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86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消毒池通过可移动输水管道依次相连,这四个功能池体均为独立模块。调节池集蓄水和沉淀功能于一体,设有集水槽,节约面积。厌氧生物滤池的生物填料采用生物陶粒,密度小、比表面积、孔隙率大,在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随厌氧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一定时间后,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可有效解决厌氧生物滤池的排泥问题。集成度高,处理效果显著、抗冲击性好,高浓度和低浓度污染物的污染水体均适用,本装置故障少,便于安装、适用、维护及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厌氧、好氧生物滤池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普遍占地广,成本高,且以好氧曝气生物反应器为主,污水处理效果一般,运行不稳定,抗冲击性差,维修成本较高,难以持久运行。厌氧生物滤池主要包括布水系统、填料(反应区)、沼气收集系统、排水系统。此外,有的还具有回流系统。厌氧生物滤池生物固体浓度高,可以承担较高的有机负荷;生物固体停留时间长,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启动时间短,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较容易;不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方便。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SS容易发生堵塞,维护成本较高。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氧化、过滤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的新工艺,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悬浮物、氨氮和总氮、COD、总磷等的处理。从工程运行分析,对悬浮物以及低浓度的COD、氨氮的去除率效果较为显著,但对于总氮以及高浓度的COD、氨氮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出水指标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所存在的部分指标处理效果差,系统运行不稳定及抗冲击性差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显著、集成度高、抗冲击性好的污水处理一体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消毒池。所述的调节池集蓄水和沉淀功能于一体,为独立箱体结构,所述调节池远离所述厌氧生物滤池的侧壁上方设有进水管道,所述的调节池底部设有排泥管道,连接所述厌氧生物滤池的侧壁上方设有集水槽,通过移动输水管道与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相连,移动输水管道设有水泵。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下部设有可拆卸承托层,承托层下方为进水缓冲区,进水缓冲区设有进水管道,承托层上方放置厌氧生物填料,厌氧生物滤池上部设有溢流管道,顶部为沼气输出管道。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下部设有可拆卸承托层,承托层下方设有可移动式曝气管道,可移动曝气管道连接风机,承托层上方放置好氧生物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底部为排水区,排水区设有反冲洗管道和好氧排水管道,反冲洗管道通过反冲洗水泵连接消毒池,好氧排水管道通过提升水泵连接消毒池,曝气生物滤池上部设有反冲洗集水槽,反冲洗集水槽通过可移动输水管道与调节池连接,可移动输水管道设有水泵。所述消毒池内竖向间隔设有两排消毒池隔板,两排所述消毒池隔板交错固定在所述消毒池侧壁和底壁上,所述消毒池隔板长度大于消毒池体高度的一半,且小于消毒池体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分为四个独立模块,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消毒池,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和管理。调节池集蓄水和沉淀功能于一体,设有集水槽,节约面积。厌氧生物滤池的生物填料采用生物陶粒,密度小、比表面积、孔隙率大,在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随厌氧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一定时间后,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可有效解决厌氧生物滤池的排泥问题。本技术可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选择是否使用厌氧生物滤池模块,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高效降解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池;2、厌氧生物滤池;3、曝气生物滤池;4、消毒池;5、输水管道;6、挡板;7、集水槽;8、输水管道;9、水泵;10、供水缓冲区;11、承托层;12、厌氧填料层;13、沼气输出管道;14、输水管道;15、好氧生物填料;16、承托层;17、可移动式曝气管道;18、气泵;19、排水缓冲区;20、输水管道;21、水泵;22、挡板;23、输水管道;24、反冲洗管道;25、反冲洗水泵;26、反冲洗集水槽;27、可移动输水管道;28、水泵;29、排泥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厌氧生物滤池2、曝气生物滤池3和消毒池4通过可移动输水管道依次相连,这四个功能池体均为独立模块。待处理水通过输水管道5进水调节池1,经过调节池1沉淀之后溢流进入上方的集水槽7,集水槽7通过输水管道8与厌氧生物滤池2连通,输水管道8上设有水泵9,集水槽7中待处理水通过水泵7经输水管道8进入厌氧生物滤池2,厌氧生物滤池2产生的沼气经沼气输出管道13输出,厌氧生物滤池2处理后的水流可通过输水管道14溢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3,曝气生物滤池3通过输水管道20与消毒池4连通,输水管道20上设有水泵21,曝气生物滤池3处理过的水通过水泵21经输水管道20提升到消毒池4中消毒,消毒池4中消毒处理后的水经过输水管道23排出。调节池1内设有挡板6,可有效减少输水管道5输送的待处理水的冲击,利于水中污泥等杂质的沉淀,调节池1底部设有排泥管道29,可将沉淀的污泥输出。厌氧生物滤池2下方设有承托层11,承托层11下方为供水缓冲区10,承托层11上方放置厌氧生物填料12,经过填料中生物陶粒等滤料的吸附、截留及厌氧分解,进而达到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目的。厌氧生物滤池2处理后的水流经输水管道14进入曝气生物滤池3,经过曝气生物滤池3中的好氧生物填料15的截留、吸附以及好氧分解,从而实现净化污水的目的。曝气生物滤池3下部设有承托层16,承托层16内设可移动式曝气管道17,可移动曝气管道17连接风机18,可对曝气生物滤池3进行曝气处理,承托层16下方为排水缓冲区19,排水缓冲区19侧壁设有反冲洗输水管道24,反冲洗输水管道24上设有反冲洗水泵25,反冲洗水泵25将消毒池4中的水经过反冲洗管道24输送到曝气生物滤池3中,对滤料进行冲洗。曝气生物滤池3上部边缘设有反冲洗集水槽26,用于容纳反冲洗时的溢流污水,反冲洗集水槽26通过可移动输水管道27与调节池连接,可移动输水管道27设有水泵28,可将反冲洗时一出的污水抽入调节池1中。消毒池4内设隔板22,两排隔板22交错设置有利于水流和消毒剂的充分混合。本技术将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及消毒池构建成一体式结构,集成度高,处理效果显著、抗冲击性好,高浓度和低浓度污染物的污染水体均适用,本装置故障少,便于安装、适用、维护及管理。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消毒池,通过可移动输水管道依次相连,这四个功能池体均为独立模块,调节池集蓄水和沉淀功能于一体,为独立箱体结构,调节池上方设有集水槽,通过移动输水管道与厌氧生物滤池相连,厌氧生物滤池产生的沼气经沼气输出管道输出,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流可通过输水管道溢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输水管道与消毒池连通,输水管道上设有水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过的水通过水泵经输水管道提升到消毒池中消毒,消毒池中消毒处理后的水经过输水管道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消毒池,通过可移动输水管道依次相连,这四个功能池体均为独立模块,调节池集蓄水和沉淀功能于一体,为独立箱体结构,调节池上方设有集水槽,通过移动输水管道与厌氧生物滤池相连,厌氧生物滤池产生的沼气经沼气输出管道输出,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流可通过输水管道溢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输水管道与消毒池连通,输水管道上设有水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过的水通过水泵经输水管道提升到消毒池中消毒,消毒池中消毒处理后的水经过输水管道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生物滤池下部设有可拆卸承托层,承托层下方为进水缓冲区,进水缓冲区设有进水管道,承托层上方放置厌氧生物填料,厌氧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翔李军娟贺苏丹汪建峰王业春申凯歌曾鹏飞张正蕊陈嘉健田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