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包含至少一骨架及多个挡板,该骨架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一内环壁,及一由该顶板、该底板与该内环壁围绕形成的中空部,该顶板具有一沿垂直方向的出风孔,该内环壁具有一沿水平方向的入气通孔,该出风孔及该入气通孔与该中空部连通,该内环壁具有多个第一嵌槽,前述第一嵌槽各供各挡板嵌设,各挡板是形成朝上交错设置,使该中空部形成一迂回通道,借此,由于该出风孔的方向朝着垂直方向设计,所以在出风时可因外界的气流导引,可在该出风孔出口位置产生低压带,容易导引热气流流出,此外,热气流可以循该迂回通道上升,并由该出风孔排出,以及借由该迂回通道,可以防止由该出风孔进入的水液溅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尤其是一种可以改善屋顶通风的导引流道以强化通风效用的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是一种以往的通风屋顶构造,该以往的通风屋顶构造,是由二骨架9呈相对应设置(图中仅绘示一骨架),并配合一盖板910而形成屋内外通风的构造。该骨架9及多个挡板90构成通风的引流流道,该骨架9具有一顶板91、一底板92、一内环壁93,及一由该顶板91、该底板92与该内环壁93围绕形成的中空部94,该内环壁93具有一沿水平方向X的入气通孔931,该底板92具有一沿着水平方向X的出风孔921,该入气通孔931的位置略高于出风孔921位置,该出风孔921及该入气通孔931与该中空部94连通,该内环壁93具有多个第一嵌槽932,前述第一嵌槽932各供各挡板90嵌设,各挡板90形成朝下交错设置,使该中空部94形成一迂回通道,借此,热气流可以循该迂回通道由该出风孔921排出。然而,虽然该入气通孔931、出风孔921及前述挡板90可以构成导引气流的流道,但是该出风孔921的配置实质上呈水平方向设计,等于要承受风阻上的逆压,所以在气流排放时遇有强风将容易影响通风效果。有鉴于此,以往的通风屋顶构造确实有再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可改善热气流出风时产生逆压问题,而且更进一步能增进导出效果。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包含:至少一骨架,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一内环壁,及一由该顶板、该底板与该内环壁围绕形成的中空部,该顶板具有一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出风孔,该内环壁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入气通孔,该出风孔及该入气通孔与该中空部连通,该内环壁具有多个第一嵌槽;以及多个挡板,是分别嵌接在前述第一嵌槽上,且呈朝上延伸交错设置在该中空部内,使该中空部形成一迂回通道。进一步,前述挡板各具有一嵌设于该第一嵌槽的第一端及一相反的第二端,且相邻的两个挡板于该中空部内呈相对配置,并沿着水平方向朝上倾斜且倾斜角度小于45度。进一步,前述挡板的第二端的末端部沿着垂直方向朝上。进一步,相邻两个挡板的第二端于垂直方向呈交错设置。进一步,邻近于该入气通孔的挡板,是与该入气通孔位于同侧内环壁。进一步,所述迂回通道是沿着该入气通孔、该出风孔及多个挡板形成的气体流动路径。进一步,各挡板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进一步,该底板具有一与该中空部连通的排水口。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由于该出风孔的方向朝着垂直方向设计,所以在出风时可因外界的气流导引,可在该出风孔出口位置产生低压带,容易导引热气流流出,此外,热气流可以循该迂回通道上升,并由该出风孔排出,以及借由该迂回通道,可以防止由该出风孔进入的水液溅入。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以往通风屋顶的构造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剖面图。【符号说明】本专利技术:1骨架11顶板111出风孔12底板121排水口13内环壁131入气通孔14中空部2挡板21第一端22第二端221末端部23排水孔100隔热浪板110开口200盖板以往:9骨架90挡板91顶板92底板921出风孔93内环壁931入气通孔932第一嵌槽94中空部910盖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该通风屋顶是搭设在一建物的隔热浪板100的开口110上,并配合一盖板200(如强化玻璃)以达成兼具采光及散热的通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通风屋顶包含两个反向对称设置的骨架1,及呈两两配设在前述骨架1内的挡板2。前述骨架1,是截面概呈长矩型的中空框体,且各骨架1具有一顶板11、一底板12、一内环壁13,及一由该顶板11、该底板12与该内环壁13所围绕形成的中空部14。该顶板11具有一沿垂直方向Y所开设并与该中空部14连通的出风孔111,出风孔111上方设有一网层。该底板12具有一与该中空部14连通的排水口121。该内环壁13具有一沿水平方向X开设的入气通孔131及多个第一嵌槽132,其中,该出风孔111及该入气通孔131与该中空部14连通,前述第一嵌槽132分别供各挡板2嵌设。前述挡板2,是分别嵌接在前述第一嵌槽132上,且呈朝上延伸交错设置在该中空部14内,使该中空部14形成一蜿蜒状的迂回通道(如图3中箭头所示)。更进一步地,前述挡板2各具有一嵌设于该第一嵌槽132的第一端21、一相反的第二端22,以及位于该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之间的多个排水孔23。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挡板2于该中空部14内呈相对配置,并沿着水平方向X朝上倾斜且倾斜角度小于45度,而该第二端22的末端部221则实质上沿着垂直方向Y朝上,且相邻两个挡板2的第二端22于垂直方向Y呈交错设置,使得从该出风孔111所流入的外界雨露可得以拦阻,而不至于直接落下(延时效果),可防止因瞬间大量雨水释落在中空部14的底部,进而反向由该入气通孔131回冲入建物内,另外,因前述挡板2皆采倾斜设置,故其上的排水孔23是可用于避免承装雨露而产生积水。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较邻近于该入气通孔131的挡板2,是与该入气通孔131位于同侧内环壁13,该入气通孔131是位于相对内侧,较邻近于该入气通孔131的挡板2则位于该入气通孔131的上方,此外,所述迂回通道即是沿着该入气通孔131、出风孔111及多个挡板2形成的气体流动路径。组装使用时,建物内的热气流是通过屋顶的开口110上升,并通过该入气通孔131进入到前述骨架1的迂回通道,然后依循前述挡板2构成蜿蜒的路径从该出风孔111导引至外界。其中,该出风孔111因呈垂直方向Y设置,所以外界风在流动时,不但不会造成风阻,还可在该出风孔111处造成低压带,帮助热空气快速导出屋外。综上所述,相较于以往通风屋顶其气流流道是由上往下至出风孔后再往上排出,易承受风阻而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由于该出风孔111朝着垂直方向设计,所以在热空气导引时可因外界的气流压降,在该出风孔111出口位置产生低压带,将容易导引热气流流出,此外,热气流是可以循该迂回通道由下往上上升,并由该出风孔111直接向外以垂直方向排出,以解决风阻问题,以及借由该迂回通道的挡板2配置,可以防止由该出风孔111进入的水液溅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实施方式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骨架,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一内环壁,及一由该顶板、该底板与该内环壁围绕形成的中空部,该顶板具有一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出风孔,该内环壁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入气通孔,该出风孔及该入气通孔与该中空部连通,该内环壁具有多个第一嵌槽;以及多个挡板,是分别嵌接在前述第一嵌槽上,且呈朝上延伸交错设置在该中空部内,使该中空部形成一迂回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1 TW 1061232381.一种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骨架,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一内环壁,及一由该顶板、该底板与该内环壁围绕形成的中空部,该顶板具有一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出风孔,该内环壁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入气通孔,该出风孔及该入气通孔与该中空部连通,该内环壁具有多个第一嵌槽;以及多个挡板,是分别嵌接在前述第一嵌槽上,且呈朝上延伸交错设置在该中空部内,使该中空部形成一迂回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屋顶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挡板各具有一嵌设于该第一嵌槽的第一端及一相反的第二端,且相邻的两个挡板于该中空部内呈相对配置,并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雅菁,
申请(专利权)人:詹雅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