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富强专利>正文

汽车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627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防盗装置,电源、电源锁、控制电路及驱动电路依次电连接,电子钥匙上的钥匙头与电源锁上的钥匙孔相匹配,密码输入键盘与控制电路为信号传输连接,驱动电路与电机相连,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传动机构相连,该变速传动机构上连有锁片(11),锁片(11)的一头设置在锁体(1)内腔的径向导槽(1c)中,锁体(1)为管道结构,其内腔与发动机进气道或排气道或进油道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机电结合原理,通过锁片控制发动机进气道或排气道或进油道的通断,整个防盗装置不容易被小偷破坏,并采用电源锁及密码来加以双重识别控制,使防盗效果更加全面、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防盗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防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由奢侈品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被盗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人们运用了许多方法来加以解决,通常是设计各种机械的、电子的或机电结合型的各种锁,来对汽车上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部位进行锁定,最常见的如电源锁、方向盘锁、轮毂锁、刹车锁等,它们很容易被窃贼用工具破坏,使被锁定部件恢复原状而将车开走,起不到真正的防盗作用,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近年来,人们开始想办法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来达到防盗目的,如控制其正常点火、控制其正常供油等,并且辅之于振动式声光报警及密码防盗电子锁,如公开号为1521066,公开日为2004年8月18日,名称为“防止使用发动机的汽车防盗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发动机正常供油的汽车防盗装置,其主要由控制器、通断执行件以及通断执行电路组成,通断执行件为一种开关,其电连接在汽车燃油油泵电机的工作电路上,通断执行件及通断执行电路安装在燃油箱内腔中或安装在与燃油油箱内腔连通的第二空腔中。该防盗装置由于安装位置较为隐蔽,因此有一定的防盗效果,但一旦窃贼知道该防盗原理,很容易通过短接方式使油泵电机恢复工作,因此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可靠防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防盗装置,以解决现有汽车防盗装置很容易被窃贼破坏,而且被破坏后很容易恢复汽车的行使功能,从而没有从根本上起到防盗作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所述的汽车防盗装置,包括电源、电源锁、电子钥匙、密码输入键盘、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其中电源、电源锁、控制电路及驱动电路依次电连接,电子钥匙上有钥匙头及开锁信号发射端,钥匙头与电源锁上的钥匙孔相匹配,密码输入键盘与控制电路为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电路由开锁信号接收电路、钥匙识别电路、密码电路及换相延时电路组成,驱动电路与电机相连,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传动机构相连,该变速传动机构上连有锁片,锁片的一头设置在锁体内腔的径向导槽中,锁体为管道结构,其内腔与发动机进气道或排气道或进油道相适配。上述变速传动机构可由小齿轮、大齿轮及螺杆构成,其中小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大齿轮安装在螺杆的一端,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螺杆的另一端伸入锁片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上部设有内螺纹与螺杆相配合。本技术中的锁体可连接在发动机进气道或排气道或进油道上,或直接将其与发动机进气道或排气道或进油道铸造成一个整体。电子钥匙的钥匙头插入电源锁的钥匙孔中,并旋转使之到位,使控制电路接通电源,按动电子钥匙上的按钮,电子钥匙内的发射模块电路通过开锁信号发射端发出开锁信号,该开锁信号被控制电路中的开锁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并由钥匙识别电路加以识别处理后再触发密码电路动作,此时通过密码输入键盘输入正确的解锁密码,正确的解锁密码信号经密码电路触发换相延时电路动作,换相延时电路可控制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电机通过变速传动机构带动锁片运动,从而使锁片的一头沿径向导槽进入锁体内腔中并切断发动机的气流通道,或沿径向导槽退出锁体内腔并打开发动机的气流通道。当锁片切断发动机的气流通道或进油道时,发动机无法正常起动。由于锁体设置成与发动机进、排气道或进油道上,位置相对隐密不易被窃贼发现,即使发现,也需要升降机才能拆除,整个机械结构可使用防撬螺栓固定,以增加拆除的难度。如果窃贼用蛮横手段将其破坏,将使锁片卡死在锁体中而给偷盗带来更大困难。还可增设触发声音报警器,以避免窃贼采用暴力拆除。不管解锁还是锁定均通过电源锁及密码来加以双重识别控制,因此使整个防盗装置更加全面、可靠,从根本上起到了防盗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用机电结合原理,通过锁片控制发动机进、排气道或进油道的通断,整个防盗装置不容易被小偷破坏,并采用电源锁及密码来加以双重识别控制,使防盗效果更加全面、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解锁状态);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锁体1的主视图(剖面状态);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左视图;图6是图3的右视图; 图7是图3的B-B剖视图;图8是图1中防护罩2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8的C-C剖视图;图11是图1中锁片11的主视图;图12是图11的D-D剖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14是本技术中电子钥匙14上开锁信号发射端14b的电路及控制电路10中开锁信号接收电路10a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控制电路10中密码电路10c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中密码输入键盘15的电路原理图;图17是本技术中换相延时电路10d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及图13所示,本技术由电源12、电源锁13、电子钥匙14、密码输入键盘15、控制电路10、驱动电路3、电机4、变速传动机构、锁体1、锁片11及防护罩2构成,其中电源12、电源锁13、控制电路10及驱动电路3依次电连接,电子钥匙14上有钥匙头14a及开锁信号发射端14b,钥匙头14a与电源锁1上的钥匙孔13a相匹配,密码输入键盘15与控制电路10为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电路10由开锁信号接收电路10a、钥匙识别电路10b、密码电路10c及换相延时电路10d组成,驱动电路3与电机4相连,电机4的输出端与变速传动机构相连,该变速传动机构上连有锁片11,锁片11的一头设置在锁体1内腔的径向导槽1c中,锁体1为管道结构,其内腔与发动机进气道相适配(也可设计成与发动机的排气道或进油道相适配)。从图1、图2可看出上述变速传动机构由小齿轮5、大齿轮8及螺杆7构成,其中小齿轮5安装在电机4的输出端,大齿轮8安装在螺杆7的一端,小齿轮5与大齿轮8啮合,螺杆7的另一端伸入锁片11的导向孔11a,导向孔11a的上部设有内螺纹与螺杆7相配合,图11及图12示出了锁片11的具体结构。小齿轮5、大齿轮8及螺杆7实现电机4的输出转向及降速,螺杆7在大齿轮8的带动下在锁片11的导向孔11a转动,由于螺杆7上下运动被限制,锁片11的转动被限制,因此螺杆7的正反转运动可带动锁片11的上下往复运动。如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上述锁体1上有与内腔轴心线平行的支撑平台1e及从该支撑平台1e向上垂直伸出的锁片导向座1f,锁片导向座1f上设有锁片导向孔1g,锁片导向孔1g与锁体1的内腔相通,并且该锁片导向孔1g的两侧与锁体1内腔中的径向导槽1c相连,锁片11安装在该锁片导向孔1g中。锁片11可在锁片导向孔1g中上下往复运动。从图3、图4、图5及图6还可看出锁片导向座1f的两侧设有左、右支撑板1a、1b,其中控制电路10的电路板安装在左支撑板1a上,电机4及驱动电路3的电路板安装在右支撑板1b上(如图1)。如图1、图2所示,锁体1的支撑平台1e上安装有防护罩2,防护罩2的下端设有限位槽2a,限位槽2a卡在支撑平台1e的限位凸台1d上,防护罩2的上部内壁向下伸出有定位圆筒2b,螺杆7的上端伸入定位圆筒2b中,并在螺杆7的伸入端上设有挂销6,定位圆筒2b的底部开有方便挂销6退出的条形孔2c,图8、图9及图10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盗装置,包括电源(12)、电源锁(13)、电子钥匙(14)、密码输入键盘(15)、控制电路(10)、驱动电路(3),其中电源(12)、电源锁(13)、控制电路(10)及驱动电路(3)依次电连接,电子钥匙(14)上有钥匙头(14a)及开锁信号发射端(14b),钥匙头(14a)与电源锁(13)上的钥匙孔(13a)相匹配,密码输入键盘(15)与控制电路(10)为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电路(10)由开锁信号接收电路(10a)、钥匙识别电路(10b)、密码电路(10c)及换相延时电路(10d)组成,其特征是:驱动电路(3)与电机(4)相连,电机(4)的输出端与变速传动机构相连,该变速传动机构上连有锁片(11),锁片(11)的一头设置在锁体(1)内腔的径向导槽(1c)中,锁体(1)为管道结构,其内腔与发动机进气道或排气道或进油道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蒋富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