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永护专利>正文

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00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锁装置,包括具有多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的活动式锁件、设置于相对该活动式锁件一侧的可移动式锁件、设置于该可移动式锁件表面,并具有一弧形面的段锁模块、设置于该弧形面一侧的内部拨动模块、设置于可移动式锁件相对该第二开口一侧的固定锁件、及结合于该壳体上,并具有一定位该多个定位孔其中一者的定位柱的盖体,通过拨动该固定件,使该挡止部移动至该可移动式锁件相对该第二开口的一侧,以达到固定并限制该可移动式锁件,及提高该门锁装置的防盗效果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装置,尤指一种设有阻挡可移动锁件移 动的挡止部的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治安现况不佳失窃率攀升,已于人们生活与心灵上造成 极大的压力,深怕辛苦获得的财物被宵小的徒平白偷去,故家家户户 大门无不加装门锁装置,深怕成为宵小之徒光顾的受害者,因此门锁 装置便成为防窃的第一关卡,而门锁装置的设计更影响到个人生命及 财产的安全,因此如何做好防盗工作,就成为大家居安思危,平常即 须完成的准备事项。如图1所示,为现有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1主要包括 一壳体 11,具有第一开口 1U及第二开口 112、及装设于该壳体11内的多段 锁定模块13,其中,该多段锁定模块13包括 一活动式锁件131,具有一对应该第一开口 111的锁舌1311、可移动式式锁件132,系设置 于相对该活动式锁件132—侧,具有对应该第二开口 112的锁栓1321, 及设置于该可移动式锁件132表面的段锁模块133,其中,该可移动式 锁件132具有多个沿该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拨动齿1322。当欲由门内进行上锁的动作时,利用设置于内部的拨动件14进行 门锁装置11启闭的动作,将该拨动件14沿轴心方向转动,通过该拨 动件14周围的拨动片141推动该段锁模块133,使该段锁模块133产 生向上移动的动作,进而使该拨动片141推动段锁模块133下方的可 移动式锁件132的拨动齿1322,从而使该可移动式锁件132沿着该拨 动件14转动方向移动,从而使该可移动式锁件132的锁栓1321伸出 该壳体,藉以达到锁固门锁装置的目的。前述的门锁装置虽然具有多段上锁的功能,然而在拨动件拨动段 锁模块时,该段锁模块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偏摆现象,而该偏摆现象容易在开启门锁装置的过程中导致拨动齿跳脱段位的问题,此外,宵 小或可利用诸如铁丝等勾具使该段锁模块的偏摆角度加大,而令该拨 动齿的定位跳脱,当可顺利地越过最后一拨动齿,即可顺利地将门锁 打开。因此,如何改善上述门锁于安全性上的缺陷,实为当今亟待思考 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提高防盗效果的门锁装置。本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由内部固定的门锁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门锁装置,包括一具有多个 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的活动式 锁件、设置于相对该活动式锁件一侧的可移动式锁件、设置于该可移 动式锁件表面,具有一弧形面的段锁模块、设置于该弧形面一侧的内 部拨动模块、设置于该可移动式锁件相对该第二开口的一侧,且具有 一接触该活动式锁件一侧的固定锁件、及结合于该壳体上的盖体,其 中,该固定锁件具有一可在该锁栓完全伸出该第二开口的状态下固定 该可移动式锁件的挡止部,通过拨动该固定件,使该挡止部移动至该 可移动式锁件相对该第二开口的一侧,达到固定并限制该可移动式锁 件,及提高该门锁装置的防盗效果的目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由内部固定并限制可 移动式锁件的门锁装置,于该可移动锁件相对该第二开口的一侧,设 置有一固定锁件,并于该固定锁件与该可移动锁件相接触一侧设有一 挡止部,通过该挡止部限制并固定该可移动式锁件,以提高门锁装置 的防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固定锁件的示意图;图4A至4C所示为本技术的固定锁件的活动单元及固定单元 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以及图5A及5B所示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可移动锁件及固定锁 件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2门锁装置11、 20壳体111、 201第一开口112、 202第二开口13多段锁定模块131、 22活动式锁件1311、 221锁舌132、 23可移动式锁件1〗21、 231锁栓1322、 232拨动齿14、 24拨动件141拨动片21段锁模块210弧形面233定位孔25、 3固定锁件26盖体261定位柱2610弹性滚动部31活动单元250、 310挡止部311滑槽312锁合孔32固定单元320固定孔321定位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请 配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以使所属技术中具有通常知 识者可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与达到功效。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 技术所提供的门锁装置2包括一具有第一开口 201及第二开口 202 的壳体20,且各该开口设于壳体20的同一侧、 一活动式锁件22,设 置于该壳体20内,具有一对应该第一开口 201的锁舌221、 一设置于 该壳体20内相对该活动式锁件22 —侧,且具有对应该第二开口 202 的锁栓231、及间隔排列的多个定位孔232的可移动式锁件23、设置 于该壳体20内用以驱动该可移动锁件23的段锁模块21 ,且该段锁模 块21的一侧设有一弧形面210、设置于该壳体20内,具有接触该弧形面210的拨动件24、设置于该第二开口 202及该可移动式锁件23相对 应一侧的固定锁件25、以及一盖体26,系盖合于该壳体20上,并具 有一定位柱261以定位该多定位孔232其中之一者。本技术中所述壳体型式依实际应用的产品而定,并无特别限 制。但是,为了支持本技术的产业利用性以据以实施,在本实施 例中仍举一种段锁型式为例进行说明,但绝非以此限制本技术所 述壳体20的型式范围。本实施例中所示的门锁装置包括 一壳体20, 具有第一开口 201及第二开口 202,且该开口设于该壳体20的同一侧; 活动式锁件22,设置于壳体20内,具有一对应第一开口 201的锁舌 221; —设置于该壳体20内相对该活动式锁件22—侧,具有对应该第 二开口 202的锁栓231,并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定位孔233的可移动锁 件23;设置于该壳体20内用以驱动该可移动锁件23的段锁模块21, 且该段锁模块21的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210;设置于该壳体20内,具 有接触该弧形面210的拨动件24;设置于相对该第二开口 202及该可 移动式锁件23相对应一侧的固定锁件25,其中,该固定锁件25还包 括一活动单元及一固定单元,在该活动单元与该可移动式锁件23相接 触的一侧,设置有一挡止部250,当该可移动式锁件23的锁栓231完 全伸出状态下,该固定锁件25的活动单元可朝该可移动式锁件23相 对移动,通过该挡止部250固定该可移动式锁件23。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固定锁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固定锁件3包括一活动单元31及一固定单元32,其中, 该固定单元32设置于该活动单元31的表面,在该活动单元31的一侧 设有一挡止部310,且于该挡止部310相对一侧设有两个滑槽311、 一 个锁合孔312及三个卡合孔313。该固定单元32具有两对应该滑槽311 位置的固定孔320及至少一定位凸块321,其中,当该活动单元31在 第一位置时(如第4A图所示),该固定单元32的定位凸块321卡合于 该活动单元31的卡合孔313内,其中,该固定单元32为一具有弹性 的材料,可在活动单元31移动时产生变形,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    一活动式锁件,设置于该壳体内,具有穿透该第一开口的锁舌;    一可移动式锁件,设置于相对于该活动式锁件的一侧,具有一穿透该第二开口的锁栓,并在该表面设有平行排列的多个定位孔;    一段锁模块,设置于该可移动锁件表面,并在该模块的一侧形成有一弧形面;    一内部拨动模块,设置于该弧形面的一侧,具有一触接于该弧形面的拨动件、及一用以弹性定位该拨动件的定位弹簧;    一固定锁件,设置于该可移动式锁件相对该第二开口的一侧,具有一可在该锁栓完全伸出该第二开口的状态下固定该可移动式锁件的挡止部;以及    一盖体,盖合于该壳体,并具有一用以定位该多个定位孔的其中一者的定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护
申请(专利权)人:林永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