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利军专利>正文

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18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它是由锁面板(13)、固定板(24)、底板(28)、锁舌(29)、手柄(3)、底盖(5)、锁轴件和连接固定件等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内设有机械编码装置,机械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4)构成的配合体设置在于手柄(3)内,外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22)构成的二组配合体设置在号码盒(23)内,所述的内外编码装置中的号码圈(19)和锁心环(20)采用内外10等分齿配合,所述的锁轴4和锁轴22为各带有3~5个均布凸键的锁轴,所述的号码圈(19)的个数为各组3~5个号码圈,所述的锁轴(22)一端与连接板(11)固定,另一端平行通过号码盒(23); B、所述的锁面板(13)与固定板(24)采用铰链连接为一体,即为折页式结构,锁面板(13)上一端设有半球形照明窗,并依次开有用于安装号码圈(19)的长方形槽,正中设有按钮(18),另一端设有开锁用的推键(14),推键(14)表面兰带齿圆弧状,其推键(14)与按钮(18)相邻,所述的照明窗内设有灯泡(21); C、所述的按钮(18)下部设有反锁轴(37)和反锁销(25),反锁轴(37)上部通过弹簧(17)与按钮(18)相触,反锁销(25)上部与反锁轴(37)相接,下部通过安装座(26)伸至底板(28)下方,所述的反锁轴(37)上设有V型槽并装有弹簧(15),所述的按钮(18)处设有控制灯泡(21)的动合触点,其动合触点是由压片(33)、上触点(34)、固定座(35)和下触点(36)构成; D、所述的推键(14)内体与连接板(11)紧固,其推键(14)内体上设有带弹簧(12)的卡销(16),其卡销(16)与反锁轴(37)上的V型槽对应配合; E、所述的底板(28)上装有锁舌(29)和电池盒(42),锁舌(29)的尾端有一连接板(43),所述的锁舌(29)与推键(14)之间的连接是采用一连动板(9),其连动板(9)一端与推键内体紧贴,另一端通过螺钉(7)与连接板(43)紧固,所述的电池盒(42)装有干电池(41),采用导线与灯泡(21)的动合触点接通; F、所述的设有内编码装置的手柄(3)与底盖(5)连接一体,其内编码装置中的锁轴(4)一端伸至底盖(5)内并固装一拔块(6),另一端通过弹簧(2)套装内钮(1),其内钮(1)设置在手柄(3)的端部中心与锁轴(4)同轴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需要钥匙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现有的门锁,通常采用钥匙进行开锁,离开了钥匙则无法开启门锁,如锁心被异物堵塞也无法开启,同时,由于钥匙的牙形变化有很多种,重复开启性大,容易复制,因此保密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需要钥匙、又可根据需要任意更换编码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钮部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号码圈配合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面板俯视示意图;图5为底板部位仰视示意图。参看图1,本技术是由锁面板13、固定板24、底板28、锁舌29、手柄3、底盖5、锁轴件和连接固定件等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本门锁设有机械编码装置,机械编码装置为内外两个编码装置,即内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4构成的配合体设置在手柄3内,外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22构成的二组配合体设置在号码盒23内,其号码盒23是内焊在锁面板13上,其长度方向两端孔内装有弹簧39和滚珠38(如图3所示)。内外编码装置的号码圈19和锁心环20为内外10等分齿对应配合,其号码圈19的个数为每组3~5个号码圈,锁轴4和锁轴22为各带有3~5个凸键的锁轴,其带凸键的两根锁轴22一端与连接板11紧固,另一端平行通过号码盒23。锁面板13上设有照明窗和推键14,其照明窗为半球形窗口露置于锁面板13上,推键14表面呈带齿圆弧状,同时锁面板13上开有用于安装号码圈19的长方形槽(如图4所示),锁面板13正中设有按钮18,推键14与按钮18相邻,照明窗内设有灯泡21。锁面板13与固定板24通过铰链连接为一体,即采用折页式结构。锁面板13与底板28之间采用螺钉8紧固。按钮18具有控制照明、反锁两种功能,按钮18下部设有反锁轴37和反锁销25,其反锁轴37上部通过弹簧17与按钮18相触,下部与反锁销25相接,反锁销25的下部通过安装座26伸至底板28下方,反锁轴37上设有V型槽并装有弹簧15,按钮18处设有控制灯泡的动合触点,其动合触点是由压片33、上触点34、固定座35和下触点36构成(如图2所示)。推键14的内体与连接板11紧固,其推键内体上设有带弹簧12的卡销16,其卡销16与反锁轴37的V型槽对应配合,连接板11上采用螺钉10与推键内体紧固为一体,底板28上装有锁舌29和电池盒42,其锁舌29的尾端装有一连接板43,锁舌29与推键14之间通过连动板9连接,即连动板9一端与推键内体紧贴,另一端通过螺钉7与连接板43紧固,锁舌29上设有弹簧30、挡板31和限位块32。电池盒42内装有干电池41,采用导线与灯泡21的动合触点接通。通过按钮18来控制照明装置(如图2和图5所示)。装有内编码装置的手柄3与底盖连接一体,其锁轴4一端伸至底盖5内并固装一拔块6,另一端通过弹簧2套装内钮1,其内钮1设置在手柄3的端部中心并与锁轴4同轴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开锁时,拔动号码圈使数码与主人原定编码吻合,即锁心环20上的凹槽与锁轴22上的凸键对齐,拔动推键14,锁轴22作轴向移动,带动连动板9及锁舌29动作,门即开启,锁门时,将按钮18压下,反锁轴37上的反锁销25往下挡住限位块32,卡销16在弹簧12作用下,卡住反锁轴37的V型槽,达到反锁的目的。当室内人被反锁时,需要正确拔动手柄3中的号码圈19,按动内钮1方可开门。同时,在夜间开锁,只要按住按钮18,动合触点接通,即可启动照明来开启门锁。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开门不需要钥匙,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任意将锁内编码调整,内外反锁只需压一下按钮即可,动作简单,如采用六位编码,根据排列组合公式得P′10.P′10.,P′10=106编码可达100万组,所以本门锁安全性、保密性好,重新编码操作方便,采用机械构造原理,故可靠性强,比电子密码锁性能更稳定,更耐用,它是一种理想的家用门锁。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它是由锁面板(13)、固定板(24)、底板(28)、锁舌(29)、手柄(3)、底盖(5)、锁轴件和连接固定件等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机械编码保险门锁内设有机械编码装置,机械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4)构成的配合体设置在于手柄(3)内,外编码装置是由号码圈(19)、锁心环(20)和锁轴(22)构成的二组配合体设置在号码盒(23)内,所述的内外编码装置中的号码圈(19)和锁心环(20)采用内外10等分齿配合,所述的锁轴4和锁轴22为各带有3~5个均布凸键的锁轴,所述的号码圈(19)的个数为各组3~5个号码圈,所述的锁轴(22)一端与连接板(11)固定,另一端平行通过号码盒(23);B、所述的锁面板(13)与固定板(24)采用铰链连接为一体,即为折页式结构,锁面板(13)上一端设有半球形照明窗,并依次开有用于安装号码圈(19)的长方形槽,正中设有按钮(18),另一端设有开锁用的推键(14),推键(14)表面兰带齿圆弧状,其推键(14)与按钮(18)相邻,所述的照明窗内设有灯泡(21);C、所述的按钮(18)下部设有反锁轴(37)和反锁销(25),反锁轴(37)上部通过弹簧(17)与按钮(18)相触,反锁销(25)上部与反锁轴(37)相接,下部通过安装座(26)伸至底板(28)下方,所述的反锁轴(37)上设有V型槽并装有弹簧(15),所述的按钮(18)处设有控制灯泡(21)的动合触点,其动合触点是由压片(33)、上触点(34)、固定座(35)和下触点(36)构成;D、所述的推键(14)内体与连接板(11)紧固,其推键(14)内体上设有带弹簧(12)的卡销(16),其卡销(16)与反锁轴(37)上的V型槽对应配合;E、所述的底板(28)上装有锁舌(29)和电池盒(42),锁舌(29)的尾端有一连接板(43),所述的锁舌(29)与推键(14)之间的连接是采用一连动板(9),其连动板(9)一端与推键内体紧贴,另一端通过螺钉(7)与连接板(43)紧固,所述的电池盒(42)装有干电池(41),采用导线与灯泡(21)的动合触点接通;F、所述的设有内编码装置的手柄(3)与底盖(5)连接一体,其内编码装置中的锁轴(4)一端伸至底盖(5)内并固装一拔块(6),另一端通过弹簧(2)套装内钮(1),其内钮(1)设置在手柄(3)的端部中心与锁轴(4)同轴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不需要钥匙的编码保险门锁,本门锁设有推键、按钮、号码圈、照明装置以及机械编码装置,其编码装置为内外编码装置,锁中号码圈与锁芯环内外齿配合,开锁时,对好原定编码,锁芯环凹槽与锁轴凸键对齐,拔动推键,锁轴作轴向移动,带动锁舌动作而门被开启,压下按钮便反锁。本门锁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性能稳定可靠,开门不需钥匙,取出锁轴,调整锁芯环与号码圈的位置,便可任意编码,它是一种理想的家用门锁。文档编号E05B37/12GK2192695SQ9423726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利军 申请人:刘利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利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