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程。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金球,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连接区,与转接区连接;第二连接区,位于转接区的外围;第一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栅极绝缘层,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第二金属层,设置且仅设置在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钝化层,设置在第一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上方,以及第二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上方,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处镂空;透明电极层,至少覆盖在第一连接区的钝化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以及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钝化层的侧壁。提高显示面板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程。
技术介绍
由于显示面板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在VA(VerticalAlignment)技术的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中,液晶由加载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使之转动,从而使液晶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使得上偏光片能透过不同强度的光。在电场加载过程中,彩膜基板上的电场由TransferPad(转接区)将信号从阵列基板导入至彩膜基板。通常在面板周边设置一圈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网状公共电极走线,在合适的位置设计TransferPad(转接区)。TransferPad(转接区)位置在第一金属层或者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上铺上透明导电层即形成TransferPad(转接区),面板实际工作过程中,由第一金属层传输的公共电极信号在转接区通过第一金属层经过金球最后传到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从阵列基板传输至彩膜基板。但是,在窄边框(NarrowBorder)产品中,由于制程所限,经常会使得金球(打点形成)位置偏移设计的TransferPad(转接区)位置,会产生Mura(斑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显示区边缘被垫高,以提升面板生产良率的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对置;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连接区,与所述转接区连接且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转接区的外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覆盖在所述衬底上方;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所述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第二金属层,设置且仅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钝化层,设置在第一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上方,以及第二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上方,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处镂空;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对应转接区的位置,并至少覆盖在第一连接区的钝化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以及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钝化层的侧壁;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区处镂空。第一金属层位于第一连接区处的部位蚀刻掉了,防止金球被顶高,成盒不均匀,可能出现漏光或者其他问题。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且电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制程形成,不需要通过打孔将电极进行连接,减少了制程。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且电连接。第二金属层和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制程形成,不需要通过打孔将电极进行连接,减少了制程。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过孔电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过孔电连接,减少了断线带来的断路的可能;第一基板的公共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同层且电连接时,第二金属层和显示区的第二金属层绝缘;第一基板的公共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且电连接时,第一金属层和显示区的第一金属层绝缘,防止串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和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连接区,与所述转接区连接且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转接区的外围;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覆盖在所述基板上方;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所述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第二金属层,设置且仅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钝化层,设置在第一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上方,以及第二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上方,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处镂空;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对应转接区的位置,并至少覆盖在第一连接区的钝化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以及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钝化层的侧壁;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用于连通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第一金属层和阵列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且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程,包括:在衬底上覆盖一层金属材料层,并蚀刻金属材料层形成第一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的上方形成栅极绝缘层,并把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的部位部分蚀刻掉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在栅极绝缘层的上方形成第二金属层,并把第一连接区和转接区的第二金属层蚀刻掉;在第一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以及第二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的上方形成钝化层,并把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的部分蚀刻掉;在第一金属层对应转接区的上方形成透明电极层,并使得透明电极层同时覆盖在第一连接区的钝化层、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以及第二连接区的钝化层、第二金属层和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公共线连通形成第一基板;形成设有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在透明电极层的上方设置金球,并使金球连通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在VA(VerticalAlignment)技术的LCD中,液晶由加载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使之转动,从而使液晶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使得上偏光片能透过不同强度的光。在电场加载过程中,彩膜基板上的电场由转接区将信号从阵列基板导入至彩膜基板。通常在面板周边设置一圈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网状VCOM(公共电压)走线,在合适的位置设计转接区。转接区位置不设置第二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之上铺上透明电极层即形成转接区,面板实际工作过程中,由第一金属层传输的VCOM信号在转接区区域通过第一金属层到透明电极层再通过金球最后传到CF(ColorFilter,彩膜基板)透明电极层,从阵列基板传输至CF基板。但是,在窄边框(NarrowBorder)产品中,由于制程所限,经常会使得金球形成(打点形成)位置偏移设计的转接区位置,使得金球偏移至该第一连接区处,甚至形成在该第一连接区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区域的上方,如此转接区离显示区较近,会使得显示区边缘的盒厚被垫高而出现Mura问题;本方案中,第二金属层设置且仅设置在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第一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蚀刻掉,使得该第一连接区的区域总膜厚降低,如此,即使部分金球偏移到该第一连接区位置,也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该金球,而从而减少金球垫高显示区边缘的问题,避免显示区边缘被垫高引起的Mura等问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特别是窄边框显示面板的生产良率。可选的,在金属材料层形成第一金属层的步骤还包括:把第一金属层对应第一连接区的部位蚀刻掉。第一金属层位于第一连接区处的部位蚀刻掉了,防止金球被顶高,成盒不均匀,可能出现漏光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对置;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连接区,与所述转接区连接且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转接区的外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覆盖在所述衬底上方;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所述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第二金属层,设置且仅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钝化层,设置在第一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上方,以及第二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上方,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处镂空;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对应转接区的位置,并至少覆盖在第一连接区的钝化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以及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钝化层的侧壁;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对置;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连接区,与所述转接区连接且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转接区的外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覆盖在所述衬底上方;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所述栅极绝缘层对应转接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第二金属层,设置且仅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的上方;钝化层,设置在第一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上方,以及第二连接区的第二金属层上方,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处镂空;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对应转接区的位置,并至少覆盖在第一连接区的钝化层对应转接区的侧壁,以及第二连接区的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钝化层的侧壁;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区处镂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且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且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通过同一道光罩制成,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过孔电连接。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和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连接区,与所述转接区连接且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第二连接区,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川,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