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瓶放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6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药瓶放置座,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固定小药瓶,避免药瓶倾倒的小药瓶放置座。小药瓶放置座包括药瓶杯、吸盘、弹性套、杯盖、压杆、压环和压缩弹簧;药瓶杯内设置有锥台形的杯孔;吸盘与药瓶杯的底部连接;弹性套的形状为锥台形,弹性套中心设置有药瓶固定孔,弹性套上设置有第一变形槽和第二变形槽,弹性套位于杯孔内且外侧面与杯孔孔壁贴合;杯盖与药瓶杯连接,杯盖上设置有药瓶进入孔和压杆导向孔;压环与弹性套上表面贴合;压杆从压杆导向孔伸入药瓶杯内并与压环连接;压缩弹簧套装在压杆上并位于杯盖与压环之间,压缩弹簧的弹力下压压环和弹性套使弹性套收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固定小药瓶,例如安尔碘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药瓶放置座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药瓶放置座。
技术介绍
治疗车上常会装载大小不同的各种药瓶,这些药瓶放在治疗车的台面上,在治疗加减速、转弯或颠簸时,药瓶容易倾倒,造成药液倒出或药瓶掉落地面破碎。为了固定药瓶避免倾倒,需要相应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固定小药瓶,避免药瓶倾倒的小药瓶放置座。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药瓶放置座包括药瓶杯、吸盘、弹性套、杯盖、压杆、压环和压缩弹簧;药瓶杯内设置有锥台形的杯孔;吸盘与药瓶杯的底部连接;弹性套的形状为锥台形,弹性套中心沿轴向设置有药瓶固定孔,弹性套上设置有第一变形槽和第二变形槽,第一变形槽由弹性套的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二变形槽由弹性套的另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一变形槽和第二变形槽错位设置,弹性套位于杯孔内且外侧面与杯孔孔壁贴合;杯盖与药瓶杯可拆卸连接,杯盖中心设置有药瓶进入孔,杯盖上设置有压杆导向孔;压环与弹性套上表面贴合;压杆从压杆导向孔伸入药瓶杯内并与压环连接;压缩弹簧套装在压杆上并位于杯盖与压环之间,压缩弹簧的弹力下压压环和弹性套,使弹性套收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2)通过吸盘将药瓶杯固定到治疗车台面上,拉起压杆,弹性套回弹,将小药瓶从药瓶进入孔放入药瓶固定孔,放开压杆,压缩弹簧的弹力下压压环和弹性套,使弹性套收缩,药瓶固定孔即抱紧小药瓶。本技术可以将小药瓶牢固地固定在治疗车台面上,避免药瓶倾倒摔碎或药液倒出。(2)由于药瓶固定孔大小可变,本技术对于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的药瓶均能可靠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小药瓶放置座结构图;图2是弹性套主视图;图3是弹性套俯视图;图4是弹性套仰视图;图中标记为:瓶杯1、杯孔1-1、吸盘2、弹性套3、药瓶固定孔3-1、第一变形槽3-2、第二变形槽3-3、杯盖4、药瓶进入孔4-1、压杆导向孔4-2、压杆5、压缩弹簧6、压环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固定小药瓶,避免药瓶倾倒的小药瓶放置座,如图1至图4所示:小药瓶放置座包括药瓶杯1、吸盘2、弹性套3、杯盖4、压杆5、压环7和压缩弹簧6;药瓶杯1内设置有锥台形的杯孔1-1;吸盘2与药瓶杯1的底部连接;弹性套3的形状为锥台形,弹性套3中心沿轴向设置有药瓶固定孔3-1,弹性套3上设置有第一变形槽3-2和第二变形槽3-3,第一变形槽3-2由弹性套3的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二变形槽3-3由弹性套3的另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一变形槽3-2和第二变形槽3-3错位设置,弹性套3位于杯孔1-1内且外侧面与杯孔1-1孔壁贴合;杯盖4与药瓶杯1可拆卸连接,杯盖4中心设置有药瓶进入孔4-1,杯盖4上设置有压杆导向孔4-2;压环7与弹性套3上表面贴合;压杆5从压杆导向孔4-2伸入药瓶杯1内并与压环7连接;压缩弹簧6套装在压杆5上并位于杯盖4与压环7之间,压缩弹簧6的弹力下压压环7和弹性套3,使弹性套3收缩。使用时,通过吸盘2将药瓶杯1固定到治疗车台面上;拉起压杆5,压杆5带动压环7上移;弹性套3因自身弹性回弹,药瓶固定孔3-1增大;将小药瓶从药瓶进入孔4-1放入药瓶固定孔3-1,再放开压杆5,压缩弹簧6的弹力下压压环7和弹性套3,使弹性套3收缩,药瓶固定孔3-1缩小抱紧小药瓶。弹性套3是本技术的重要零件,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至图4所示,弹性套3可采用自身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加上设置了第一变形槽3-2和第二变形槽3-3,弹性套3可具有较大的伸缩量。弹性套3与杯孔1-1孔壁贴合,二者间的摩擦力应尽量小,避免摩擦力影响弹性套3回弹。压环7的作用是在下压时,使弹性套3各部分受力均匀。本技术适用于固定小药瓶,例如安尔碘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药瓶放置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瓶杯(1)、吸盘(2)、弹性套(3)、杯盖(4)、压杆(5)、压环(7)和压缩弹簧(6);药瓶杯(1)内设置有锥台形的杯孔(1‑1);吸盘(2)与药瓶杯(1)的底部连接;弹性套(3)的形状为锥台形,弹性套(3)中心沿轴向设置有药瓶固定孔(3‑1),弹性套(3)上设置有第一变形槽(3‑2)和第二变形槽(3‑3),第一变形槽(3‑2)由弹性套(3)的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二变形槽(3‑3)由弹性套(3)的另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一变形槽(3‑2)和第二变形槽(3‑3)错位设置,弹性套(3)位于杯孔(1‑1)内且外侧面与杯孔(1‑1)孔壁贴合;杯盖(4)与药瓶杯(1)可拆卸连接,杯盖(4)中心设置有药瓶进入孔(4‑1),杯盖(4)上设置有压杆导向孔(4‑2);压环(7)与弹性套(3)上表面贴合;压杆(5)从压杆导向孔(4‑2)伸入药瓶杯(1)内并与压环(7)连接;压缩弹簧(6)套装在压杆(5)上并位于杯盖(4)与压环(7)之间,压缩弹簧(6)的弹力下压压环(7)和弹性套(3),使弹性套(3)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药瓶放置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瓶杯(1)、吸盘(2)、弹性套(3)、杯盖(4)、压杆(5)、压环(7)和压缩弹簧(6);药瓶杯(1)内设置有锥台形的杯孔(1-1);吸盘(2)与药瓶杯(1)的底部连接;弹性套(3)的形状为锥台形,弹性套(3)中心沿轴向设置有药瓶固定孔(3-1),弹性套(3)上设置有第一变形槽(3-2)和第二变形槽(3-3),第一变形槽(3-2)由弹性套(3)的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二变形槽(3-3)由弹性套(3)的另一个端面向内延伸,第一变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恬徐徐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