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传输装置、电气电子机柜及热量传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30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量传输装置、电气电子机柜及热量传输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以及至少一个制冷片;第一散热器,用于吸收第一散热器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与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吸收第一散热器的热量,并将第一散热器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与至少一个制冷片相对设置,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制冷片传递的热量,并将至少一个制冷片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第二散热器所处的第二环境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热量传输装置的体积较小、易安装、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存在由于管道或管口渗漏液体引起的电气电子部件出现故障及可以有效的控制待加热或者待散热环境温度的技术效果。

Heat Transfer Devic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abinet and Heat Transfer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transfer device, a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abinet and a heat transfer method.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radiator, a second radiator and at least one refrigerating sheet; a first radiator for absorbing heat in the first environment where the first radiator is located; and at least one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ng she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radiator for absorbing heat of the first radiator. The heat of the first radiator is transferred to the second radiator, and the second radiator, relative to at least one refrigerating sheet, is provided for receiving the heat transferred by at least one refrigerating sheet and transmitting the heat transferred by at least one refrigerating sheet to the second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second radiator is locate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alizes the technical effect that the heat transfer device is small in volume, easy to install, and there is no malfunction of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caused by leakage of liquid from the pipeline or the nozzle in the process of use,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to be heated or to be heat dissip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量传输装置、电气电子机柜及热量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热量传输装置、电气电子机柜及热量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型医疗设备的系统架构中,出于集成化等考虑,电气电子设备均会被集中布置在电气电子机柜中。然而,大量电气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有热量产生,若不能及时将其产生的热量带走,机柜内部的温度会上升,可能会超出电气电子设备对温度的要求范围。当电气电子机柜中的电气电子设备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工作时,不仅性能会下降,还存在损坏的危险。因此在电气电子机柜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方式为:在机柜内部设置一个机柜风机盘管和风扇,向风机盘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利用风扇在风机盘管的表面形成强制对流,将热量传递至盘管的水中实现机柜内部的温度降低。然而传统的冷却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将冷却水通入风机盘管中对电气电子机柜中进行冷却时,风机盘管存在管接头和水冷管道,因此可能存在管道或者管接头渗漏风险,当液体渗漏并接触电气电子设备时容易引发事故等技术问题;2)电气电子机柜中所需的风机盘管体积较大,较重,不易安装;3)风机盘管本身成本较大,且只有冷却的模式,无加热模式;4)不具备控温功能,也就是说基本不会响应热源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量传输装置、电气电子机柜及热量传输方法,以实现有效的控制电气电子机柜中的温度,使电气/电子部件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热量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以及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热量,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制冷片传递的热量,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制冷片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所述第二散热器所处的第二环境中。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流风机以及第二轴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风叶旋转将所述第一散热器所处环境中的热量聚集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处;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风叶旋转将所述第二散热器所散发的热量疏散。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境中,用于通过风叶旋转带动所述第一环境中的空气流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对设置;或者,所述第三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轴流风机的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功率。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境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环境中的当前温度。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用于通过所述当前温度发送给电流源控制装置;所述电流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当前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控制电流源向所述至少一个制冷片输出的电流;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还用于当接收所述电流源控制装置输出的电流时产生与所述电流相对应的制冷量,以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热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境为待散热环境时,所述第二环境为外部环境;或者,所述第二环境为待加热环境时,所述第一环境为热量供应环境。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气电子机柜,所述电气电子机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任一所述热量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设置在所述电气电子机柜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电气电子机柜的外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量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散热器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通过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吸收第一散热器的热量,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制冷片传递的热量,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制冷片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所述第二散热器所处的第二环境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散热器,用于吸收第一散热器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与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吸收第一散热器的热量,并将第一散热器吸收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与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相对设置,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传递的热量,并将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第二散热器所处的第二环境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向风机盘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利用风扇在风机盘管的表面形成强制对流,从而实现降低温度的过程中存在风机盘管的管道或管接头处可能有渗漏,导致电机设备易引起事故、风机盘管体积较大不易安装以及不具备控温功能等技术问题,实现了热量传输装置的体积较小、易安装、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存在由于管道或者管口渗漏液体引起的电气电子部件出现故障以及可以有效的控制第一环境中温度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电气电子机柜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中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包括第二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分别包括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包括第三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量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101、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102以及第二散热器103。第一散热器101,用于吸收第一散热器101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102,与第一散热器101对应设置,用于吸收第一散热器101的热量,并将第一散热器101吸收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散热器103;第二散热器103,与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102相对设置,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102传递的热量,并将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102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第二散热器103所处的第二环境中。需要说明的是,热量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任意需要降低温度或者升高温度的设备中,可选的,可以将热量传输装置设置在电气电子机柜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热量传输装置设置在电气电子机柜中为例来介绍,电气电子机柜的示意图可参见图2。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器、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以及第二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热量,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传递的热量,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所述第二散热器所处的第二环境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器、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以及第二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所处的第一环境中的热量;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热量,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传递的热量,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传递的热量进行散发到所述第二散热器所处的第二环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流风机以及第二轴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风叶旋转将所述第一散热器所处环境中的热量聚集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处;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风叶旋转将所述第二散热器所散发的热量疏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境中,用于通过风叶旋转带动所述第一环境中的空气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对设置;或者,所述第三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流风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