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隆元刚专利>正文

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7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开设在垂直于管廊侧壁上变形缝方向的卡槽、安装在卡槽内的气囊盒、位于气囊盒内的防水气囊、与防水气囊充气口相连的充气管、固定在充气管伸出变形缝一端的压力表;所述气囊盒包括固定在变形缝内且一端开口的底座以及在底座开口一侧上能够上下滑移的移动板;所述防水气囊没有充气时,所述滑移板与所述底座的开口一侧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质量以及耐久性较差的问题,利用防水气囊的膨胀使移动板在底座上滑移,能够有效提高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质量以及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可收纳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排水等市政管线,具备综合性、长效性、可维护性、高科技性、抗震防灾性、环保性、低成本性、投资多元性、营运可靠性等特点。综合管廊应根据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防水设计,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并应满足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综合管廊变形缝是防水薄弱部位,沿长度方向每22-30m设置一道,数量非常多,如何保证变形缝部位防水耐久性及设计要求是综合管廊重中之重,目前公知的变形缝做法只能保证5年内的防水质量,在结构表面,渗漏水严重且无组织疏导,对综合管廊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其能够明显提高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质量以及耐久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包括开设在垂直于管廊侧壁上变形缝方向的卡槽、安装在卡槽内的气囊盒、位于气囊盒内的防水气囊、与防水气囊充气口相连的充气管、固定在充气管伸出变形缝一端的压力表;所述气囊盒包括固定在变形缝内且一端开口的底座以及在底座开口一侧上能够上下滑移的移动板;所述防水气囊没有充气时,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底座的开口一侧相互接触;所述充气管穿过变形缝一侧的管廊和移动板后与防水气囊的充气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充气管向防水气囊内充气,防水气囊因充气膨胀,从而将移动板在底座上向远离底座的方向滑移,继续向防水气囊内充气,直至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侧与放置气囊盒的卡槽顶部接触,被顶起的移动板能够对变形缝进行防水保护,压力表能够观测防水气囊内压力变化,观察防水气囊是否破裂泄漏;采用本技术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可创造良好的廊内环境,通过气压控制与变形缝的秘贴情况,可有效减少因施工因素造成的止水构件安装质量不好而引起的漏水,可提高防水质量及耐久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底座内固设有与底座垂直设置的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通孔位置一一对应,且相互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水气囊因充气膨胀将移动板顶起时,移动板上的通孔沿着导向柱滑移,导向柱和通孔相互配合,能够对移动板起到导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上固设有面积大于通孔面积的防脱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板上的通孔沿着导向柱向导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滑移时,可能移动板上的通孔会与导向柱脱离,在导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上设置防脱板,当移动板上的通孔在导向柱上向远离底座的一端滑移时,防脱板能够防止移动板与导向柱脱离,增加移动板与导向柱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防脱板相互配合的防脱孔;所述防脱板与所述防脱孔相互配合时,所述防脱板的远离到导向柱的一侧与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侧相互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防脱板位于防脱孔内时,防脱板远离导向柱的一端与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端相互平齐,使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侧在防水气囊充气而与卡槽内壁接触时,贴合的更紧密,增加移动板的防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板靠近导向柱的一侧上固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防脱板的大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脱板位于防脱孔内时,密封垫能够与防脱孔相互配合,增加防脱孔与防脱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渗漏水沿着防脱孔进入底座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部高压缩性泡沫板和底部高压缩性泡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高压缩性泡沫板能够防止渗漏水从气囊盒的顶部渗入变形缝内,底部高压缩性泡沫板能够防止渗漏水从气囊盒的底部渗入变形缝内,进一步增加变形缝的防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外壁和移动板远离防水气囊的一侧上均固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渗漏水从顶部渗入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侧时,位于移动板上的遇水膨胀橡胶层能够遇水膨胀,防止渗漏水从顶部继续向其余部位扩散;当渗漏水从底部渗入时,底座上的遇水膨胀橡胶层能够遇水膨胀,反正渗漏水从底部向上扩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防水气囊出现破损后,在所述防水气囊内填充有无固结收缩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水气囊出现破损后,沿充气管向防水气囊内填充无固结收缩材料,能够保持防水气囊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管靠近防水气囊的一端上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充气口上固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一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接口;所述固定环靠近插接口的一侧固接有多个与插接口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固定环的一端上固设有橡胶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充气管上的橡胶球塞入插接口内,橡胶球受力收缩,进入插接口远离充气管的一端,继续按压充气管,连接柱进入插接口内,因为橡胶球恢复原装,阻止连接柱从插接口中滑出,增加充气管和充气口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气囊盒设置成固定的底座和能够滑移的移动板两部分,在底座内放置防水气囊,能够利用充气的防水气囊使移动板在底座上滑移,使移动板与卡槽的内壁接触,对变形缝进行防水保护,增加变形缝的防水质量及耐久性;(2)本技术通过在底座内设置与底座垂直设置的导向柱,并在移动板上开设通孔,导向柱和通孔相互配合,对移动板起到导向作用;(3)本技术通过在导向柱上设置防脱板,在移动板上设置防脱孔,能够反正移动板和导向柱脱离,增加导向柱和移动板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为体现气囊盒和变形缝位置关系而作的剖视图;图2是为体现气囊盒和防水气囊的位置关系而作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管廊侧壁;11、变形缝;12、卡槽;13、圆孔;2、气囊盒;21、底座;22、移动板;221、通孔;222、导向柱;223、防脱板;224、防脱孔;225、密封垫;23、遇水膨胀橡胶层;24、橡胶孔;3、防水气囊;31、充气口;32、安装环;33、插接口;4、充气管;41、压力表;42、顶部高压缩性泡沫板;43、底部高压缩性泡沫板;44、固定环;45、连接柱;46、橡胶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参见图1,包括位于两个管廊侧壁1形成的变形缝11内的气囊盒2、位于气囊盒2内部的防水气囊3、与防水气囊3内部连通的充气管4、位于充气管4远离防水气囊3一端的压力表41、位于气囊盒2顶部的顶部高压缩性泡沫板42和位于气囊盒2底部的底部高压缩性泡沫板43;充气管4穿过管廊侧壁1和气囊盒2后与防水气囊3连接;防水气囊3内部在防水气囊3本体不出现破损前不需要填充固体类材料,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垂直于管廊侧壁(1)上变形缝(11)方向的卡槽(12)、安装在卡槽(12)内的气囊盒(2)、位于气囊盒(2)内的防水气囊(3)、与防水气囊(3)充气口(31)相连的充气管(4)、固定在充气管(4)伸出变形缝(11)一端的压力表(41);所述气囊盒(2)包括固定在变形缝(11)内且一端开口的底座(21)以及在底座(21)开口一侧上能够上下滑移的移动板(22);所述防水气囊(3)没有充气时,所述移动板(22)与所述底座(21)的开口一侧相互接触;所述充气管(4)穿过变形缝(11)一侧的管廊和移动板(22)后与防水气囊(3)的充气口(3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垂直于管廊侧壁(1)上变形缝(11)方向的卡槽(12)、安装在卡槽(12)内的气囊盒(2)、位于气囊盒(2)内的防水气囊(3)、与防水气囊(3)充气口(31)相连的充气管(4)、固定在充气管(4)伸出变形缝(11)一端的压力表(41);所述气囊盒(2)包括固定在变形缝(11)内且一端开口的底座(21)以及在底座(21)开口一侧上能够上下滑移的移动板(22);所述防水气囊(3)没有充气时,所述移动板(22)与所述底座(21)的开口一侧相互接触;所述充气管(4)穿过变形缝(11)一侧的管廊和移动板(22)后与防水气囊(3)的充气口(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21);所述底座(21)内固设有与底座(21)垂直设置的多个导向柱(222);所述导向柱(222)与通孔(221)位置一一对应,且相互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22)远离底座(21)的一端上固设有面积大于通孔(221)面积的防脱板(2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综合管廊变形缝的充气组合式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2)上开设有与防脱板(223)相互配合的防脱孔(224);所述防脱板(22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元刚
申请(专利权)人:隆元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