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道路桥梁结构不稳固,抗震性差,承台与墩柱整体预制重量大,给运输和吊装带来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所述桩基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凹槽,所述墩柱的下端设置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墩块,所述墩块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深,所述桩基的上层和墩块对应设置纵向的钢筋孔道,连接钢筋从桩基的上层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所述承台和所述墩块内部,所述墩块与所述凹槽的顶部之间铺设混凝土形成压制层,所述桩基和所述承台的连接处、所述承台和墩块的连接处均设置耗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固、抗震性强,墩柱和墩块整体重量有所减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
,具体涉及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快速施工和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道路桥梁修建时,现在大都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常用的方法是:桩基及承台现场浇筑,墩柱进行预制后吊装与承台进行连接。由于墩柱的根部与承台相接处是墩柱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但该处常常又是最大剪力和弯矩发生的位置。上述装配式墩柱投入使用后,常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在地震的时候,墩柱与承台连接的地方极容易因为地震振动而产生错位,严重时,断裂倒塌,另一方面,桥面长期的运行,重机械碾压,牵引,容易出现墩柱根部附近混凝土发生轻微开裂,竖向抗压承载力不足;当破坏程度重的,在横向荷载的作用下,墩柱与承台连接处易发生相对错动甚至断裂。在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6635791U中实现了将墩柱与上承台进行一体预制来解决以往连接处容易出现病害的问题,但是这样会导致墩柱的重量大幅增加,给整个运输和吊装设备均带来负担,甚至无法实施。即在地震发生时,能量从底部向上部传递,产生横向作用力,容易引起错位断裂,当桥面存在横向载荷时,能量从上向下传递,同样会在连接处产生横向作用力,产生错位,因此,在桩基和承台之间,承台和墩柱之间均需要对上下传递来的能量进行削弱。综上,结合现有技术,设计一种提高桥梁墩柱结构稳固性、抗震性的墩柱结构对于道路桥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装配式道路桥梁结构不稳固,抗震性差,承台与墩柱整体预制重量大,给运输和吊装带来不便。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桩基、承台和墩柱,所述桩基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凹槽,所述墩柱的下端设置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墩块,所述墩块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深,所述桩基的上层和墩块对应设置纵向的钢筋孔道,连接钢筋从桩基的上层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所述承台和所述墩块内部,所述墩块与所述凹槽的顶部之间铺设混凝土形成压制层,所述桩基和所述承台的连接处、所述承台和墩块的连接处均设置耗能装置。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为了增强墩柱与承台的连接处在受力或者地震时的稳固性,本申请在墩柱在于与承台连接的下端位置设置墩块,以增大二者接触部位的面积,在承台上设置凹槽,使得墩块卡入凹槽中,承台凹槽的凸起部位对墩块有横向的限位作用,在发生墩柱上产生横向载荷时,承台可以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发生横向错位,对于纵向上墩块和承台的连接,采用连接钢筋进行连接,而且连接钢筋起始于桩基的上层,即连接了桩基、承台和墩柱,使得整个结构整体性更强,更稳固;在桩基与承台的连接处、承台与墩块的连接处设置耗能装置,无论能量从上向下传递,还是从下向上传递,均会经过二次耗能,大大消耗掉连接处的能量,削弱外力对墩柱结构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墩柱结构的稳固性和抗震性。为了使得减轻墩柱与墩块的总重量,本申请控制了墩块的厚度,在墩块卡入凹槽后,墩块的表面距离凹槽的顶部还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部分空间浇筑混凝土层,从而将墩块内嵌在所述承台和混凝土层中,这样既实现墩柱的重量增加不多而且连接处的结构更稳固。本技术优选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所述墩柱与所述墩块为整体预制结构,避免墩柱出现连接薄弱点部位。本技术优选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所述耗能装置为粘滞阻尼器。本技术优选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所述墩块的边沿与所述桩基的边沿在纵向上保持齐平,这样有利于连接钢筋从桩基一直贯穿至墩块。本技术优选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所述钢筋孔道的数量为多个,有利于增强纵向上的连接,增强稳固性。本技术优选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所述承台和所述墩块之间设置垫块,所述垫块和所述墩块、承台之间灌注有水泥砂浆,与连接钢筋共同作用,增强墩柱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优选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所述钢筋孔道和钢筋之间灌注水泥砂浆,与连接钢筋共同作用,增强墩柱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墩柱下端设置墩块,承台上设置能容纳墩块的凹槽,再在墩块上铺设混凝土,并通过连接钢筋连接桩基、承台、墩块以及混凝土层,从而实现了道路桥梁的快速施工和结构稳固双重效果。2、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桩基和所述承台的连接处、所述承台和墩块的连接处均设置耗能装置,经过二次耗能,大大消耗掉连接处的能量,削弱外力对墩柱结构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墩柱结构的稳固性和抗震性。3、本技术通过在连接钢筋和钢筋通孔以及墩块和承台之间灌注水泥砂浆,进一步提高了墩柱结构的稳固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桩基,2-承台,20-凹槽,3-墩柱,4-墩块,5-钢筋孔道,6-耗能装置,7-压制层,8-水泥砂浆,9-连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圆柱体的桩基1、方形的承台2和方形的墩柱3,所述桩基1上方设置有方形的承台2,所述承台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凹槽20,所述墩柱3的下端一体预制与所述凹槽20匹配的墩块4,所述墩块4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20的槽深,所述桩基1的上层和墩块4上对应设置纵向的钢筋孔道5,连接钢筋9从桩基1的上层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所述承台2和所述墩块4内部,所述墩块4与所述凹槽20的顶部之间铺设混凝土形成压制层7,所述桩基1和所述承台2的连接处、所述承台2和墩块4的连接处均设置耗能装置6。具体实施时,先浇筑桩基1,并将连接钢筋9一起浇筑固定在钢筋孔道5中,再在桩基1上浇筑形成承台2,并按照尺寸要求留下凹槽20,使得连接钢筋9穿过承台2,在凹槽20中设置混凝土垫块,并将预制好的带墩块4的墩柱3吊装放在凹槽20中,并使得连接钢筋9穿过所述墩块4的钢筋孔道5,当墩柱3安装好之后,用水泥砂浆8浇灌入墩块4和凹槽20形成的间隙中,再在墩块4和凹槽20之间的空间铺设混凝土,从而连接桩基1、承台2、墩柱3和混凝土层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稳固,提高耐久性。进一步地,所述桩基1的直径为150cm,采用C25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承台2的尺寸为长×宽×高=500cm×180cm×130cm,所述凹槽20的尺寸为长×宽×高=380cm×160cm×70cm,所述墩块4的尺寸为长×宽×高=370cm×150cm×35cm,所述墩柱3的尺寸为长×宽×高=200cm×90cm,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承台2和所述混凝土层采用C30浇筑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孔道5的直径为8cm,所述承台2和所述墩块4之间设置垫块,所述垫块的厚度为10cm。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耗能装置6为粘滞阻尼器,所述连接钢筋9通过钢筋连接器与粘滞阻尼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墩块4的钢筋孔道5的数量为8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桩基(1)、承台(2)和墩柱(3),所述桩基(1)上方设置有承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凹槽(20),所述墩柱(3)的下端设置与所述凹槽(20)匹配的墩块(4),所述墩块(4)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20)的槽深,所述桩基(1)的上层和墩块(4)对应设置纵向的钢筋孔道(5),连接钢筋(9)从桩基(1)的上层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所述承台(2)和所述墩块(4)内部,所述墩块(4)与所述凹槽(20)的顶部之间铺设混凝土形成压制层(7),所述桩基(1)和所述承台(2)的连接处、所述承台(2)和墩块(4)的连接处均设置耗能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桩基(1)、承台(2)和墩柱(3),所述桩基(1)上方设置有承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凹槽(20),所述墩柱(3)的下端设置与所述凹槽(20)匹配的墩块(4),所述墩块(4)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20)的槽深,所述桩基(1)的上层和墩块(4)对应设置纵向的钢筋孔道(5),连接钢筋(9)从桩基(1)的上层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所述承台(2)和所述墩块(4)内部,所述墩块(4)与所述凹槽(20)的顶部之间铺设混凝土形成压制层(7),所述桩基(1)和所述承台(2)的连接处、所述承台(2)和墩块(4)的连接处均设置耗能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