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606 阅读:8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为提高摩托车的防盗性,增加摩托车龙头锁定效果,采用了在普通摩托车龙头锁锁壳上固定一个电磁铁,在龙头锁锁壳上有一小孔,龙头锁锁芯上也有一小孔,在龙头锁处“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穿过龙头锁锁壳小孔正好落在锁芯的小孔内,从而达到双重锁止龙头的效果。只有在控制装置获得设定的信号时,使电磁铁通电,电磁铁芯伸出端移出锁芯上的小孔,才能转动锁芯,打开龙头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尤其是一种摩托车龙头的锁定装置。目前,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通过摩托车龙头锁的“LOCK”档位将龙头锁定,该摩托车龙头锁至少有“ON”、“OFF”、“LOCK”三个档位,龙头锁由锁壳、锁芯、弓形转轴、锁舌架、锁舌等组成,锁芯与弓形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穿过锁舌架的扁孔,锁舌一端穿过锁壳与锁舌架活动连接,锁舌、锁舌架的位置与锁芯、转轴垂直,通过转动锁芯,带动弓形转轴转动,然后拨动锁舌架,锁舌架再带动锁舌伸缩。当摩托车龙头锁处“ON”或“OFF”档位时,锁舌缩进,摩托车龙头可以转动,当转动锁芯使龙头锁处“LOCK”档位时,弓形转轴拨动锁舌架运动,使锁舌伸出,将车龙头锁住。但有许多人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如下情况一些制作比较巧妙的“万能钥匙”能开启不少这样的摩托车龙头锁;机械锁的互开率较高,经常会遇到一个摩托车钥匙能开启几辆摩托车的龙头锁;摩托车驾驶员由于不慎停车后把车钥匙遗忘在锁芯里,从而使龙头锁的安全性不高,造成一些摩托车被盗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它能够进一步提高摩托车龙头锁定的安全效果,从而提高摩托车的防盗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如下一种结构的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来实现的该龙头锁定装置由一个摩托车龙头锁和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龙头锁至少有“ON”、“OFF”、“LOCK”三个档位,它由锁壳、锁芯、与锁芯垂直的锁舌和锁壳组成,所述锁壳上固定连接一个电磁铁,电磁铁包括外壳、线圈骨架、电磁线圈、弹簧和电磁铁芯;电磁铁芯的一端伸出外壳,锁壳上与电磁铁芯伸出端相应位置处有一小孔,所述的锁芯上也有一小孔,锁芯小孔的位置在龙头锁处“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伸出端正好穿过锁壳上小孔落在该小孔内;所述的控制装置与电磁铁电连接。上述本技术的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可增加摩托车的防盗性能,即在摩托车龙头锁置于“LOCK”挡位时,电磁铁的电磁铁芯伸出端落入锁芯的小孔中,使龙头锁具有双重锁止作用,单用钥匙无法开启龙头锁,只有通过控制装置对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芯伸出端移出锁芯小孔后方可用钥匙开启龙头锁,从而增加了摩托车的防盗性。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述摩托车锁龙头锁定装置沿A-A向剖视图。图4是控制装置中信号发射器的外形示意图。图5是控制装置中信号接收器的示意图。本技术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由摩托车龙头锁和控制装置组成。图1和图3中,龙头锁锁壳1内有一锁芯2,弓形转轴3与锁芯2固连在一起,弓形转轴3穿过锁舌架4中的扁孔5,锁舌6一端穿过锁壳1与锁舌架4活动连接,所述的锁舌6、锁舌架4的位置与锁芯2、转轴3垂直。通过转动锁芯2带动转轴3转动可使锁舌架4在锁腔7内上下移动。锁壳1上有一小孔12,在锁芯2上也有一小孔13。电磁铁9固定在龙头锁的锁壳1上,所述电磁铁9包括外壳8、线圈骨架10、电磁线圈14、弹簧15和磁铁芯11,外壳8为异磁性材料,线圈骨架10在外壳8内,线圈骨架10上绕有线圈14,线圈骨架内有同轴位置的弹簧15和电磁铁芯11。在龙头锁处于LOCK状态下,电磁铁芯11伸出端穿过龙头锁锁壳小孔12,落入锁芯的小孔13内。在电磁铁芯11的周围与电磁铁外壳8之间有一个线圈骨架10,线圈骨架10上绕有电磁线圈14,所述电磁线圈14与控制装置(参见图5)电连接。对于第一实施例结构的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电磁铁芯11和弹簧15在线圈骨架内的同轴位置。当摩托车龙头锁处“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11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电磁铁芯伸出端落入锁芯2的小孔13内,这时,单用钥匙无法转动锁芯2,当然锁舌6也就无法上下移动,从而使龙头锁实现双重锁的效果。图4和图5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采用无线编码遥控方法,即有一个信号发射器和一个信号接收器,图14所示的信号发射器16至少有一个按钮17,通过按压按钮17,可发射一种高频编码信号,图5所示的模块18在接收到上述高频编码信号时,若发射的编码信号完全与模块18设定的解码一致时,模块18输出一种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19放大,对电磁线圈14通电,电磁铁芯11受电磁力作用,压缩复位弹簧,电磁铁芯11伸出端移出锁芯2的小孔13,这时,可用钥匙转动锁芯2,使弓形转轴3转动,在锁舌架扁孔5内拨动锁舌架4上移,锁舌架4带动锁舌6上移,使龙头锁打开。上述的模块17可采用型号为9638(广东达华电子厂生产)。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参照图2,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电磁铁芯11由二段组成,其二段电磁铁芯分别在弹簧15两端的同轴位置,这种结构的锁定装置当摩托车龙头锁处“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11伸出端一段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伸出端落入锁芯2的小孔13,同样起双重锁上的效果。当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电磁线圈14通电,这时电磁铁芯11的伸出端一段电磁铁芯受电磁力作用,压缩弹簧15,移出锁芯2的小孔13,这时,可用钥匙转动锁芯2,打开龙头锁。当然前面所述的控制装置也可采用有线编码控制电路,通过选择某些按键开关的启闭,使控制电路中的模块输出高电平,从而使电磁铁通电工作,其具体的电路由于可采用常规技术实现,故在此省略图示和对图示的描述。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由一个摩托车龙头锁、一个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摩托车龙头锁至少有“ON”、“OFF”、“LOCK”三个档位,它由锁芯(2),与锁芯(2)垂直的锁舌(6)和锁壳(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上固定连接一个电磁铁(9),所述的电磁铁包括外壳(8)、线圈骨架(10)、电磁线圈(14)、弹簧(15)和电磁铁芯(11),线圈骨架(10)在外壳(8)内,线圈骨架(10)上绕有电磁线圈(14),线圈骨架(10)内有同轴位置的弹簧(15)和电磁铁芯(11);锁壳(1)上与电磁铁芯伸出端相应位置处有一小孔(12);所述锁芯(2)表面上也有一小孔(13),锁芯小孔(13)的位置在龙头锁处于“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11)伸出端正好穿过锁壳(1)上小孔(12)落入该小孔(13)内;所述控制装置与电磁铁(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其特征在弹簧(15)同轴位置有一段电磁铁芯(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铁芯(11)由两段组成,所述的两段电磁芯分别在弹簧(15)两端的同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采用了编码遥控控制装置或有线编码控制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为提高摩托车的防盗性,增加摩托车龙头锁定效果,采用了在普通摩托车龙头锁锁壳上固定一个电磁铁,在龙头锁锁壳上有一小孔,龙头锁锁芯上也有一小孔,在龙头锁处“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穿过龙头锁锁壳小孔正好落在锁芯的小孔内,从而达到双重锁止龙头的效果。只有在控制装置获得设定的信号时,使电磁铁通电,电磁铁芯伸出端移出锁芯上的小孔,才能转动锁芯,打开龙头锁。文档编号E05B71/00GK2455880SQ0026447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龙头锁定装置,由一个摩托车龙头锁、一个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摩托车龙头锁至少有“ON”、“OFF”、“LOCK”三个档位,它由锁芯(2),与锁芯(2)垂直的锁舌(6)和锁壳(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上固定连接一个电磁铁(9),所述的电磁铁包括外壳(8)、线圈骨架(10)、电磁线圈(14)、弹簧(15)和电磁铁芯(11),线圈骨架(10)在外壳(8)内,线圈骨架(10)上绕有电磁线圈(14),线圈骨架(10)内有同轴位置的弹簧(15)和电磁铁芯(11);锁壳(1)上与电磁铁芯伸出端相应位置处有一小孔(12);所述锁芯(2)表面上也有一小孔(13),锁芯小孔(13)的位置在龙头锁处于“LOCK”档位时,电磁铁芯(11)伸出端正好穿过锁壳(1)上小孔(12)落入该小孔(13)内;所述控制装置与电磁铁(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三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市福达摩托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