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谦专利>正文

可自由设置密码的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23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由设置密码的密码锁,它包括密码转动罩壳(10)、锁体(11)、内齿圈(1)、主动小齿轮(2)、部分齿从动小齿轮(4)、弹簧(16)、锁止片(14)和U型锁杆(19)等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码转动罩壳(10)的中心设置有轴(7),该内齿圈(1)中心设置有孔,该密码转动罩壳(10)通过所述轴(7)与该内齿圈(1)活动套接在该密码转动罩壳(10)内,该密码转动罩壳(10)上有一弧形孔;该内齿圈(1)与该密码转动罩壳(10)外端面与上设置有刻度,内壁上纵向设置有齿,内齿圈内壁在横向设置有环槽;所述轴(7)的端头上设置一孔,轴壁纵向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锁体(11)设置有与U型锁杆(19)相配合的进出孔,该U型锁杆(19)的端头设置有与锁止片(14)相配合的槽;    主动套(6)与轴(7)固定并随轴转动;主动套(6)上设置有缺口,该主动套(6)与主动片(5)焊接在一起;主动小齿轮(2)设置在主动片(5)上,主动小齿轮(2)并与内齿圈(1)啮合;    从动套(15)上设置有与主动套相匹配的缺口;从动套(15)与副主动片(17)焊接在一起;副主动片(17)的端部设置有从动小齿轮(4),并与内齿圈(1)啮合;在副主动片(17)上,在从动套(15)和从动小齿轮(4)之间设置有定位销(9);    副从动片(13)上设置有定位孔;    副主动片(17)上设置有副主动齿轮(18),副从动片(13)上设置有副从动齿轮(12);副主动片(17)和副从动片(13)端头分别设置有一齿并与内齿圈(1)上的齿啮合;    该可自由设置密码的密码锁的上述部件位置关系为:内齿圈(1)设置在罩壳(10)内;在该内齿圈(1)的轴(7)上按顺序安装主动套(6)、副主动片(17)、弹簧(16)、副从动片(13)、从动套(15)、锁止片(14)和止退销;所述锁体(11)通过螺丝与穿接在所述内齿圈(1)固定连接构成该可自由设置密码的密码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可以自由设置密码的数字和密码的位数的机械密码锁是。技术背景机械式数字密码锁。典型的结构是由一组圆片,装在一根轴上。圆片上有孔或销,逐个旋转圆片使各片上的孔销转到特定位置,锁可以打开。这个特定位置用数字表示,即为密码。密码的位数由圆片的个数确定,所以密码的数字和位数是固定的。也有可在有限几个密码中选择、变更密码的锁具,需打开锁心调整、设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般钥匙开启的锁具和密码锁不适用于铁路货车厢和集装箱运输,因为钥匙和密码在反复传递中容易遗失,而电子密码锁不能经受日晒雨淋。本技术专为铁路运输和集装箱运输设计,在货物装好后,设定密码上锁,密码写在货票上传递。下一次运输可重新设置密码。密码设定方法与开锁时密码输入方式一样,非常方便。另外因为本密码锁很难破译密码,所以也可以用作保险箱、柜锁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设置密码的原理一个小齿圈中心为轴心公转,并绕自身轴线自转。设置一装置使之在左、右两个方向上都有一个止点。左旋的止点即右旋的起点。若左旋止点为0点,则到达右旋止点的旋转圈数为最大可旋转圈数。假定最大圈数为5圈0点的存在是旋转过程可重复的必要条件。为了使小齿圈的啮合位置不至于每圈相同,两齿轮齿数比不为整倍数,假定小齿轮齿数为19,内齿圈齿数为60,对应号盘上60个刻度值,小齿轮一共有5×60=300个同的停止位置。当这些停止位置需要重复时,要依靠每个位置的标识,就是密码,总共可以形成“一位”300个数值的密码体系。小齿轮与内齿圈齿与齿是逐一啮合、不可改变的。齿与齿啮合关系固定,优点是可以重复,缺点是反向旋转不生成新的位置。比如右转4圈左转1圈等于右转3圈。为了扩大密码值域,增加密码位数,再加一个齿数相同的从动小齿轮。主动推动从动右旋转动,停在任意选定的位置,成为第一位密码,然后主动齿轮反转脱离从动齿轮,可以在从动齿轮没占据的其他内齿圈齿上假设有40齿选择一位置停止,成为第二位密码。这样可以形成“二位”300×40=12000个密码值域的密码体系。因为人们有取中的习惯,所以常用密码也只有千个。在主动齿轮右侧增加一个常啮合齿轮,作为介轮不与内齿圈啮合从动齿轮支掉几个齿,成为部分齿齿轮参看附图1。当主动齿轮推动其右旋时,从动齿轮正常自转,公转当从动齿轮无齿部分与内齿圈啮合时,介轮带动其自转。当无齿部分与介轮啮合时,内齿圈上齿带动其自转。而主动齿轮推动从动齿轮左旋时,当从动齿轮自转到无齿部分与内齿圈啮合时将停止自转,只作公转。当其再次右旋开始自转时,其与内齿圈的固定啮合关系就被打破,从动齿轮上的某一齿与内齿圈上的第几齿啮合,决定于前几次旋转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也就是说,以前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决定从动齿轮与内齿圈啮合关系的决定因素,都可以成为密码的一部分。二、密码设置在两小齿轮轴线方向上分别配置与其一样的副本齿轮。两小齿轮上有销,副本齿轮上有孔,销、孔契合,两两成组一同作同一运动。1.归零不论两小齿轮组的原始位置如何,转动主动齿轮组推动从动齿轮组左旋,在旋转过程中,从动齿轮组的无齿部分与内齿圈啮合时将停止自转,并保持这个状态到0点。主动齿轮组成0点时,与内齿圈的啮合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论怎样重复操作,两小齿轮组在零点的初始状态是确定不变的。2.设置密码转动主动齿轮组从左侧推动从动齿轮组右旋,两组齿轮都正常自转公转,转到一任意选定的位置A点。然后主动齿轮组转到从动齿轮组右侧推动其反向旋转。当旋转角度足够大时,从动齿轮组停止自转是否停止自转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密码破译的难度。旋转到任意选定的B点,接下去可以不断重复上述操作可和得到A,B,C......X各点,若想再现X时两齿轮组上销孔的位置,必须重复归0,A,B,C......操作。其中A,B,C......X的个数就是密码的位数。A,B,C......X的位置圈数,内齿圈刻度就是密码的值。理论上说,可以有无数密码位数,和无限多种密码组全合。3.密码记忆设置密码后,使副本齿轮与两小齿轮脱开,锁止。密码便被记忆。同时锁具也被锁死。4.开锁使主动小齿轮完成归0ABC......X的操作,两组齿轮的销、孔对准,使副本齿轮上移,销孔重新契合,锁具开启。附图说明图1是图2的A-A剖面图。为了密码设置原理说明的方便,图1上各齿轮的位置与图2不一致,也没有画罩壳。本锁具由密码设置机构、锁止机构、旋转圈数控制机构组成。锁止机构是所有锁具的共通结构。形式多样,结构简单。圈数控制机构由拨销和一个带齿摆片构成,也不是唯一形式,这两个机构都不在本专利权力要求范围内。所以图中没有表达清楚,也不另加图表达。图2是锁具的主要结构图,主要反映了密码设置机构。该机构可以控制锁止片垂直移动的两个位置,这种移动可给各种型式的锁止机构提供输入。控制锁止机构“开”和“锁”的动作。两图中零件统一编号为1.内齿圈。2.主动小齿轮。3.介轮。4.从动小齿轮。5.主动片与主动套焊在一起。6.主动套。7.轴。8.从动片。9.定位销。10.罩壳。11.锁体。12.从动副齿轮。13.副从动片。14.锁止片。15.从动套与副主动片焊在一起。16.弹簧。17.副主动片。18.副主动齿轮。19.U型锁杆。具体实施方案附图2所示为锁具止状态。锁止片14锁住U型锁杆19上的槽。副主动,从动片17,13端有一齿与内齿圈1上的齿啮合。所以不能转动,副主、从动齿轮18,12被固定密码已被设置记忆。按密码转动罩壳10罩壳上有一弧形孔,通过它可以看见内齿圈1端面上的刻度,带动轴7转动。主动套6与轴7固定并随轴转动参见附图1。主动套6与主动片5是焊结在一起的。所以主动片5也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片上的主动小齿轮2在内齿圈1上自转和公转。主动片5从动片8两侧,推动片上的定位销9,使从动片8和片上的从动齿轮4转动。当按密码转动操作完毕,齿轮218,412上销、孔对准,套615缺口对正,定位销9与副从动片13上孔对正。向上拉动罩壳10带动锁止片14上移,从U型锁杆19上的槽中脱开。U型锁杆19由孔内弹簧通过小圆柱向外弹出。锁具开启。U型锁杆19向外弹出同时,孔中有一双小圆柱弹出垫在锁止片14下边,当不再提拉罩壳10时,锁止片14不会下落,使各齿轮上的销、孔保持契合状态。副主、从动片1713也已经上移到到内齿圈上的环槽处,使片端的齿与内齿圈1上齿脱离,副主、从动片及片上齿轮均能随主、从动片,及主、从动齿轮转动。可以设置密码。在轴7下端有一销拨动锁体11上的一个齿片决定转动的左右止点具体结构省略不述。密码设置在技术方案开始已经叙述,这里只介绍动力传递的路线。 密码设置完毕,插上U型锁杆19,锁杆推开小圆柱,锁止片14下落进U型锁杆19上的槽中。弹簧16使副主、从动片1713带动从动套15,副主、从动齿轮1812下落,副主、从动片1713端齿与内齿圈1上齿啮合,从而固定住副主、从动齿轮1812,密码被记忆,U型锁杆19被锁止片14卡住,锁具锁住。锁具的防撬、防破解特点 首先,锁具是向上开启,难以借助简单工具加力破坏。开锁高手常凭借手感和听觉在转劝号盘时摸索,销、孔契合时的感觉,破解密码。本锁具主动套6、从动套15缺口必须对正,定位销9与副从动片13上孔必须对正,否则不能上移锁止片14。这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谦
申请(专利权)人:赵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