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钜祥专利>正文

门锁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09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锁锁芯,包括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外套内的锁芯轴,活动叶片设置在锁芯轴的内孔中,活动叶片与锁芯轴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锁芯轴外套内锁芯轴的一端与铰接在滑动铰轴上的转接块嵌合,转接块与拨轮相配合,活动叶片的侧壁与相对的锁芯轴外套的内壁上各设置凹槽,与凹槽相对的锁芯轴上开设通孔槽,通孔槽中装设滑锁件,与活动叶片在锁止位相对的锁芯轴外套内壁上设置叶片夹,叶片夹中设有叶片嵌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门锁锁芯结构设计简陋,防盗性能较弱、操作的手感不佳的缺陷,通过上述设计,大大提高了叶片式门锁锁芯的防盗性能,具有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开闭灵活、可靠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锁芯。技术背景传统的门锁锁芯,特别是采用叶片作为密码机构的门锁锁芯,都 仅通过不同拌列的叶片与锁芯轴外套的凹槽配合进行锁定,因此,结 构设计比较简陋,防盗性能较弱;在使用过程中,插入的钥匙容易左 右摆动,操作的手感不佳,因此相对来说,传统采用叶片作为密码机 构的门锁锁芯的故障率也较高,这势必影响其在锁具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门锁锁芯结构设计简陋,防盗性能较 弱、操作的手感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门锁锁芯,该门锁 锁芯的结构紧凑、防盗性能强、故障率低、使用的可靠性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芯轴外 套和锁芯轴外套内的锁芯轴,活动叶片设置在锁芯轴的内孔中,活动 叶片与镄芯轴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锁芯轴外套内锁芯轴的一端与铰接 在滑动铰轴上的转接块嵌合,转接块与拨轮相配合,活动叶片的側壁 与相对的锁芯轴外套的内壁上各设置凹槽,与凹槽相对的锁芯轴上开 设通孔槽,通孔槽中装设滑锁件,与活动叶片在锁止位相对的锁芯轴 外套内壁上设置叶片夹,叶片夹中设有叶片嵌槽。通孔槽与各活动叶片对应独立设置,通孔槽中装设的滑锁件为钢球。通孔槽为一连续长槽,该通孔槽中装设的滑锁件为滚柱。 在镄芯轴上设有环槽,环槽与叶片夹上的定位片定位配合。 在相邻的活动叶片之间的锁芯轴中夹设固定叶片。本技术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大大提髙了叶片式门锁锁芯的防 盗性能,具有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开闭灵活、可靠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详细内容。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围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图6是图5未插入钥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E-E剖视图;图8是图6的F-F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叶片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锁芯轴外套1和锁芯轴外套1内的锁 芯轴2,活动叶片3设置在锬芯轴2的内孔中,活动叶片3与锁芯轴 2之间设置复位弹簧4,锁芯轴外套1内锁芯轴2的一端与铰接在滑 动铰轴11上的转接块12嵌合,转接块与拨轮13相配合,活动叶片 3的側壁与相对的镄芯轴外套1的内壁上各设置凹槽5、 6,与凹槽5、 6相对的锁芯轴2上开设通孔槽7,通孔槽7中装设滑锁件,与活动 叶片3在锁止位相对的锁芯轴外套1内壁上设置叶片夹14,叶片夹 14中设有叶片嵌槽15,在锁芯轴2上设有环槽16,环槽16与叶片 夹14上的定位片17定位配合。通孔槽7和滑锁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可 有多种,如图1所示,通孔槽7对应于各活动叶片3在锁芯轴2中多 个独立设置,各通孔槽7中装设的滑锁件为钢球8;或如图9所示, 通孔槽7在锁芯轴2中为一连续长槽,该连续的通孔槽7中装设的滑 锁件为滚柱9。在相邻的活动叶片3之间的锁芯轴2中夹设固定叶片 10。固定叶片IO可设置一片或多片,可起到稳定钥匙和防拨的作用。开锁时,插入钥匙,钥匙向前推动滑动铰轴11,使一側的转接块12 与拨轮13嵌接连动,钥匙同时克服复位弹簧4的阻力使各活动叶片 3两端预置的卡头18脱离叶片夹14中的叶片嵌槽15并滑移对齐, 各活动叶片3上的凹槽5也同时对齐,在钥匙的带动下,活动叶片3、 锁芯轴2、转接块12与拨轮13—起转动,钢球7或者是滚柱8的一 端被带入活动叶片3侧壁上的凹槽5并随着锁芯轴2 —起滑过叶片夹 14旋转,钥匙继续转动到位后拨轮13动作达到开锁之目的。反向转 动钥匙时,拨轮13反向动作,钥匙到位时,活动叶片3側壁上的凹 槽5及锁芯轴外套1内壁上的凹槽6相对,拔出钥匙时,各活动叶片 3滑移错位,并通过凹槽5将钢球7或者是滚柱8的一端推入锁芯轴 外套1内壁上的凹槽6,同时,活动叶片3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其 两端预置的卡头18嵌入叶片夹14的叶片嵌槽15中,锁芯双重锁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钥匙两側的密齿采用不对称设计,钥匙只能由一个 方向插入锁芯,不仅提高了可靠性,而且大大降低了互开率。权利要求1. 一种门锁锁芯,包括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外套内的锁芯轴,活动叶片设置在锁芯轴的内孔中,活动叶片与锁芯轴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锁芯轴外套内锁芯轴的一端与铰接在滑动铰轴上的转接块嵌合,转接块与拨轮相配合,其特征是活动叶片(3)的侧壁与相对的锁芯轴外套(1)的内壁上各设置凹槽(5、6),与凹槽(5、6)相对的锁芯轴(2)上开设通孔槽(7),通孔槽(7)中装设滑锁件,与活动叶片(3)在锁止位相对的锁芯轴外套(1)内壁上设置叶片夹(14),叶片夹(14)中设有叶片嵌槽(15)。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门锁锁芯,其特征是通孔槽(7)与各 活动叶片(3)对应独立设置,通孔槽(7)中装设的滑锁件为钢球(8)。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门锁锁芯,其特征是通孔槽(7)为一 连续长槽,该通孔槽(7)中装设的滑锁件为滚柱(9)。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门锁锁芯,其特征是在锁芯 轴(2)上设有环槽(16),环槽(16)与叶片夹(14)上的定位片(17) 定位配合。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锁锁芯,其特征是在相邻的活 动叶片(3)之间的锁芯轴(2)中夹设固定叶片(10)。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锁芯,其特征是在相邻的活动叶 片(3)之间的锁芯轴(2)中夹设固定叶片(10)。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锁芯,其特征是在相邻的活动叶 片(3)之间的锁芯轴(2)中夹设固定叶片(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锁芯,包括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外套内的锁芯轴,活动叶片设置在锁芯轴的内孔中,活动叶片与锁芯轴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锁芯轴外套内锁芯轴的一端与铰接在滑动铰轴上的转接块嵌合,转接块与拨轮相配合,活动叶片的侧壁与相对的锁芯轴外套的内壁上各设置凹槽,与凹槽相对的锁芯轴上开设通孔槽,通孔槽中装设滑锁件,与活动叶片在锁止位相对的锁芯轴外套内壁上设置叶片夹,叶片夹中设有叶片嵌槽。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门锁锁芯结构设计简陋,防盗性能较弱、操作的手感不佳的缺陷,通过上述设计,大大提高了叶片式门锁锁芯的防盗性能,具有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开闭灵活、可靠高的优点。文档编号E05B19/00GK201103277SQ20072011147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徐钜祥 申请人:徐钜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锁芯,包括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外套内的锁芯轴,活动叶片设置在锁芯轴的内孔中,活动叶片与锁芯轴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锁芯轴外套内锁芯轴的一端与铰接在滑动铰轴上的转接块嵌合,转接块与拨轮相配合,其特征是活动叶片(3)的侧壁与相对的锁芯轴外套(1)的内壁上各设置凹槽(5、6),与凹槽(5、6)相对的锁芯轴(2)上开设通孔槽(7),通孔槽(7)中装设滑锁件,与活动叶片(3)在锁止位相对的锁芯轴外套(1)内壁上设置叶片夹(14),叶片夹(14)中设有叶片嵌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钜祥
申请(专利权)人:徐钜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