管(20)连接,且所述第二U形弯管(30)的U形口朝下;其中,所述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水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汽管(10);第一U形弯管(20),所述第一U形弯管(20)与所述进汽管(10)连接,且所述第一U形弯管(20)的U形口朝上;第二U形弯管(30),所述第二U形弯管(30)与所述第一U形弯管(20)连接,且所述第二U形弯管(30)的U形口朝下;其中,所述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呈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水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水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弯管(20)所在的延伸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U形弯管(30)所在的延伸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水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水弯结构还包括排汽管(40),所述排汽管(40)与所述第二U形弯管(30)的远离所述第一U形弯管(20)的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水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晓鲁世正赵忠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