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97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取机,包括机架、支撑轴承、第一卷取组件、第二卷取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和第二卷取组件收卷的卷取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二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二回转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对应设置的机架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外环和套设在外环内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所述支撑轴承为两个,两支撑轴承的外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机架板上。其无需繁杂的装卸气涨轴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方便实现智能化机械作业。

Coil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iler,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support bearing, a first coiling component, a second coiling component, a coiling driving component driving the first coil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coiling component respectively, a first rotary driving component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coil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rotary driving component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econd coiling component. The supporting bearing comprises an outer ring and a first inner ring and a second inner r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in the outer ring. The supporting bearing is two, and the outer rings of the two supporting bearing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two frame plates. It does not need complicated loading and unloading gas rising shaft opera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and can easily realize intelligent mechanic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取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幅状材料卷取机都是采用气涨轴涨紧卷材的卷芯(纸管或塑管)对纸或薄膜等幅状材料的卷材进行卷取。随着生产线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装卸气涨轴的频率越来越快,劳动强度越来越大;且气涨轴速度快了容易被甩弯,为了使气涨轴不被甩弯,需要通过加厚气涨轴钢管壁厚提高气涨轴的刚性,造成重量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加上装卸气涨轴操作作业繁杂,影响工作效率,且不利于智能化机械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机,其无需繁杂的装卸气涨轴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方便实现智能化机械作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卷取机,包括机架、支撑轴承、第一卷取组件、第二卷取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和第二卷取组件收卷的卷取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二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二回转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对应设置的机架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外环和套设在外环内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所述支撑轴承为两个,两支撑轴承的外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机架板上,所述第一卷取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齿轮盘和第一气缸分别为两组,两第一齿轮盘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的第一内环上,两第一气缸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一齿轮盘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涨套,所述第二卷取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盘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齿轮盘和第二气缸分别为两组,两第二齿轮盘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的第二内环上,两第二气缸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二齿轮盘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涨套。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承、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通槽为半环形,与第一齿轮盘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卷取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卷取电机、第二卷取电机、设置在第二齿轮盘中心的中轴和设置在中轴上的皮带轮组,所述第一卷取电机和第一气缸通过绕设在皮带轮组上的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卷取电机和第二气缸通过绕设在皮带轮组上的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皮带轮组包括套设在中轴上的第一皮带轮和套设在第一皮带轮上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卷取电机和第一气缸通过绕设在第一皮带轮上的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卷取电机和第二气缸通过绕设在第二皮带轮上的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上还设置有第三皮带轮。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上还设置有第四皮带轮。优选的,所述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回转电机和连接在第一回转电机上的第一回转齿轮,所述第一回转齿轮与第一齿轮盘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回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回转电机和连接在第二回转电机上的第二回转齿轮,所述第二回转齿轮与第二齿轮盘啮合。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涨套替代气涨轴,有效解决了气涨轴装卸操作繁杂、易甩弯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实现智能化机械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卷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撑轴承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皮带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中卷取机(不含机架)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第一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二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10为本专利技术中卷取机卷取过程示意图;其中,100为通槽、11为机架板、2为支撑轴承、21为外环、22为第一内环、23为第二内环、31为第一齿轮盘、32为第一气缸、33为涨套、34为第三皮带轮、41为第二齿轮盘、42为第二气缸、44为第四皮带轮、51为第一卷取电机、52为第二卷取电机、53为中轴、54为皮带轮组、541为第一皮带轮、542为第二皮带轮、61为第一回转电机、62为第一回转齿轮、71为第二回转电机、72为第二回转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优实施例中一种卷取机,包括机架、支撑轴承2、第一卷取组件、第二卷取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和第二卷取组件收卷的卷取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二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二回转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对应设置的机架板11,所述支撑轴承2包括外环21和套设在外环21内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内环22和第二内环23,支撑轴承2为两个,两支撑轴承2的外环21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机架板11上,所述第一卷取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31和第一气缸32,所述第一齿轮盘31和第一气缸32分别为两组,两第一齿轮盘31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2的第一内环22上,两第一气缸32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一齿轮盘31上,第一气缸32的前端设置有涨套33,所述第二卷取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盘41和第二气缸42,第二齿轮盘41和第二气缸42分别为两组,两第二齿轮盘41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2的第二内环23上,两第二气缸42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二齿轮盘41上,第二气缸42的前端设置有涨套33。使用时,只需将卷芯置于两涨套33之间,两第一气缸32(或第二气缸42)顶出,将卷芯在两涨套33间夹紧,同时,卷取驱动组件驱动下,卷芯转动,即可实现幅状材料的收卷;再利用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和第二回转驱动组件带动第一齿轮盘31和第二齿轮盘41的转动,调整两卷取组件的位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涨套替代气涨轴,有效解决了气涨轴装卸操作繁杂、易甩弯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实现智能化机械作业。具体的,支撑轴承2、第一齿轮盘31和第二齿轮盘41同轴设置,保证卷取机运行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一齿轮盘31和第二齿轮盘41上均开设有通槽100,通槽100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气缸32和第二气缸42的直径。第一气缸32和第二气缸42分别穿过第二齿轮盘41和第一齿轮盘31的通槽100。通槽100为半环形,与第一齿轮盘31同轴设置,与气缸的转动轨迹重合。具体的,所述卷取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卷取电机51、第二卷取电机52、设置在第二齿轮盘41中心的中轴53和设置在中轴53上的皮带轮组54,皮带轮组54包括套设在中轴上的第一皮带轮541和套设在第一皮带轮541上的第二皮带轮542,第一卷取电机51和第一气缸32通过绕设在第一皮带轮541上的皮带连接,第二卷取电机52和第二气缸42通过绕设在第二皮带轮542上的皮带连接。皮带轮组54的设置,有利于减小空间占用。具体的,所述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回转电机61和连接在第一回转电机61上的第一回转齿轮62,第一回转齿轮62与第一齿轮盘31啮合。所述第二回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回转电机71和连接在第二回转电机71上的第二回转齿轮72,第二回转齿轮72与第二齿轮盘41啮合。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32上还设置有第三皮带轮34,第二气缸42上还设置有第四皮带轮44,保证皮带具有更好的传动作用。本专利技术使用原理如下:1)第一卷取组件位于卷取工位上,将两卷芯分别插入第一气缸32和第二气缸42前端的涨套33之间顶出并涨紧,将幅状材料牵引到第一气缸32上的卷芯上(参照图7);2)由第一卷取电机51驱动第一气缸32,将幅状材料卷取到第一气缸32上的卷芯上(参照图8);3)当第一气缸3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轴承、第一卷取组件、第二卷取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和第二卷取组件收卷的卷取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二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二回转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对应设置的机架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外环和套设在外环内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所述支撑轴承为两个,两支撑轴承的外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机架板上,所述第一卷取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齿轮盘和第一气缸分别为两组,两第一齿轮盘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的第一内环上,两第一气缸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一齿轮盘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涨套,所述第二卷取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盘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齿轮盘和第二气缸分别为两组,两第二齿轮盘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的第二内环上,两第二气缸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二齿轮盘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涨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轴承、第一卷取组件、第二卷取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和第二卷取组件收卷的卷取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一回转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二卷取组件回转的第二回转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对应设置的机架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外环和套设在外环内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所述支撑轴承为两个,两支撑轴承的外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机架板上,所述第一卷取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齿轮盘和第一气缸分别为两组,两第一齿轮盘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的第一内环上,两第一气缸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一齿轮盘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涨套,所述第二卷取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盘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齿轮盘和第二气缸分别为两组,两第二齿轮盘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支撑轴承的第二内环上,两第二气缸分别对应可转动设置在两第二齿轮盘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涨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承、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良武刘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亨利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