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喷绘反光膜,该可喷绘反光膜包括载体层和反光层,反光层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粘着层和离型层,载体层设置在光敏胶层上,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反射层设置在微珠层上。该可喷绘反光膜整体结构更简单,整体厚度小,层间结合更牢固,成品不易分离和断裂,解决了现有的可喷绘反光膜因多层复合结构而产生的平整性差、稳定性差,易发生层间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喷绘反光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喷绘反光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玻璃珠型反光膜大都由至少两PET层、至少两层压敏胶层、一层玻璃微珠层、一层镀铝层和防粘纸层组成的一体式结构,这种超多层复合结构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生产,且多层复合结构的层间牢度差、结构不稳定。中国专利201210312067.X公开了一种新型喷绘反光膜,其包括依次复合的表面保护层、喷绘吸墨层、压克力面层、玻璃微珠层、反射层和离型纸,其中,喷绘吸墨层、压克力面层、玻璃微珠层、反射层和离型纸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该专利技术具有以下问题:1)多层复合生产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2)所制备得到的反光膜柔韧性差、易断裂;3)在制备过程汇总,需要进行多次涂胶工序,能源消耗大,且溶剂挥发会产生环境污染。中国专利201520612792.8公开了一种广告级可喷绘、刻字反光膜,包括PVC透明层、珠胶混合折射层、PET基膜镀铝层、压敏胶层和防粘层。该专利技术所制备得到的反光膜由于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反光膜层间牢度和稳定性差,无法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喷绘反光膜,该可喷绘反光膜层间结合更牢固,成品不易分离和断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喷绘反光膜,包括载体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粘着层和离型层,所述载体层设置在所述光敏胶层上,所述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微珠层上。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微珠的部分表面相贴合,所述粘着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进一步地,所述微珠至少部分嵌入至所述光敏胶层和粘着层内。进一步地,所述微珠为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层为可喷绘透明薄膜,所述可喷绘透明薄膜为PVC材料。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为30-400μm。进一步地,所述微珠的粒径为20-60μm。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为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铝层,所述铝层通过沉积法设置在所述微珠层上。进一步地,所述铝层通过溅射法设置在所述微珠层上。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400-800埃。进一步地,所述粘着层为压敏胶层。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为防粘材料,所述防粘材料包括离型膜和离型纸。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30-150μ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可喷绘反光膜包括载体层和反光层,反光层通过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粘着层和离型层,并将载体层设置在光敏胶层上,其中,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微珠层上。通过设置粘着层直接将反射层与离型层连接,并采用光敏胶来固定微珠,使该可喷绘反光膜整体结构更简单,整体厚度小,层间结合更牢固,成品不易分离和断裂,解决了现有的可喷绘反光膜因多层复合结构而产生的平整性差、稳定性差,易发生层间分离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可喷绘反光膜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可喷绘反光膜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技术所示的可喷绘反光膜包括载体层1和反光层2,反光层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21、微珠层22、反射层23、粘着层24以及离型层25。其中,载体层1设置在光敏胶层21上,微珠层22包括若干微珠221,微珠221完全没入至光敏胶层21中,反射层23贴合设置在光敏胶层21的下表面上。本技术所示的可喷绘反光膜还有如图2所示的设置,其包括载体层1和反光层2,反光层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21、微珠层22、反射层23、粘着层24以及离型层25。其中,载体层1设置在光敏胶层21上,微珠层22包括若干微珠221,至少部分微珠221部分嵌入至光敏胶层21和粘着层24中,反射层23贴合在微珠221的部分表面上,粘着层24贴合设置在反射层23上。在本技术中,载体层1为可喷绘透明薄膜,对可喷绘反光膜整体结构起支撑作用,可喷绘透明薄膜为PVC材料,其厚度为30-400μm。微珠层22中各微珠221为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其粒径为20-60μm,优选为50μm。反射层23为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铝层,其厚度为400-800埃,并通过沉积法设置在微珠层22上。粘着层24为压敏胶层,离型层25为防粘材料,防粘材料包括离型膜和离型纸,其厚度为30-150μm。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一所示的可喷绘反光膜包括PVC载体层和反光层,反光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铝层)、压敏胶层以及离型层(离型膜)。其中,载体层设置在光敏胶层上,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微珠完全没入至光敏胶层中,铝层贴合设置在光敏胶层的下表面上。其中,PVC载体层的厚度为100μm,微珠的粒径为20μm,铝层的厚度为800埃,离型层的厚度为40μm。本实施例一的可喷绘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如下:先混合光敏胶与微珠,控制光敏胶的上胶量为40g/m2,充分搅拌使粒径为20μm的微珠在光敏胶内分布均匀。然后在PVC载体层上涂布光敏胶与微珠的混合物,涂布期间始终保持该混合物的搅拌,以确保微珠在光敏胶内分布的均匀性。随后进行常温光固化,则在PVC载体层上得到稳定附着的光敏胶层和微珠层。再在远离载体层的光敏胶面上通过沉积法形成厚度为800埃的铝反射层,然后在其上涂布压敏胶,其上胶量为8g/m2,并与离型层复合,即可制得可喷绘反光膜。实施例二本技术实施例二所示的可喷绘反光膜包括PVC载体层和反光层,反光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铝层)、粘着层以及离型层(离型纸)。其中,载体层设置在光敏胶层上,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微珠部分嵌入至光敏胶层和粘着层中,反射层贴合在微珠的部分表面上,粘着层贴合设置在反射层上。其中,PVC载体层的厚度为240μm,微珠的粒径为50μm,铝层的厚度为450埃,离型层的厚度为80μm。本实施例二的可喷绘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如下:先混合光敏胶与微珠,控制光敏胶的上胶量为15g/m2,充分搅拌使粒径为50μm的微珠分布均匀,此时,微珠部分嵌入至光敏胶内,部分裸露在胶面外。然后在PVC载体层上涂布光敏胶与微珠的混合物,涂布期间始终保持该混合物的搅拌,以确保微珠在光敏胶内分布的均匀性。随后进行常温光固化,则在PVC载体层上得到稳定附着的光敏胶层和微珠层。再在裸露的微珠球面上通过沉积法形成厚度为800埃的铝反射层,然后在其上涂布压敏胶,其上胶量为14g/m2,并与离型层复合,即可制得可喷绘反光膜。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各结构层的厚度以及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不一样:载体层的厚度为400μm、微珠的粒径为60μm、反射层的厚度为400埃、离型层的厚度为150μm;在制备过程中,光敏胶的上胶量为20g/m2,压敏胶的上胶量为25g/m2。综上所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喷绘反光膜,包括载体层和反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粘着层和离型层,所述载体层设置在所述光敏胶层上,所述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微珠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喷绘反光膜,包括载体层和反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敏胶层、微珠层、反射层、粘着层和离型层,所述载体层设置在所述光敏胶层上,所述微珠层包括若干微珠,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微珠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喷绘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微珠的部分表面相贴合,所述粘着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喷绘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珠至少部分嵌入至所述光敏胶层和粘着层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喷绘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贾俊伟,任家安,左志成,蔡文静,周聚鹤,朱志坚,陈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