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481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传感器集成模块、计算机CPU、云端数据库、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连接在计算机CPU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有LCD显示屏,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在LCD显示屏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录入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数据在云端数据库上的存储,人们可以通过手持监控终端实现随时随地地数据获取,打破地域时间的局限,并且云端数据库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远远大于计算机CPU的运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量测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均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面状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或包括物理量,如灰度)数据。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中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次,总线兼容型数据采集插件的数量不断增大,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数量也在增加。国内外各种数据采集机先后问世,将数据采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现有的数据采集分析后一般都直接储存在计算机内进行保存,这种数据保存方法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人们在外出差或是不在计算机CPU旁都无法直接获取到一手数据,并且一旦计算机CPU损毁,数据也会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数据采集分析后一般都直接储存在计算机内进行保存,这种数据保存方法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人们在外出差或是不在计算机CPU旁都无法直接获取到一手数据,并且一旦计算机CPU损毁,数据也会遗失,而提出的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传感器集成模块、计算机CPU、云端数据库、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连接在计算机CPU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有LCD显示屏,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在LCD显示屏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录入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所述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接口信号连接有手持监控终端。优选的,所述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有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所述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为并联电路。优选的,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通过温感模块连接有散热器。优选的,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入端连接有定时与控制逻辑电路。优选的,所述手持监控终端为手机终端或平板电脑。本技术中,通过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收集到的感应数据汇总到控制器,再通过控制器传递给传感器集成模块,传感器集成模块通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传递给计算机CPU,计算机CPU可以通过LCD显示屏进行数据展示,也能将数据汇总至云端数据库。通过云端数据库内云端数据录入模块、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的顺序配合将数据进行更紧密快速的运算处理,在之后将得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之后人们可以通过手持监控终端进行云端数据库内存储数据的查看,打破地域时间的局限,并且通过散热器可以对云端数据库的处理器进行保护,避免发生事故。于此,本技术通过数据在云端数据库上的存储,人们可以通过手持监控终端实现随时随地地数据获取,打破地域时间的局限,并且云端数据库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远远大于计算机CPU的运算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中的传感器集成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传感器集成模块、计算机CPU、云端数据库、无线通讯模块,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连接在计算机CPU的输入端上,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有LCD显示屏,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在LCD显示屏的输入端上,计算机CPU与电源电性连接,计算机CPU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录入模块,云端数据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接口信号连接有手持监控终端,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有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为并联电路,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通过温感模块连接有散热器,计算机CPU的输入端连接有定时与控制逻辑电路,手持监控终端为手机终端或平板电脑。本技术中,通过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收集到的感应数据汇总到控制器,再通过控制器传递给传感器集成模块,传感器集成模块通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传递给计算机CPU,计算机CPU可以通过LCD显示屏进行数据展示,也能将数据汇总至云端数据库。通过云端数据库内云端数据录入模块、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的顺序配合将数据进行更紧密快速的运算处理,在之后将得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之后人们可以通过手持监控终端进行云端数据库内存储数据的查看,打破地域时间的局限,并且通过散热器可以对云端数据库的处理器进行保护,避免发生事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传感器集成模块、计算机CPU、云端数据库、无线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连接在计算机CPU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有LCD显示屏,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在LCD显示屏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录入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所述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接口信号连接有手持监控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传感器集成模块、计算机CPU、云端数据库、无线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集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连接在计算机CPU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有LCD显示屏,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连接在LCD显示屏的输入端上,所述计算机CPU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CPU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录入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云端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所述云端数据输出与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发紫光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