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17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包括轿厢和凹形箱,所述凹形箱开口向下,所述凹形箱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槽体和若干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对称分布在第一槽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槽体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第二槽体的内部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凹形箱的左右两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三槽体,该设备安全性能高,不同位置的抓握件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措施,减少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电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传统的升降电梯的安全性能不高,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垂直下落时,发生撞击时容易对电梯里的人造成一定的伤害,轿厢内部也没有可以提供支撑的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包括轿厢和凹形箱,所述凹形箱开口向下,所述凹形箱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槽体和若干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对称分布在第一槽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槽体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第二槽体的内部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凹形箱的左右两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凹形箱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凹形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弹簧结构,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轿厢固定安装在凹形箱的顶端,所述轿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手扶栏。优选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劲力弹簧,所述上固定座与顶板固定连接,下固定座与底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轨和滑块,滑块固定安装在顶板上,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凹形箱的内部侧壁上,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的底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安装在凹形箱的内部侧壁上,挡块的底端和凹形箱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轿厢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优选的,所述手扶栏包括安装块和手握板,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轿厢的内部侧壁上,另一端与手握板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手扶栏固定安装在轿厢内部的左右两侧壁和前侧壁上,手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梯安全运行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与电梯的中运行电路电连接,此时第一电磁铁吸引顶板,第二电磁铁吸引底板,使得弹簧结构安放在凹形箱的内部,当电梯发生事故下降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失去磁性,骤然下降的瞬间轿厢会有撞击,此时第一槽体中的安全气囊会爆开向下挤压顶板,由于挡块的阻挡,使得顶板固定在安全气囊和挡块之间,底板接触地面时,由于劲力弹簧的弹性会减少撞击地面带来的震动,手扶栏在凹形箱的内侧壁上错落分布,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抓握,手握板上的橡胶层设计可以增大摩擦,抓握的更牢固,该设备安全性能高,不同位置的抓握件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措施,减少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2-凹形箱,3-第一槽体,4-第二槽体,5-顶板,6-底板,7-弹簧结构,8-滑动结构,9-第三槽体,10-手扶栏,11-通风孔,31-安全气囊,41-第一电磁铁,71-下固定座,72-上固定座,73-劲力弹簧,81-滑块,82-滑轨,83-挡块,91-第二电磁铁,101-安装块,102-手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包括轿厢1和凹形箱2,所述凹形箱2开口向下,所述凹形箱2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槽体3和若干第二槽体4,所述第二槽体4对称分布在第一槽体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槽体3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31,第二槽体4的内部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41,所述凹形箱2的左右两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三槽体9,所述第三槽体9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91,所述凹形箱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6,所述凹形箱2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弹簧结构7,所述顶板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结构8,所述轿厢1固定安装在凹形箱2的顶端,所述轿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手扶栏10。所述弹簧结构7包括下固定座71和上固定座72,所述下固定座71和上固定座72之间固定安装有劲力弹簧73,所述上固定座72与顶板5固定连接,下固定座71与底板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结构8包括滑轨82和滑块81,滑块81固定安装在顶板5上,所述滑轨82固定安装在凹形箱2的内部侧壁上,滑块81与滑轨82滑动连接,滑轨82的底端设置有挡块83,所述挡块83固定安装在凹形箱2的内部侧壁上,挡块83的底端和凹形箱2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轿厢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1。所述手扶栏10包括安装块101和手握板102,所述安装块10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轿厢2的内部侧壁上,另一端与手握板102固定安装。所述手扶栏10固定安装在轿厢1内部的左右两侧壁和前侧壁上,手握板1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层。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梯安全运行时,第一电磁铁41和第二电磁铁91均与电梯的中运行电路电连接,此时第一电磁铁41吸引顶板5,第二电磁铁91吸引底板6,使得弹簧结构7安放在凹形箱2的内部,当电梯发生事故下降时,第一电磁铁41和第二电磁铁91断电失去磁性,骤然下降的瞬间轿厢1会有撞击,此时第一槽体3中的安全气囊31会爆开向下挤压顶板5,由于挡块83的阻挡,使得顶板5固定在安全气囊31和挡块83之间,底板6接触地面时,由于劲力弹簧73的弹性会减少撞击地面带来的震动,手扶栏10在凹形箱2的内侧壁上错落分布,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抓握,手握板102上的橡胶层设计可以增大摩擦,抓握的更牢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包括轿厢(1)和凹形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箱(2)开口向下,所述凹形箱(2)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槽体(3)和若干第二槽体(4),所述第二槽体(4)对称分布在第一槽体(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槽体(3)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31),第二槽体(4)的内部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41),所述凹形箱(2)的左右两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三槽体(9),所述第三槽体(9)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91),所述凹形箱(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6),所述凹形箱(2)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弹簧结构(7),所述顶板(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结构(8),所述轿厢(1)固定安装在凹形箱(2)的顶端,所述轿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手扶栏(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包括轿厢(1)和凹形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箱(2)开口向下,所述凹形箱(2)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槽体(3)和若干第二槽体(4),所述第二槽体(4)对称分布在第一槽体(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槽体(3)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31),第二槽体(4)的内部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41),所述凹形箱(2)的左右两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三槽体(9),所述第三槽体(9)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91),所述凹形箱(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6),所述凹形箱(2)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弹簧结构(7),所述顶板(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结构(8),所述轿厢(1)固定安装在凹形箱(2)的顶端,所述轿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手扶栏(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结构(7)包括下固定座(71)和上固定座(72),所述下固定座(71)和上固定座(72)之间固定安装有劲力弹簧(73),所述上固定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东王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特美福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